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装式入侵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268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6:34
一种防伪装式入侵报警系统,其包括报警主机、前端探测器和信号传输线;前端探测器包括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出端、探头和第一电阻;报警主机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微处理器、报警器、可控开关和第二电阻;微处理器定时控制可控开关短暂断开;在可控开关断开时间内,微处理器判断第一信号输入端的电压是否在第一阈值范围,若第一信号输入端的电压不在第一阈值范围,则报警器报警;在可控开关闭合时间内,微处理器判断第一信号输入端的电压是否在第二阈值范围,若第一信号输入端的电压不在第二阈值范围,则报警器报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非法入侵人员把探测信号替换成伪装信号而使得入侵报警系统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伪装式入侵报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防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防伪装式入侵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入侵报警系统是指当非法侵入防范区时,引起报警的装置,它是用来发出出现危险情况信号的。入侵报警系统一般包括前端探测器、中间传输部分和报警主机,报警主机根据前端探测器传输的探测信号来判断是否有非法入侵,当非法入侵时,报警主机就进行报警以对安防人员进行示警。但是有些非法入侵人员会把信号传输线(即中间传输部分)改接到一个用于产生伪装信号的伪装设备上,使得探测器的探测信号无法传输到报警主机上,而报警主机则接受的是伪装设备的伪装信号而不会进行报警,这时候非法入侵人员便可顺利通过探测器探测的区域而不会导致报警主机进行报警,即非法入侵人员把探测信号替换成伪装信号而使得入侵报警系统失效,这使得安防人员便不能通过入侵报警系统发现非法入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伪装式入侵报警系统,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非法入侵人员把探测信号替换成伪装信号而使得入侵报警系统失效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防伪装式入侵报警系统,其包括报警主机、前端探测器和用于连接报警主机和前端探测器的信号传输线;所述前端探测器包括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出端、探头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探头的信号输出端口相连;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探头的接地端相连;所述报警主机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微处理器、报警器、可控开关和第二电阻;所述可控开关的输入端与一电源相连,所述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微处理器的第一IO口相连,所述可控开关的输出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报警器与微处理器的第三IO口相连,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微处理器的第二IO口相连,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与微处理器的接地端相连;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信号线和地线,所述信号线连接第一信号输入端和第一信号输出端,所述地线连接第二信号输入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微处理器定时控制可控开关在第一时间间隔内短暂断开;在可控开关断开时间内,所述微处理器判断第一信号输入端的电压是否在第一阈值范围,若第一信号输入端的电压不在第一阈值范围,则微处理器控制报警器报警;在可控开关闭合时间内,所述微处理器判断第一信号输入端的电压是否在第二阈值范围,若第一信号输入端的电压不在第二阈值范围,则微处理器控制报警器报警。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1毫秒至400毫秒。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微处理器定时控制可控开关在第一时间间隔内短暂断开;在可控开关断开时间内,所述微处理器判断第一信号输入端的电压是否在第一阈值范围,若第一信号输入端的电压不在第一阈值范围,则微处理器控制报警器报警;在可控开关闭合时间内,所述微处理器判断第一信号输入端的电压是否在第二阈值范围,若第一信号输入端的电压不在第二阈值范围,则微处理器控制报警器报警;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第一信号输入端的电压进行判断,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非法入侵人员把探测信号替换成伪装信号而使得入侵报警系统失效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硬件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防伪装式入侵报警系统,其包括前端探测器A、报警主机B和用于连接报警主机和前端探测器的信号传输线。配合图1所示,其中所述前端探测器A包括第一信号输出端A1、第二信号输出端A2、探头A3和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A1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探头A3的信号输出端口相连;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A2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探头A3的接地端相连。配合图1所示,所述报警主机B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B1、第二信号输入端B2、微处理器B3、可控开关B4、报警器B5和第二电阻R2;所述可控开关B4的输入端与一电源VCC相连,所述可控开关B4的控制端与微处理器B3的第一IO口IO1相连,所述可控开关B4的输出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所述报警器B5与微处理器B3的第三IO口相连IO3,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B1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微处理器B3的第二IO口IO2相连,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B2与微处理器B3的接地端相连。