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191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3D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3D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二基板的出光侧设置有用于实现3D显示的第一光栅层,该第一光栅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光栅开口,第一基板接近第二基板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电极层、液晶层和CF层;CF层包括阵列排布的滤光单元、设置于相邻滤光单元之间的黑矩阵、以及设置于每个滤光单元内部的至少一个遮光条;3D液晶显示面板用于对电极层施加电压在液晶层形成液晶光栅,使得入射到液晶层的准直光线穿过液晶光栅后改变方向通过滤光单元形成单色光后从光栅开口射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在提高裸眼3D显示器件的观看范围的同时,兼顾较高的显示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显示
,尤指一种3D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和更新换代,为了得到更好的显示效果,已开发的视差式三维(3Dimensions,简称为:3D)显示成为显示器件的发展趋势。3D显示先后经历了眼镜视差式3D和裸眼视差式3D,其中,裸眼3D显示技术无须观看者佩戴辅助工具,更符合人们的观看需求,但是人眼移动时会出现串扰、摩尔纹或者死区等显示问题,原因在于裸眼3D显示技术的可视范围(eyebox)过小,限制了人眼的移动范围。现有技术通过降低裸眼3D显示器中光栅开口率的方式得到更大的可视范围,但是上述降低光栅开口率的方式会造成3D显示器的透过率以及亮度的降低,如何兼容较大的可视范围和较高的显示亮度成为裸眼3D显示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在提高裸眼3D显示器件的可视范围的同时,可以兼顾较高的显示亮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3D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的出光侧设置有用于实现三维3D显示的第一光栅层;其中,所述第一光栅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光栅开口;所述第一基板接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电极层、液晶层和彩色滤光层;所述彩色滤光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滤光单元、设置于相邻滤光单元之间的黑矩阵、以及设置于每个所述滤光单元内部且将每个所述滤光单元隔离成多个透光区域的至少一个遮光条,每个所述滤光单元对应一种单色光的子像素;所述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3D液晶显示面板,用于分别对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施加电压,在所述液晶层形成液晶光栅,使得入射到所述液晶层的准直光线穿过所述液晶光栅后改变方向以不同角度通过所述滤光单元中的多个透光区域形成单色光后从所述第一光栅层的光栅开口射出。可选地,如上所述的3D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液晶层,用于在非工作状态下将入射到所述液晶层的准直光线沿原传播方向射出,使得出射光照射到所述滤光单元内部的所述遮光条上。可选地,如上所述的3D液晶显示面板中,每个所述滤光单元的中心,从本滤光单元出射的单色光所穿过的光栅开口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可选地,如上所述的3D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电极层中包括与所述滤光单元一一对应的子像素电极,每个所述子像素电极中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所述分别对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施加电压,在所述液晶层形成液晶光栅,包括:对所述第一电极层中每个子像素电极内的第一电极施加相同的工作电压、对所述第二电极层施加公共电压,在每个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弧形电场以驱动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改变偏转方向,形成所述液晶光栅。可选地,如上所述的3D液晶显示面板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准直光源。可选地,如上所述的3D液晶显示面板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电极层之间的第二光栅层,所述第二光栅层中包括与所述滤光单元一一对应的光栅单元,每个光栅单元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取光光栅,且每个所述光栅单元中的取光光栅设置于本光栅单元对应的滤光单元中的遮光条在所述第二光栅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区域;所述第一基板,用于对侧入式入射光线在所述第一基板内进行光波导传输;所述取光光栅,用于将所述第一基板内传输的光线准直照射到所述液晶层上。可选地,如上所述的3D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滤光单元内设置有一个遮光条时,所述第二光栅层中与所述滤光单元对应的光栅单元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取光光栅,所述一个或多个取光光栅位于所述滤光单元中的遮光条在第二光栅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区域;或者,所述滤光单元内设置有多个遮光条时,所述第二光栅层中与所述滤光单元对应的光栅单元中设置有与所述遮光条一一对应的取光光栅,且每个取光光栅位于本取光光栅对应的遮光条在第二光栅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区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所述的3D液晶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采用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3D液晶显示面板执行的驱动方法,包括:分别对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施加电压,在所述液晶层形成液晶光栅,使得入射到所述液晶层的准直光线穿过所述液晶光栅后改变方向以不同角度通过所述滤光单元中的多个透光区域形成单色光后从所述第一光栅层的光栅开口射出。