一种终端、壳体及其变色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2937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壳体及其变色控制方法,所述壳体包括:透明层;可变色层,贴覆于所述透明层一侧,所述可变色层具有至少一个可变色单元;至少一个电信号加载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可变色单元一一对应,用于向所述可变色单元加载电信号。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电信号加载单元加载电信号,使可变色单元显示与该电信号匹配的颜色,从而实现壳体颜色或图案的改变,使得壳体显示的颜色或图案更丰富多彩,且壳体变换颜色更为方便便捷,简单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终端、壳体及其变色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壳体及其变色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供应链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手机等智能终端在功能体验上趋于稳定。因此,现在用户在使用终端的时候,往往不仅会注重这些终端的性能,还比较注重终端的外观。因此,壳体的配色逐渐成为了各大厂商的必争之地。时下智能手机的单一配色已让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差异化的渐变色能够凭借动态视效,迅速与友商竞品建立区隔,提升终端的颜值。例如,某一终端采用纳米激光雕刻工艺,在手机的后盖上,雕刻出数万个光学折射面。手机角度的变化,色彩随之变动,呈现另一种奇幻的美感。又如,另一终端就采用了结构渐变色:极光色和樱粉金。其原理为,在制造过程中,只让部分离子云附着在玻璃表面,镀层在玻璃表面形成纳米级的厚度的差别,然后,再喷底色,比如黑色,能够呈现出这种雾光色的感觉;如果赋予比较浅的颜色,比如粉色,粉色底下可能就是呈现出来一种隐隐约约陶瓷的质感。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渐变色外壳,色彩固定,用户不能自主调节颜色,难以满足用户日趋多样化的需求,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因而,如何便捷控制壳体变换颜色或图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壳体及其变色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壳体的颜色以及图案固定不变,用户不能便捷控制壳体变换颜色或图案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包括:透明层;可变色层,贴覆于所述透明层一侧,所述可变色层具有至少一个可变色单元;至少一个电信号加载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可变色单元一一对应,用于向所述可变色单元加载电信号。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上述的壳体。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壳体变色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终端,所述变色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控制指令,向至少一个电信号加载单元加载电信号,以使所述电信号加载单元对应的可变色单元呈现与所述电信号对应的颜色。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上述的壳体,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向至少一个电信号加载单元加载电信号,以使所述电信号加载单元对应的可变色单元呈现与所述电信号对应的颜色。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变色控制方法的步骤。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变色控制方法的步骤。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可变色单元的可变色层和用于加载电信号的至少一个电信号加载单元,至少一个电信号加载单元与至少一个可变色单元一一对应,能够通过电信号加载单元加载电信号,使可变色单元显示与该电信号匹配的颜色,从而实现壳体颜色或图案的改变,使得壳体显示的颜色或图案更丰富多彩,且壳体变换颜色更为方便便捷,简单灵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磁性纳米颗粒在磁场下的自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胶态磁性光子晶体的反射光谱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胶态磁性光子晶体的磁化强度曲线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螺线管的侧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螺线管的横截面示意图;图9为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摄像头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光线传播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的光线传播示意图;图12为现有技术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摄像头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光线传播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摄像头处于开启状态时的光线传播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壳体变色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实现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该壳体10包括:透明层11;可变色层12,贴覆于所述透明层11一侧,所述可变色层12具有至少一个可变色单元;至少一个电信号加载单元13,与所述至少一个可变色单元一一对应,用于向所述可变色单元12加载电信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能够通过电信号加载单元加载电信号,使可变色单元显示与该电信号匹配的颜色,从而实现壳体颜色或图案的改变,使得壳体显示的颜色或图案更丰富多彩,且壳体变换颜色更为方便便捷,简单灵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可变色单元能够根据所述电信号加载单元加载的电信号在至少两个颜色之间切换。