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仪表表盘背景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258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仪表表盘背景合成方法,涉及汽车仪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S1,采集仪表在相机同一位置下拍摄的n张不同状态的图片;S2,判断n是否小于3,若“否”执行S3,若“是”执行S7;S3,选取第一张图片为基准图片;S4,分别提取基准图片与其他n‑1张图片的差异部分得到第一差异部分、第二差异部分、第三差异部分…第n‑1差异部分;S5,提取第一差异部分、第二差异部分、第三差异部分…第n‑1差异部分的共同部分,记为第一共同部分;S6,从除基准图片之外的任一张图片上提取第一共同部分对应的像素逐个替换到基准图片相应的位置,得到第一背景图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张仪表图片融合生成的背景极大的减少了指针之类的干扰信息,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仪表表盘背景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仪表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仪表表盘背景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在智能化自动化的时代,很多企业也在不断的引进自动化设备,其中包括组合仪表设备。组合仪表设备是一种对汽车、摩托车的仪表进行自动检测的设备,包括自动获取到仪表中的指针功能。“自动获取到仪表中的指针”这一功能中,首先需要获取到仪表的背景图片,目前作为基准的仪表背景图片就是任意选择的一张正常的仪表图片,这种图片中包含有指针或者其余的干扰信息较多,不能较好的应用于“自动获取到仪表中的指针”功能中去。任意使用一张仪表图片作为背景,肯定会存在很大的误差,如果能够通过数据合成出一张仪表的背景图片,将会很准确的提取出仪表中的指针。如何通过数据合成出一张仪表的背景图片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汽车仪表表盘背景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汽车仪表表盘背景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仪表在相机同一位置下拍摄的n张不同状态的图片,n为自然数;这里所说的不同状态是指指针指向位置不同或者刻度亮起的状态不同之类的情况。S2,判断n是否小于3,若“否”执行S3,若“是”执行S7;S3,选取第一张图片为基准图片;S4,分别提取基准图片与其他n-1张图片的差异部分得到第一差异部分、第二差异部分、第三差异部分…第n-1差异部分;S5,提取第一差异部分、第二差异部分、第三差异部分…第n-1差异部分的共同部分,记为第一共同部分;S6,从除基准图片之外的任一张图片上提取第一共同部分对应的像素逐个替换到基准图片相应的位置,得到第一背景图片;即通过融合差异部分生成背景图片。S7,结束。进一步地,还包括S8,分别选取第二张图片、第三张图片、第四张图片…第n张图片作为基准图片重复S4-S6,得到第二背景图片、第三背景图片…第n背景图片;S9,选取第一背景图片为基准背景图片;S10,分别提取基准背景图片与第二背景图片、第三背景图片…第n背景图片的差异部分,S11,提取步骤S10中差异部分的共同部分,记为第二共同部分;S12,从除基准背景图片之外的任一背景图片上提取第二共同部分对应的像素逐个替换到基准背景图片相应的位置,得到最终的背景图片。因为单次融合得出的背景图片并不能保证百分之一百的准确,可能会出现像素替换的图片中的像素与基准图片中有重叠现象,融合结果中出现了新的差异区域的情况。为了提高背景图片的准确性,通过使用不同的基准图片多次生成单次融合背景图片,再将这些单次背景使用图像的基础操作bitwise_and方法,完成多次融合结果共同部分的提取,即可得出一张准确度较高的仪表背景图片。进一步地,步骤S4中差异部分的获得采用OpenCv的Absdiff操作。进一步地,步骤S5中第一共同部分的获得通过使用图像的基础操作bitwise_and方法。进一步地,步骤S1中采集的n张图片中,任一两张图片的指针位置均不同。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多张仪表图片融合生成出的背景极大的减少了指针之类的干扰信息,提高检测效率。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仪表背景合成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例1中第一张图片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例1中第二张图片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第三张图片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第一差异部分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中第二差异部分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