可选地,如上所述的驱动方法中,所述第一电极层中包括与所述滤光单元一一对应的子像素电极,每个所述子像素电极中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所述分别对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施加电压,在所述液晶层形成液晶光栅,包括:对所述第一电极层中每个子像素电极内的第一电极施加相同的工作电压、对所述第二电极层施加公共电压,在每个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弧形电场以驱动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改变偏转方向,形成所述液晶光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3D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3D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二基板的出光侧设置有用于实现3D显示的第一光栅层,其中,该第一光栅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光栅开口,第一基板接近第二基板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电极层、液晶层和CF层,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该3D液晶显示面板可以分别对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施加电压,在液晶层形成液晶光栅,使得入射到液晶层的准直光线穿过液晶光栅后改变方向以不同角度通过滤光单元中的多个透光区域形成单色光后从第一光栅层的光栅开口射出。一方面,基于CF层的滤光单元内部设置的遮光条的结构特征,CF层中的黑矩阵和遮光条会增加同一亮度下可视范围的面积,即增加了3D液晶显示面板中子像素的eyebox范围,使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3D液晶显示面板,无需以显示亮度作为代价提高eyebox范围,即在提高裸眼3D显示器件的可视范围的同时,可以兼顾较高的显示亮度,并且为视觉跟踪技术预留更长的响应时间进行视图切换。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3D液晶显示面板,由于电极层对液晶层的调制作用,并非改变光线的偏振方向,而是改变光线的传输方向,可以使出射光尽可能照射到滤光单元的透光区域,即CF层中非黑矩阵和遮光条的区域,进一步地提高了3D液晶显示面板的光线穿过率和显示亮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3D液晶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3D液晶显示面板中一种彩色滤光层的俯视图;图3为裸眼3D显示器中光栅开口率与可视范围的关系示意图;图4为采用现有显示面板实现裸眼3D显示的一种可视范围的示意图;图5为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3D液晶显示面板实现裸眼3D显示的一种可视范围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3D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3D液晶显示面板实现裸眼3D显示的一种光栅开口率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3D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3D液晶显示面板实现裸眼3D显示中一种暗态显示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的出光侧设置有用于实现三维3D显示的第一光栅层;其中,所述第一光栅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光栅开口;所述第一基板接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电极层、液晶层和彩色滤光层;所述彩色滤光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滤光单元、设置于相邻滤光单元之间的黑矩阵、以及设置于每个所述滤光单元内部且将每个所述滤光单元隔离成多个透光区域的至少一个遮光条,每个所述滤光单元对应一种单色光的子像素;所述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3D液晶显示面板,用于分别对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施加电压,在所述液晶层形成液晶光栅,使得入射到所述液晶层的准直光线穿过所述液晶光栅后改变方向以不同角度通过所述滤光单元中的多个透光区域形成单色光后从所述第一光栅层的光栅开口射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的出光侧设置有用于实现三维3D显示的第一光栅层;其中,所述第一光栅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光栅开口;所述第一基板接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电极层、液晶层和彩色滤光层;所述彩色滤光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滤光单元、设置于相邻滤光单元之间的黑矩阵、以及设置于每个所述滤光单元内部且将每个所述滤光单元隔离成多个透光区域的至少一个遮光条,每个所述滤光单元对应一种单色光的子像素;所述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3D液晶显示面板,用于分别对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施加电压,在所述液晶层形成液晶光栅,使得入射到所述液晶层的准直光线穿过所述液晶光栅后改变方向以不同角度通过所述滤光单元中的多个透光区域形成单色光后从所述第一光栅层的光栅开口射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用于在非工作状态下将入射到所述液晶层的准直光线沿原传播方向射出,使得出射光照射到所述滤光单元内部的所述遮光条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滤光单元的中心,从本滤光单元出射的单色光所穿过的光栅开口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中包括与所述滤光单元一一对应的子像素电极,每个所述子像素电极中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所述分别对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施加电压,在所述液晶层形成液晶光栅,包括:对所述第一电极层中每个子像素电极内的第一电极施加相同的工作电压、对所述第二电极层施加公共电压,在每个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弧形电场以驱动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改变偏转方向,形成所述液晶光栅。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3D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准直光源。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3D液晶显示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孝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