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复合塑胶地砖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267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层塑胶地砖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的塑胶地砖,包括透明层,印刷面料层及底层,透明层,印刷面料层及底层依次贴合在一起形成一整体,透明层的外表面光滑,印刷面料层与透明层及底层的贴合面有内在的凹凸的压纹。所述的地砖表面光滑但是具有极强立体视觉效果。其生产方法为:使用对应位置凹凸相对的凹凸两套模具,在加热加压贴合时,先将印刷料层与透明料层或底料层的组合层放置于其中的一模具及一平板之间热压,其中印刷料层与模板接触;而将底料层或透明料层放置于另外一模具及平面板之间热压;再将此两张半成品凹凸相对成平整的板状体,将该板状体热压贴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复合塑胶地砖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复合塑胶地砖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现因装饰材料之多样化需求及环境保护的需要,人们于家居装饰时需要使用更环保更多选择的装饰材料,传统的地面装饰材料主要为磁砖、大理石砖或实木地砖,而前二者因为太笨重且可供选择的式样相对较单一,后者会破坏森林资源且色彩及样式亦较单一,故逐渐淡出地材装饰市场,而塑胶地砖,尤其是多层复合塑胶地砖的图案可以千变万化,更具有轻质环保之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并逐渐占据了城镇装饰市场之大部分江山。多层复合塑胶地砖之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先分别生产出塑胶地砖所需的各层物料,如透明层,印刷面料层及底层,加热加压使之贴合成一整体,再经过必要的后处理得到多层复合塑胶地砖。在热压贴合过程中,为增加该类产品造型的美观,常使用特殊视觉效果的压纹模板,在加热加压贴合定型时,将模板上的压纹自透明层向下压到复合塑胶地砖的表面,通过加热加压,使塑胶地砖形成永久性变形,从而在表面形成各种纹路,如木纹及石头纹等,更增加其视觉效果。一般压纹越深越难操作,所以一般的地砖业者会选择比较平的表面,如,对于3mm厚的塑胶地砖,其压纹深度一般为0.3mm-->左右,如此,视觉感效果就略逊。而有些地砖业者为进一步增强视觉效果,将压纹制作得更深,一般来讲,3mm左右厚度的产品其压纹深度有可能会达到0.8-1mm左右,此种作法造成的结果为:因为压纹较深,增强了视觉效果,但使用时会带来清洁保养的较大不便,污垢经常聚集于压纹的凹陷处,不易去除,长时间更会滋生细菌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表面光滑但是具有极强立体视觉效果的塑胶地砖及其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层复合塑胶地砖,包括透明层,印刷面料层及底层,透明层,印刷面料层及底层依次贴合在一起形成一整体,其特征在于:透明层的外表面光滑,印刷面料层与透明层及底层的贴合面有内在的凹凸的压纹。上述的多层复合塑胶地砖,因透明料在凹凸不同的位置,发生形变,产生不同的厚度,其对印刷层的遮盖力产生很大差异而使地砖呈现出极强的立体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塑胶地砖的生产方法为:使用对应位置凹凸相对的凹凸两套模具,在加热加压贴合时,先将印刷料层与透明料层或底料层的组合层放置于其中的一模具及一平板之间热压,其中印刷料层与模板接触;而将底料层或透明料层放置于另外一模具及平面-->板之间热压;再将此两张半成品凹凸相对成平整的板状体,将该板状体热压贴合。使用该方法所得到的产品,具有平滑的上表面,因为其产品内有上下层分开压制的凹凸压纹,该压纹即使在最终产品完成后亦会较完整地保留,从而具有内在的压纹,并呈现出板强的立体视觉效果。该产品不但具有不逊于传统塑胶地砖的立体效果,更因其表面光滑更容易保养及清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使用的阳模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使用的阴模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得的产品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透明层,(如PVC),厚度0.5-2MM,较佳为0.8-1.6MM,印刷料为0.05-1MM,较佳为0.1-0.5MM,该印刷层优选具有特殊珠光或银光效果的印刷料;底料可根据透明层和印刷层的厚度及产品的厚度,计算而得。