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新发专利>正文

组合式井形底槽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2139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组合式井形底槽板,由板块和龙骨组成,其特征是所述龙骨表面设有一根主筋,于该主筋的侧壁上设有凸起物,在主筋两侧的龙骨表面,每侧至少设置有一条与主筋平行的辅助筋,相邻两板块纵接缝和横接缝处设有与上述主筋相配的槽,该槽分别位于相邻两板块上,由相邻两板块拼接后形成,在板块背面四周设有能与辅助筋配合的凹槽,该凹槽在板块背面呈井字形布置,每条凹槽的位置与置于该板上同侧龙骨表面的辅助筋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龙骨既可以将相邻两板块间的纵向接缝锁住,也可以将横向接缝锁住,使板与板之间无间隙,板块也不会变形、起翘,大大提高了安装质量。它还可以重复拆装,便于维修,适合于与地板、墙板及天花板配套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井形底槽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饰板,尤其涉及一种适合于作地板、墙板及天花板的组合式井形底槽板。传统木地板由木板块和龙骨组成,相邻两木板块之间由阴阳槽相配合,龙骨通常采用的是方木条,使用时将木条钉在地面上,木地板再钉在方木条上,这样不但安装复杂,很容易破坏房屋的结构,而且还会使木地板的应力过大,容易造成木地板变形。这种地板不能重复拆装,维修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能重复拆装、安装方便、快捷,安装质量好、不会变形、起翘的组合式井形底槽板,使其能用于地板、墙板和天花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组合式井形底槽板,由板块和龙骨组成,其特征是所述龙骨表面设有一根主筋,于该主筋的侧壁上设有凸起物,在主筋两侧的龙骨表面,每侧至少设置有一条与主筋平行的辅助筋,相邻两板块纵接缝和横接缝处设有与上述主筋相配的槽,该槽分别位于相邻两板块上,由相邻两板块拼接后形成,在板块背面四周设有能与辅助筋配合的凹槽,该凹槽在板块背面呈井字形布置,每条凹槽的位置与置于该板上同侧龙骨表面的辅助筋对应。上述相邻两板块纵向、横向之间由阴阳槽相配合,该阴阳槽的插接方向与板面倾斜。所述龙骨表面主筋的横截面为T形或Γ形,或者T形与T形的组合,或者T形与Γ形的组合,或者Γ形与Γ形的组合。本专利技术安装方便,安装时无需用胶、钉和夹板,省工、省料,工艺简单,安装快捷,无安装噪音、粉尘和垃圾。本专利技术的龙骨既可以将相邻两板块间的纵向接缝锁住,也可以将横向接缝锁住,使板与板之间无间隙,板块也不会变形、起翘,大大提高了安装质量。该组合式井形底槽板由于不用钉子,因此它可以重复拆装,便于维修。本专利技术适合于各种材质的地板,包括强化地板、各类复合地板及多层地板、木地板、竹地板等,可以用于地板、墙板及天花板(顶板)装饰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龙骨与板块装配立体图。图2是实施例1装配效果图。图3是实施例1板块背面立体图。图4是实施例1板块与龙骨的安装分解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龙骨与板块装配立体图。图6是实施例2装配效果图。图7是实施例2板块背面立体图。图8是实施例3龙骨与板块装配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3板块背面立体图。图10是主筋一侧设辅助筋的龙骨立体图。图11是主筋两侧设辅助筋的龙骨立体图。图12是实施例4龙骨与板块装配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由板块1和龙骨2组成,相邻两板块纵向、横向之间由阴阳槽3相配合,横向阴阳槽3的插接方向M与板面倾斜,该阴阳槽侧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弧面,以保证人们能从与板面倾斜的方向将该阴阳槽合拢,将相邻两块板之间横向水平方向锁住。