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层可以由玻璃或透明树脂制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可变色层包括磁致变色材料层和电磁转换单元;所述电磁转换单元,用于在通电的情况下,产生强度与所通电流大小对应的磁场;所述磁致变色材料层,具有所述至少一个可变色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磁场的强度,呈现与所述磁场的强度对应的颜色。下面对磁致变色材料层的变色原理进行简要说明。大自然中的许多材料,如蛋白石、蝴蝶翅膀和孔雀羽毛,可显示出独特绚丽的色彩,这种依靠光与物体表面周期性纳米结构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色彩,被称为“结构色”,而这种表面结构我们称之为“光子晶体”。光子晶体是一种某些性质周期性变化的人造纳米结构材料,通常这种材料的电容率(也称介电常数)呈周期性变化,在其中传播的光波的色散曲线也会形成带状能带结构,叫做光子能带。光子能带之间的可能会出现带隙,频率落在光子禁带中的光子,在某些方向上是被严格禁止传播的(其原理类似于周期变化半导体材料产生的控制电流的导带和禁带),这种“光子带隙”使光的传播变得可控。光子晶体的实现也是通过有目的的掺杂,使晶体具备控制光传播的能力。将磁光材料嵌于光子晶体中便可构成一种新型的光子带隙材料,磁性光子晶体。磁性光子晶体具有宽的和可逆的调谐性,能对磁场产生瞬间响应,在磁场下对近红外和可见光区域波长的光及微波都能产生响应,在可见光区域表现为为在磁场下能显示不同的颜色(磁致变色),在光子晶体结构单元中加入磁性成分后,可通过外加磁场来调整自身的光学性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磁致变色材料层可以采用胶态磁性光子晶体制成。可选的,采用四氧化三铁溶胶制成。由于四氧化三铁磁性颗粒的粒径约10-100nm,具有超顺磁性,在磁场的诱导下,会沿着磁场形成有序的周期性结构,如图2所示。当有光线通过时,会对不同波长的光产生不同强度的反射,如图3所示。当磁场的强度变化时,上述周期性结构也会随之变化(如:磁场强度越大,磁性粒子距离越近;磁场方向反转时磁性例子的方向也会随之反转),在磁学上的表现即为磁场轻度发生变化(如图4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层;可变色层,贴覆于所述透明层一侧,所述可变色层具有至少一个可变色单元;至少一个电信号加载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可变色单元一一对应,用于向所述可变色单元加载电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层;可变色层,贴覆于所述透明层一侧,所述可变色层具有至少一个可变色单元;至少一个电信号加载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可变色单元一一对应,用于向所述可变色单元加载电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色层包括磁致变色材料层和电磁转换单元;所述电磁转换单元,用于在通电的情况下,产生强度与所通电流大小对应的磁场;所述磁致变色材料层,具有所述至少一个可变色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磁场的强度,呈现与所述磁场的强度对应的颜色。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转换单元为由多个磁感线圈组成的磁感线圈阵列,每一所述磁感线圈对应一所述可变色单元。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转换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空心螺线管,且所述磁致变色材料层中,与所述空心螺线管对应的可变色单元具有有色非透明状态和无色透明状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爆膜,所述防爆膜贴覆于所述可变色层远离所述透明层的一侧;所述防爆膜的预设位置具有镂空结构,或者,所述防爆膜为无色透明结构。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且所述壳体中与所述终端的摄像头对应的磁感线圈为空心螺线管。8.一种壳体变色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控制指令,向至少一个电信号加载单元加载电信号,以使所述电信号加载单元对应的可变色单元呈现与所述电信号对应的颜色。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控制指令,向至少一个电信号加载单元加载电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接收第一输入;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电信号加载单元中加载的电流为第一电流,并生成所述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向所述至少一个电信号加载单元加载所述第一电流。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为用于开启摄像头的输入;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电信号加载单元中加载的电流为第一电流,并生成所述控制指令的步骤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确定第一电信号加载单元中加载的电流为第二电流,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小军谢长虹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