其中所述可控开关B4可以采用三极管开关电路、MOS管开关电路、可控硅或继电器。所述报警器B5可以采用指示灯或者蜂鸣器。配合图1所示,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信号线C1和地线C2,所述信号线C1连接第一信号输入端B1和第一信号输出端A1,所述地线C2连接第二信号输入端B2和第二信号输出端A2,通过信号线C1和地线C2来连接报警主机B和前端探测器A以实现报警主机B和前端探测器A之间的信号传输。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微处理器B3定时控制可控开关B4在第一时间间隔内短暂断开,第一时间间隔可以为1毫秒至400毫秒;在可控开关B4断开时间内,所述微处理器B3判断第一信号输入端B1的电压是否在第一阈值范围,若第一信号输入端B1的电压不在第一阈值范围,则微处理器B3控制报警器B5报警;在可控开关B4闭合时间内,所述微处理器B3判断第一信号输入端B1的电压是否在第二阈值范围,若第一信号输入端B1的电压不在第二阈值范围,则微处理器B3控制报警器B5报警,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第一信号输入端B1的电压进行判断,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非法入侵人员把探测信号替换成伪装信号而使得入侵报警系统失效的问题。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专利技术在可控开关B4接通时,此时本专利技术处于第一入侵检测状态,微处理器B3通过检测输入第一信号输入端B1的电压是否在第二阈值范围内是否有入侵,所述第二阈值由电源VCC的输出电压、第一电阻R1的阻值、第二电阻R2的阻值以及探头A3在没有入侵时的输出电流来共同决定的;而当本专利技术在可控开关B4断开时,此时本专利技术处于第二入侵检测状态,微处理器B3通过检测输入第一信号输入端B1的电压是否在第一阈值范围内来确定是否有入侵,所述第一阈值是由第一电阻R1的阻值和探头在没有入侵时的输出电流来共同决定的,这使得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不同。由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不同,可控开关B4是定时断开的,并且可控开关B4是短暂断开,断开时间短,非法入侵人员很难检测到在可控开关B4断开时的第一信号输入端B1电压,这使得非法入侵人员替换的伪装信号不能使得第一信号输入端B1电压在可控开关断开时是处于第一阈值范围内并且在可控开关B4闭合时是处于第二阈值范围内,这样非法入侵人员替换的伪装信号会在本专利技术处于第一入侵检测状态和第二入侵检测状态中的至少一个状态中触发报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非法入侵人员把探测信号替换成伪装信号而使得入侵报警系统失效的问题。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伪装式入侵报警系统,其包括报警主机、前端探测器和用于连接报警主机和前端探测器的信号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探测器包括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出端、探头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探头的信号输出端口相连;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探头的接地端相连;所述报警主机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微处理器、报警器、可控开关和第二电阻;所述可控开关的输入端与一电源相连,所述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微处理器的第一IO口相连,所述可控开关的输出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报警器与微处理器的第三IO口相连,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微处理器的第二IO口相连,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与微处理器的接地端相连;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信号线和地线,所述信号线连接第一信号输入端和第一信号输出端,所述地线连接第二信号输入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微处理器定时控制可控开关在第一时间间隔内短暂断开;在可控开关断开时间内,所述微处理器判断第一信号输入端的电压是否在第一阈值范围,若第一信号输入端的电压不在第一阈值范围,则微处理器控制报警器报警;在可控开关闭合时间内,所述微处理器判断第一信号输入端的电压是否在第二阈值范围,若第一信号输入端的电压不在第二阈值范围,则微处理器控制报警器报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装式入侵报警系统,其包括报警主机、前端探测器和用于连接报警主机和前端探测器的信号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探测器包括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出端、探头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探头的信号输出端口相连;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探头的接地端相连;所述报警主机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微处理器、报警器、可控开关和第二电阻;所述可控开关的输入端与一电源相连,所述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微处理器的第一IO口相连,所述可控开关的输出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报警器与微处理器的第三IO口相连,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微处理器的第二IO口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光耀陈志坚黄跃平蔡伟斌岑林波苏银城黄兵山万龙平郑文琳蔡德森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