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可专利>正文

高层建筑的跳伞娱乐兼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219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层建筑的跳伞娱乐兼逃生装置。它是在高层建筑主楼靠外墙设置的一至多条竖向跳伞通道,该竖向跳伞通道只在底层和屋面上开有门窗洞口,其余各层与建筑物的接触面都采用防火墙隔离,非接触面除必要的通风口外采用高强度的钢化玻璃或有机玻璃封闭;每条竖向跳伞通道的顶部安装有卷扬机,每台卷扬机的吊绳下端悬挂有一副降落伞,每台卷扬机的吊绳长度都可以保证完全释放时能达到底层地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高层建筑竖向通道的娱乐功能,发生火灾时又可作为逃到屋面的人员的逃生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层建筑的跳伞娱乐兼逃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固定建筑物中建筑物领域。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高层建筑物尤其是超高层建筑物中有很多贯通的竖向通道,如电梯井和管道井以及疏散楼梯间,都是为建筑物本身服务的,各有自身很专业的用途,难以直接为业主产生经济效益,比如说疏散楼梯间主要就是为了发生火灾时人员逃生用。尽管我国及世界各国现行的建筑防火规范另行规定有其它防止火灾侵入疏散楼梯间的技术措施,但在火灾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着火层的疏散楼梯间常常被火势阻断,使得着火层上面的人员无法向下疏散,只能向上逃到屋面;逃到屋面虽然摆脱了暂时的火灾威胁,但并未真正逃出火灾,如果不及时从屋面逃走,随时都还是有伤亡的危险。而目前从高层建筑屋面逃生还很少见既经济又安全的手段。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只要降落伞打开没有问题,跳伞是一种很经济的让一个人安全地从高空落到地上的办法,同时跳伞本身也是一项很受欢迎的运动,只是其高危险性和高成本的特点使它很难普及。因为起跳前降落伞折叠在跳伞者身上,存在空中打不开伞的可能性,因而是一项高危险性的运动;高层建筑本身高度又极为有限,从高层建筑上穿戴折叠好的降落伞跳下危险性就更大,只有极少数技术熟练的跳伞运动员敢于参加高楼跳伞运动,通过跳伞从高楼逃生目前还缺乏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平时可以直接利用它产生经济效益、火灾发生时又可帮助疏散到屋面的人员安全逃到地面的高层建筑竖向空间的复合利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在高层建筑主楼靠外墙设置一至多条竖向跳伞通道,该竖向跳伞通道高过屋面,但只在底层和屋面上开有门窗洞口,其余各层与建筑物的接触面都采用防火墙隔离;非接触面除必要的通风口外采用高强度的钢化玻璃或有机玻璃封闭,当然,应根据强度要求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每条竖向跳伞通道的顶部安装有卷扬机,每台卷扬机的吊绳下端则悬挂有一副打开的降落伞,每台卷扬机的吊绳长度都可以保证完全释放时能达到底层地面。竖向跳伞通道的底板采用弹性板材如橡胶板,下面再均匀布置若干减振弹簧,以减轻人体落地时的冲击力。卷扬机的控制装置安装在底层操作室中,人站到竖向跳伞通道底板上卷扬机的正下面,卷扬机把降落伞释放到底,让人穿戴好降落伞后再把人徐徐提升到竖向跳伞通道顶端后释放,人就开始跳伞。采用此装置的高层建筑在底层再布置适当的经营管理用房,平常就可以用来为消费者提供跳伞娱乐运动了。竖向跳伞通道在屋面上开有逃生百叶门,逃生百叶门的位置和数量与降落伞一一对应,平时逃生百叶门处于关闭状态,作为竖向跳伞通道的上升气流出风口,可以随时在屋面上打开。为了保持屋面与底层操作室的联系,在屋面逃生百叶门附近设有与底层操作-->室之间的语音或图象联络装置,发生火灾时逃到屋面的人员通过此联络装置告之底层操作室的操作员需要逃生,底层操作室的操作员就在每副降落伞的底部挂上一只吊篮,启动卷扬机把吊篮升起到屋面高度等人跨进吊篮后再释放到底层,然后又返回屋面高度重新救人下来。很显然,本专利技术中降落伞并不是绝对必须的,人可以直接挂在吊绳下,通过控制卷扬机的正反转及速度进行娱乐活动,比如说蹦极运动就是其中一种;救人时也可以直接在吊绳下挂吊篮。另外,如果不考虑救人的要求,竖向跳伞通道就不需升到屋面,可以做到任意高度;当然,这种情况下它就只有娱乐功能了。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就是增加了高层建筑竖向通道的娱乐功能,平时可以直接用它来经营娱乐运动产生经济效益;另外由于增加了大楼的人流量,对该大楼底部的商业经营也有相应的促进作用。同时发生火灾时本专利技术又可作为逃到屋面的人员的逃生通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标准层平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屋面平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机房层平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底层平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娱乐状态A-A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救生状态A-A剖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标准层平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底层平面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底层平面图。