中第一共同部分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1中第一背景图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8所示,图1中i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n的整数,具体实施例1:以3张图片为例,即n=3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仪表在相机同一位置下拍摄的3张指针的指向位置不同的图片,分别记为第一张图片、第二张图片和第三张图片;具体实施时,由于相机在同一位置下进行拍摄,且每次拍摄时,指针的位置均不相同;所得到的第一张图片、第二张图片和第三张图片,任意两张图片中指针的位置均不相同,即任意两张图片中除指针位置不同外,其余部分均相同。由于本实施例中所采集的图片数量为3,无须进行步骤S2中的判断,直接执行步骤S3;S3,选择第一张图片为基准图片;S4,提取第一张图片与第二张图片的差异部分得到第一差异部分;所得到的第一差异部分即为第一张图片上的指针与第二张图片上的指针;提取第一张图片与第三张图片的差异部分得到第二差异部分,第二差异部分即为第一张图片上的指针与第三张图片上的指针,如图5和图6所示。在提取第一差异部分和第二差异部分时,通过OpenCv的Absdiff操作,获取出两组图片中的差异部分,原理是通过计算参数图片像素之间的差值部分的绝对值得出差异部分,例如,第一张图片中某点的像素为1,而第二张图片中该位置像素为50,那么第一张图片与第二张图片中的对应该位置像素的差值即为49;如果同一点位置上的像素值相同则计算结果为0,即,无差异。S5,提取第一差异部分、第二差异部分的共同部分记为第一共同部分,如图7所示。由于第一差异部分为第一张图片上的指针和第二张图片上的指针,第二差异部分为第一张图片上的指针和第三张图片上的指针;因此,第一差异部分与第二差异部分的共同部分,即为第一张图片上的指针部分。S6,接着融合差异部分形成背景,即从第二张图片或第三张图片任一张上提取第一共同部分对应的像素逐个替换到第一张图片相应的位置,得到第一背景图片。由于第二张图片和第三张图片上,对应第一张图片上的指针部分处为仪表的背景,将其合成到第一张图片相应的位置处后,就形成了整个的仪表背景,参阅图8所示。其中,还包括S8,分别选取第二张图片、第三张图片步骤S4-S6,得到第二背景图片、第三背景图片。S9,选取第一背景图片为基准背景图片;S10,分别提取基准背景图片与第二背景图片、第三背景图片的差异部分;S11,提取步骤S10中差异部分的共同部分,记为第二共同部分;S12,从除基准背景图片之外的任一背景图片上提取第二共同部分对应的像素逐个替换到基准背景图片相应的位置,得到最终的背景图片。参阅图1所示,实施例2:以6张图片为例即n=6,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仪表在相机同一位置下拍摄的6张指针的指向位置不同的图片,分别记为第一张图片、第二张图片、第三张图片、第四张图片、第五张图片、第六张图片;具体实施时,由于相机在同一位置下进行拍摄,且每次拍摄时,指针的位置均不相同;所得到的第一张图片、第二张图片、第三张图片、第四张图片、第五张图片和第六张图片,任意两张图片中指针的位置均不相同,即任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仪表表盘背景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仪表在相机同一位置下拍摄的n张不同状态的图片,n为自然数;S2,判断n是否小于3,若“否”执行S3,若“是”执行S7;S3,选取第一张图片为基准图片;S4,分别提取基准图片与其他n‑1张图片的差异部分得到第一差异部分、第二差异部分、第三差异部分…第n‑1差异部分;S5,提取第一差异部分、第二差异部分、第三差异部分…第n‑1差异部分的共同部分,记为第一共同部分;S6,从除基准图片之外的任一张图片上提取第一共同部分对应的像素逐个替换到基准图片相应的位置,得到第一背景图片;S7,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仪表表盘背景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仪表在相机同一位置下拍摄的n张不同状态的图片,n为自然数;S2,判断n是否小于3,若“否”执行S3,若“是”执行S7;S3,选取第一张图片为基准图片;S4,分别提取基准图片与其他n-1张图片的差异部分得到第一差异部分、第二差异部分、第三差异部分…第n-1差异部分;S5,提取第一差异部分、第二差异部分、第三差异部分…第n-1差异部分的共同部分,记为第一共同部分;S6,从除基准图片之外的任一张图片上提取第一共同部分对应的像素逐个替换到基准图片相应的位置,得到第一背景图片;S7,结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仪表表盘背景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8,分别选取第二张图片、第三张图片、第四张图片…第n张图片作为基准图片重复S4-S6,得到第二背景图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宏平林传文程炳权刘罡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慧视金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