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菁华专利>正文

建筑绝热弹性防水墙体及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2205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建筑绝热弹性防水墙体及施工工艺,主要解决目前的建筑墙体易发生水的浸蚀以及空、鼓、开裂等问题。它是在对基层处理和刷建筑界面层以后,在建筑界面层外部先后两次抹绝热层,再涂两道弹性防水层,在两层防水层之间设有聚酯无纺布,最后在最外层涂上弹性装饰面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较好地起到绝热和防水的作用,不易发生空、鼓、开裂等现象,能保证建筑保温墙面热工性能和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绝热弹性防水墙体及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绝热弹性防水墙体及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的保温墙体的表层抗裂性能不高,保温材料不防水,防水材料又不保温,使得墙体易发生渗漏水现象,还经常发生空、鼓、开裂等质量问题。这不但影响了保温材料的热工性能,而且给建筑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绝热弹性防水墙体及它的施工工艺,从而保证建筑墙体的热工性能和施工质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由以下方案来实现:本建筑绝热弹性防水墙体包括有基层1及其建筑界面层2,在建筑界面层2的外部还依次设有绝热层3、弹性防水层以及装饰面层7。上述绝热层3由聚合物胶粉、水泥、聚苯发泡粒料按比例0.3∶1∶5混合而成。上述弹性防水层由聚合物乳液、水泥按比例1∶1混合而成。上述装饰面层7由聚合物乳液、颜填料按比例1∶0.8混合而成。上述的弹性防水层由内外两层4、6构成,两层之间设有用作胎体增强材料的聚脂无纺布5。上述绝热层3的厚度至少为6cm,每道弹性防水层的厚度至少为1mm,装饰面层7的厚度至少为0.5mm。本建筑绝热弹性防水墙体的施工工艺为:首先对基层1进行处理以及对其刷建筑界面层2,然后先后两次抹绝热层3,再涂第一道弹性防水层4,-->贴上聚脂无防布5,再涂第二道弹性防水层6,最后在最外层涂上弹性装饰层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能有效防止墙体渗漏水现象,延长保温层的使用年限和发挥绝热层最佳的热工性能。由于弹性防水层的作用,能有效防止墙面发生空、鼓和开裂现象,保证热工性能和墙体施工质量。能经雨淋和冻融损坏,耐冲击,而磨损,抗风压。吸水率试验证明:使用该工艺施工,墙面不会渗漏水,不会发生开裂、龟裂、发状裂纹、剥离脱落、裂缝、起鼓等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所公开的结构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实施中,首先对墙体基层1进行处理以及对其刷建筑界面剂2。然后将聚合物胶粉、水泥和聚苯发泡粒料按比例0.3∶1∶5干拌混合,现场调配出保温浆料。分两次在建筑界面层2上抹保温浆料,形成厚度不小于6cm的绝热层3。将丙烯酸弹性防水胶乳、425号硅酸盐水泥按比例1∶1现场调配成防水调料,先涂第一道该防水调料层4,厚度至少为1mm,贴上聚脂无纺布5,作为胎体增强材料。再涂第二道防水调料层6,厚度至少为1mm。最后将聚合物乳液与颜填料按比例1∶0.8调配成装饰料涂到表面作为弹性装饰层7,其厚度至少为0.5mm。此处所说的颜填料为颜料和填料的粉料混合物,其中颜料为钛白粉和具有色彩功能的材料;填料为碳酸钙、高岭土、硅灰石粉等无机粉料。颜料与填料的选用可根据各人的喜好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绝热弹性防水墙体,包括有基层(1)及其建筑界面层(2),其特征在于:在建筑界面层(2)的外部还依次设有绝热层(3)、弹性防水层以及装饰面层(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绝热弹性防水墙体,包括有基层(1)及其建筑界面层(2),其特征在于:在建筑界面层(2)的外部还依次设有绝热层(3)、弹性防水层以及装饰面层(7)。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绝热弹性防水墙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热层(3)由聚合物胶粉、水泥、聚苯发泡粒料按比例0.3∶1∶5混合而成。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绝热弹性防水墙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防水层由聚合物乳液、水泥按比例1∶1混合而成。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绝热弹性防水墙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装饰面层(7)由聚合物乳液、颜填料按比例1∶0.8混合而成。5、按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菁华黄玺
申请(专利权)人:黄菁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