在本实施例中,PVC透明层之厚度为1.0MM,印刷层为具有特殊视觉效果的银光印刷层,其厚度为0.4MM,目标产品厚度为3MM,则底料为1.6MM厚的PVC混炼片,该混炼片的配方可根据塑胶地砖之最终产品稳定性,收缩率等因素而定,在本实施例中,选用的配方为100份重量的PVC,30份重量的增塑剂,增塑剂可选用DOP,及30份重量的轻钙经密炼及开炼而得。-->本实施例中之模板设计如图1及图2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阳模之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阴模之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本专利技术之模具具有以下特点:其凹凸处分别相对应,例如:在图1之模具一(后称阳模)的局部放大图中可以看到,该模具存有一凸点及凸出的圆环,则图2之局部放大图中可以看到模具二(后称之为阴模)中相对应位置处加工有一圆的凹孔及圆形凹环,如此,在进行第一次热压贴合时,阳模与印刷层接触,阳模上的凸点及圆环会在透明层与印刷层之组合物上朝向印刷层的一侧形成凹点及凹环,而在阴模之对应位置具有凹点及凹环,此凹点及凹环会于底料层上形成一凸点及凸起的圆环,凸点凸环与凹孔凹环之位置恰好对应,在进行第二次热压贴合时,凹凸恰好可以互相契合而构成一完整的整体。实施步骤如下:将上述之透明层,印刷层及底料层分别备好,将透明层及印刷层作为一单元,另准备好平面钢板二幅,按平面钢板—透明层—印刷层—阳模之顺序铺料,同时按平面钢板—底料层—阴模之顺序将各种物料铺放好,热压贴合,拆开模具,得到二张原料半成品,半成品分别于相对应位置具有凹孔及凸台,而凹孔及凸台之深度及大小恰可匹配而可使凸台恰可以组装于凹孔中而几乎无缝隙,此二张半成品依此方式可组合成一类似于平板状体,再将该平板状体热压-->贴合,即得最终制品。在使用模具进行热压贴合时,亦可将透明层单独作为一层先热压以作出压纹,印刷层及底料层两者组合一起,使用模具热压出压纹,在此组合中,印刷层也会与阴模直接接触,而底料层与平面钢板接触,再将此二者互相对应热压贴合,可得到类似于前述组合效果之平面立体地砖。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得制品之剖视图,自该剖视图可以看出,用本专利技术之方法所得的产品之上下为平面,而在产品的垂直方向上各层物料有不同程度的凹陷或凸起,具体讲,在位置A处,透明层1与印刷层2具有向下凸起的纹路,而底料层恰于此处有一凹陷,该凹陷之大小为恰可容留透明层与印刷层组合体生成之凸起,同理,在位置B处,底料层3具有上凸的凸点,于透明层与印刷层结合体恰于此处具有一凹陷,凸点与凹陷之尺寸大小为恰可匹配而使凹陷可容留凸点,依此原理,此产品之各处均可相合而使产品之上下面成为一平面。依此专利技术描述之方法所得到的产品,具有光滑的表面,在铺设及使用中,极易组合及清洗保养,同时因为该产品具有内在的凹凸压纹,造成透明料的变形而与不同位置生成不同厚度,同时因为印刷层的使用,不同厚度的透明料对印刷层的覆盖效果不同,引起观感及产品局部亮度的极大的反差,形成很强的立体效果。综上所述,以上所述者仅为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凡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其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核心进行的装饰或变化,皆应函盖于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复合塑胶地砖,包括透明层(1),印刷面料层(2)及底层(3),透明层(1),印刷面料层(2)及底层(3)依次压贴在一起形成一整体,其特征在于:透明层(1)的外表面光滑,印刷面料层(2)与透明层(1)及底层(3)的贴合面有内在的凹凸的压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复合塑胶地砖,包括透明层(1),印刷面料层(2)及底层(3),透明层(1),印刷面料层(2)及底层(3)依次压贴在一起形成一整体,其特征在于:透明层(1)的外表面光滑,印刷面料层(2)与透明层(1)及底层(3)的贴合面有内在的凹凸的压纹。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复合塑胶地砖的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本源张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美喆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