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坝变形分析的融合模型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坝变形与安全监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大坝变形分析的融合模型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修建大坝是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一项极具意义的工程措施,在防洪、供水、旅游、发电、航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带来了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一旦出现险情,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因此,大坝的安全极其重要,为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营,大坝的变形监测以及大坝变形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意义重大。在大坝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大坝变形分析模型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大坝变形分析模型构建方法构建出的模型往往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精度的基于大坝变形分析的融合模型构建方法。技术方案:为达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大坝变形分析的融合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大坝上观测点连续监测得到的垂直位移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重力拱坝上点的垂直位移与水压H、温度T和时效θ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坝变形分析的融合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大坝上观测点连续监测得到的垂直位移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重力拱坝上点的垂直位移与水压H、温度T和时效θ这三个因素的对应关系,从而得到重力拱坝上点的垂直位移与水压H、温度T和时效θ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统计模型;S2:利用统计模型得到拟合的垂直位移计算值YS;S3:引入模型误差补偿技术,在统计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思维进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建立非线性拟合,确定最终的融合模型并验证其精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坝变形分析的融合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大坝上观测点连续监测得到的垂直位移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重力拱坝上点的垂直位移与水压H、温度T和时效θ这三个因素的对应关系,从而得到重力拱坝上点的垂直位移与水压H、温度T和时效θ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统计模型;S2:利用统计模型得到拟合的垂直位移计算值YS;S3:引入模型误差补偿技术,在统计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思维进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建立非线性拟合,确定最终的融合模型并验证其精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坝变形分析的融合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通过式(1)得到统计模型拟合的垂直位移计算值YS:式(1)中,YH为水压分量,YT为温度分量,Yθ为时效分量;H是坝前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伍生,张良,董彦锋,龙凤阳,杨惠,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