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防踢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1964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智能防踢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中,包括:被子、床头灯、纽扣检测传感端、网络终端、反馈接收控制端,所述网络终端分别无线连接于所述纽扣检测传感端、所述反馈接收控制端;所述纽扣检测传感端固定于所述被子外侧,所述反馈接受控制端固定于所述床头灯内,所述网络终端分别无线连接于所述纽扣检测传感端、所述反馈接受控制端。通过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智能防踢被装置,能够多途径地对睡觉儿童进行实时的进行检测,从温度、湿度以及被子的位移进行感应,达到报警的实时性,易于将本产品安装在再被子上便于拆卸,当儿童尿床、夜间盗汗以及发生踢被,监护人能够及时被声音、光感唤醒;并且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防踢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居家儿童看护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防踢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绝大对数的儿童在睡觉时都会有踢被子的习惯,如果被子不能及时盖上的情况下儿童会着凉导致生病。0-3岁的儿童通常会选择将其使用睡袋进行包裹,但是3-8岁的孩子如果在使用睡袋进行包裹,不但会引起孩子的舒适以及身心的发展,还会导致活动空间较小以及热量不易散出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防踢被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1.儿童踢被坏习惯,所导致影响身体健康的问题。2.儿童尿床以及夜间盗汗后的及时侦测以及提示监护人。3.儿童睡眠不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防踢被装置,其中,包括:被子、床头灯、纽扣检测传感端、网络终端、反馈接收控制端,所述网络终端分别无线连接于所述纽扣检测传感端、所述反馈接收控制端;所述纽扣检测传感端固定于所述被子外侧,所述反馈接受控制端固定于所述床头灯内,所述网络终端分别无线连接于所述纽扣检测传感端、所述反馈接受控制端;进一步的床头灯设于监护人的房间内。所述纽扣检测传感端包括:定位部件、纽扣型壳体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防踢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子、床头灯、纽扣检测传感端、网络终端、反馈接收控制端,所述网络终端分别无线连接于所述纽扣检测传感端、所述反馈接收控制端;所述纽扣检测传感端固定于所述被子内侧,所述反馈接受控制端固定于所述床头灯内,所述网络终端分别无线连接于所述纽扣检测传感端、所述反馈接受控制端;所述纽扣检测传感端包括:定位部件、纽扣型壳体以及检测传感组件,所述定位部件固定于所述被子外侧,所述纽扣型壳体与所述定位部件固定连接于被子内侧,所述检测传感组件固定设于所述纽扣型壳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防踢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子、床头灯、纽扣检测传感端、网络终端、反馈接收控制端,所述网络终端分别无线连接于所述纽扣检测传感端、所述反馈接收控制端;所述纽扣检测传感端固定于所述被子内侧,所述反馈接受控制端固定于所述床头灯内,所述网络终端分别无线连接于所述纽扣检测传感端、所述反馈接受控制端;所述纽扣检测传感端包括:定位部件、纽扣型壳体以及检测传感组件,所述定位部件固定于所述被子外侧,所述纽扣型壳体与所述定位部件固定连接于被子内侧,所述检测传感组件固定设于所述纽扣型壳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踢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包括:第一定位磁板、第二定位磁板,所述第二定位磁板面向所述第一定位磁板的一侧设有导向柱,所述第一定位磁板内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贯穿所述被子的一端定位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第二定位磁板背离所述第一定位磁板的一侧固定设有所述纽扣型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防踢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磁板与所述第二定位磁板相互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踢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传感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纽扣型壳体内的:检测电源、检测信号收发装置、检测微控制器、六轴加速陀螺仪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所述检测微控制器分别连接于检测电源、检测信号收发装置、检测微控制器、六轴加速陀螺仪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所述检测电源与所述网络终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登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麦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