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捆绑绳打结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2236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捆绑绳打结器,其包括:上架体;第一夹体;第二夹体;拧绳杆,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上架体上;第三夹体,其设置于拧绳杆的下端;割绳刀,其位于第二夹体和所述第三夹体之间;钩绳杆,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上架体上;钩绳杆的右端设置有一位于第三夹体的下方的钩绳头,钩绳头上设置有一夹嘴;拨绳杆,其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设置于上架体;拨绳杆设置有一拨绳头;以及下架体;送绳杆,其一端设置有穿绳孔,另一端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设置于下架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送绳、夹绳、割绳、拧绳、钩绳、拨绳六个动作来对捆绑绳进行自动打结,以替代人工作业,省时省力且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捆绑绳打结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捆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捆绑绳打结器。
技术介绍
对于许多棒条状或袋包状等分散物料,往往需要通过绳子绕线后捆绑在一起,从而方便搬运和输送。由于绳子较柔软,且绳子打结虽然过程简单但动作轨迹不规则,难以实现机械化。目前,通过绳子来对分散物料进行捆绑的作业方式为人工作业,通过人工双手来控制绳子绕线和打结比较灵活方便,但是通过人工来利用绳子对分散物料进行捆绑和打结费时费力、效率较低且容易伤手。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捆绑绳打结器,从而克服现有的通过人工作业的方式来用绳子对物料进行捆绑和打结费时费力、效率较低且容易伤手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捆绑绳打结器,其中,包括:上架体;第一夹体,其设置于所述上架体上,该第一夹体由一第一夹绳机构驱动进行开闭;第二夹体,其设置于所述上架体上,该第二夹体由一第二夹绳机构驱动进行开闭;该第二夹体位于所述第一夹体的右侧;拧绳杆,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捆绑绳打结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架体;第一夹体,其设置于所述上架体上,该第一夹体由一第一夹绳机构驱动进行开闭;第二夹体,其设置于所述上架体上,该第二夹体由一第二夹绳机构驱动进行开闭;该第二夹体位于所述第一夹体的右侧;拧绳杆,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上架体上,该拧绳杆的转动轴线沿纵向分布,且该拧绳杆由一拧绳机构驱动进行转动;第三夹体,其设置于所述拧绳杆的下端,该第三夹体由一第三夹绳机构驱动进行开闭;该第三夹体位于所述第二夹体的右下方;割绳刀,其设置于所述上架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夹体和所述第三夹体之间,该割绳刀能够通过一割绳机构驱动从所述第二夹体和所述第三夹体之间对捆绑绳进行割断;钩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捆绑绳打结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架体;第一夹体,其设置于所述上架体上,该第一夹体由一第一夹绳机构驱动进行开闭;第二夹体,其设置于所述上架体上,该第二夹体由一第二夹绳机构驱动进行开闭;该第二夹体位于所述第一夹体的右侧;拧绳杆,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上架体上,该拧绳杆的转动轴线沿纵向分布,且该拧绳杆由一拧绳机构驱动进行转动;第三夹体,其设置于所述拧绳杆的下端,该第三夹体由一第三夹绳机构驱动进行开闭;该第三夹体位于所述第二夹体的右下方;割绳刀,其设置于所述上架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夹体和所述第三夹体之间,该割绳刀能够通过一割绳机构驱动从所述第二夹体和所述第三夹体之间对捆绑绳进行割断;钩绳杆,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上架体上,该钩绳杆的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水平分布,且该钩绳杆由一钩绳机构驱动进行转动;该钩绳杆的右端设置有一位于所述第三夹体的下方的钩绳头,所述钩绳头上设置有一夹嘴,所述夹嘴由一第四夹绳机构驱动进行开闭;拨绳杆,其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上架体上,该拨绳杆由一拨绳机构驱动进行前后移动;该拨绳杆设置有一拨绳头,当所述钩绳杆上的所述钩绳头朝向后方时,通过该拨绳杆从前至后移动,便能够使所述拨绳头沿着所述钩绳头的右侧向后移动;以及下架体,其位于所述上架体的下方;送绳杆,其呈弧形杆状,该送绳杆凹向左侧;该送绳杆的一端设置有一穿绳孔;该送绳杆的另一端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下架体上;该送绳杆由一送绳机构驱动进行转动;该送绳杆转能够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艳玫陈昊韦俊东崔耀升李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