1.竖向跳伞通道  2.降落伞  3.跳伞通道玻璃外筒  4.卷扬机  5.吊绳  6.底板  7.减振弹簧  8.逃生百叶门  9.活动栏杆  10.吊篮  11.降落伞底环  12.风机  13.百叶送风口  14.百叶进风口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参照附图1、2、3、4、5、6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进行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为一栋写字楼,在主楼的两侧靠外墙对称各设有一条竖向跳伞通道(1),每条竖向跳伞通道(1)都是三人跳通道。竖向跳伞通道(1)高过屋面,但只在底层和屋面上开有门窗洞口,其余各层与建筑物的接触面都采用防火墙隔离;非接触面即跳伞通道玻璃外筒(3)除必要的通风口外采用高强度的钢化玻璃或有机玻璃封闭,以增强观赏性,当然,应根据强度要求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每条竖向跳伞通道(1)的顶部安装有三台卷扬机(4),每台卷扬机(4)的吊绳(5)下端则悬挂有一副打开的降落伞(2),每台卷扬机(4)的吊绳(5)长度都可以保证完全释放时能达到底层地面。竖向跳伞通道(1)的底板(6)采用弹性板材如橡胶板,下面再均匀布置若干减振弹簧(7),以减轻人体落地时的冲击力。卷扬机(4)的控制装置安装在底层操作室中,人站到竖向跳伞通道(1)底板(6)上卷扬机(4)的-->正下面,卷扬机(4)把降落伞(2)释放到底,让人穿戴好降落伞(2)后再把人徐徐提升到竖向跳伞通道(1)顶端后释放,人就开始跳伞。每条竖向跳伞通道(1)在屋面上开有三扇逃生百叶门(8),逃生百叶门(8)的位置分别与三副降落伞(2)对应,紧靠屋面的每扇逃生百叶门(8)还安装有活动栏杆(9),该活动栏杆(9)只能向外开,以防人不小心直接从竖向跳伞通道(1)掉下去。每条竖向跳伞通道(1)底层都有进出口,进出口用活动栏杆(9)把拦,同时活动栏杆(9)也是只能向外开,不能开向竖向跳伞通道(1)内部。为防止损坏,跳伞通道玻璃外筒(3)在底层有大约一扇门的高度采用砖砌体,该砖砌体上设有一扇逃生百叶门(8),该逃生百叶门(8)与屋面上的逃生百叶门(8)平时处于关闭状态,作为竖向跳伞通道(1)的上升气流进出风口。所有逃生百叶门(8)都只能向外开,不能开向竖向跳伞通道(1)内部。另外在安装屋面逃生百叶门(8)的侧墙上设有与底层操作室之间的可视对讲装置(图中未画出),发生火灾时逃到屋面的人员通过此联络装置告之底层操作室的操作员需要逃生,底层操作室的操作员就在每副降落伞(2)的底部挂上一只吊篮(10),启动卷扬机(4)把吊篮(10)升起到屋面高度等人跨进吊篮(10)后再释放到底层,然后又返回屋面高度重新救人。为了避免人多时空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底层配套经营酒吧业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是一栋住宅楼。它的竖向跳伞通道(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分设在主楼两只角上的单人跳通道,该竖向跳伞通道(1)在底层落到了裙房内部;由于底层面积较大,可以配套经营餐饮业务。为了增加跳伞的乐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设置了一套送风装置来控制竖向跳伞通道(1)内的气流速度,从而控制跳伞者的下落速度。风机(12)安装在底层竖向跳伞通道(1)旁边的风机房内,风机房外墙上有百叶进风口(14),风机(12)出风口通过风管连接到竖向跳伞通道(1)底层侧墙上的百叶送风口(13)。风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层建筑的跳伞娱乐兼逃生装置,其特征是:在高层建筑主楼靠外墙设置一至多条竖向跳伞通道(1),该竖向跳伞通道(1)高过屋面,但只在底层和屋面上开有门窗洞口,其余各层与建筑物的接触面都采用防火墙隔离,非接触面即跳伞通道玻璃外筒(3)除必要的通风口外采用高强度的钢化玻璃或有机玻璃封闭;每条竖向跳伞通道(1)的顶部安装有卷扬机(4),卷扬机(4)的控制装置安装在底层操作室中,每台卷扬机(4)的吊绳(5)下端悬挂有一副降落伞(2),每台卷扬机(4)的吊绳(5)长度都可以保证完全释放时能达到底层地面;竖向跳伞通道(1)在屋面上开有逃生百叶门(8),逃生百叶门(8)的位置和数量与降落伞(2)一一对应,在屋面逃生百叶门附近设有与底层操作室之间的语音或图象联络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4-1-28 200410001762.X1.一种高层建筑的跳伞娱乐兼逃生装置,其特征是:在高层建筑主楼靠外墙设置一至多条竖向跳伞通道(1),该竖向跳伞通道(1)高过屋面,但只在底层和屋面上开有门窗洞口,其余各层与建筑物的接触面都采用防火墙隔离,非接触面即跳伞通道玻璃外筒(3)除必要的通风口外采用高强度的钢化玻璃或有机玻璃封闭;每条竖向跳伞通道(1)的顶部安装有卷扬机(4),卷扬机(4)的控制装置安装在底层操作室中,每台卷扬机(4)的吊绳(5)下端悬挂有一副降落伞(2),每台卷扬机(4)的吊绳(5)长度都可以保证完全释放时能达到底层地面;竖向跳伞通道(1)在屋面上开有逃生百叶门(8),逃生百叶门(8)的位置和数量与降落伞(2)一一对应,在屋面逃生百叶门附近设有与底层操作室之间的语音或图象联络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跳伞通道(1),其特征是:它可以是单人跳通道,也可以是双人跳或多人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可
申请(专利权)人:叶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