纵向阴阳槽插接方向与板面平行。所述龙骨呈矩形,表面设有一根主筋4,该主筋4的横截面为Γ型。在主筋4两侧的龙骨表面,每侧设置有一条与主筋4平行的辅助筋5,也可以根据需要每侧设置有两条乃至多条与主筋平行的辅助筋5。相邻两板块1纵接缝和横接缝处设有与上述主筋相配的Γ型槽6,该Γ型槽6的一部分位于板块1的一条侧边上,另一部分位于板块1的另一条侧边上,由相邻两板块拼接后形成,并与该拼接的接缝线平行。在板块1背面四周设有能与辅助筋5配合的凹槽7,该凹槽7在板块背面呈井字形布置,每条凹槽7的位置与置于该板上同侧龙骨表面的辅助筋5对应。实施例2:参照图5至图7。本实施例由板块1和龙骨2组成,所述龙骨呈矩形,表面设有一根主筋4,该主筋4的横截面为T形与Г形的组合。在主筋4两侧的龙骨表面,每侧设置有一条与主筋4平行的辅助筋5,也可以根据需要每侧设置有两条乃至多条与主筋4平行的辅助筋5。相邻两板块1纵接缝和横接缝处设有与上述主筋4相配的组合凹槽6,该组合凹槽6的一部分位于板块1的一条侧边上,另一部分位于板块1的另一条侧边上,由相邻两板块拼接后形成,并与该拼接的接缝线平行。在板块1背面四周设有能与辅助筋5配合的凹槽7,该凹槽7在板块背面呈井字形布置,每条凹槽7的位置与置于该板上同侧龙骨表面的辅助筋5对应。-->实施例3:参照图8、图9。本实施例由板块1和龙骨2组成,相邻两板块纵向、横向之间由阴阳槽3相配合,该纵向、横向阴阳槽3插接方向与板面平行。所述龙骨呈矩形,表面设有一根主筋4,该主筋4的横截面为Γ形。于该Γ型主筋4两侧的龙骨表面,每侧设置有一条与Γ型主筋4平行的辅助筋5。相邻两板块1纵接缝和横接缝处设有与上述主筋4相配的凹槽6,该凹槽6的一部分位于板块1的一条侧边上,另一部分位于板块1的另一条侧边上,由相邻两板块拼接后形成,并与该拼接的接缝线平行。在板块1背面四周设有能与辅助筋5配合时凹槽7,该凹槽7在板块背面呈井字形布置,每条凹槽7的位置与置于该板上同侧龙骨表面的辅助筋5对应。实施例4:参照图12,本实施例结构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主筋4的横截面为Y形。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在龙骨2垂直方向设置固定龙骨的钉孔8,以便将龙骨用钉子钉在地面、墙面或顶面上。龙骨2可以设定不同厚度系列,以方便调节地板高度。所述辅助筋5横截面可以为T形、Γ形、矩形、三角形、弧形、多边形等形状,或者为隆起凸台,该隆起凸台的表面为弧形。它可以设置在主筋4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在两侧,具体采用哪一种,根据板块安装位置决定。龙骨结构参照图10、图11。本专利技术安装时,先将相邻板块之间的横向阴阳槽3以及主筋、辅助筋与板相配合,然后再将相邻板块之间的纵向阴阳槽配合,即可将地板平铺在地面上。当用于墙板和天花板时,只需将龙骨固定于墙面和天花板上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组合式井形底槽板,由板块和龙骨组成,其特征是所述龙骨表面设有一根主筋,于该主筋的侧壁上设有凸起物,在主筋两侧的龙骨表面,每侧至少设置有一条与主筋平行的辅助筋,相邻两板块纵接缝和横接缝处设有与上述主筋相配的槽,该槽分别位于相邻两板块上,由相邻两板块拼接后形成,在板块背面四周设有能与辅助筋配合的凹槽,该凹槽在板块背面呈井字形布置,每条凹槽的位置与置于该板上同侧龙骨表面的辅助筋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井形底槽板,由板块和龙骨组成,其特征是所述龙骨表面设有一根主筋,于该主筋的侧壁上设有凸起物,在主筋两侧的龙骨表面,每侧至少设置有一条与主筋平行的辅助筋,相邻两板块纵接缝和横接缝处设有与上述主筋相配的槽,该槽分别位于相邻两板块上,由相邻两板块拼接后形成,在板块背面四周设有能与辅助筋配合的凹槽,该凹槽在板块背面呈井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发
申请(专利权)人:李新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