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铝级PP流延膜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88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镀铝级PP流延膜及其生产工艺,该PP流延膜的原料重量配比为:FL7540L+RD265CF:FH08:C5908+FL7642L=1:2.5~3.5:0.5~1.5,在热封层原料中还加入ABPP05,加入的ABPP05的重量为热封层原料总重的1%~3.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镀铝级PP流延膜生产配方得到的流延膜镀铝后电晕值的保持能力不足、对铝层的附着力也偏弱、粘连现象时有发生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提高流延膜镀铝后电晕值的保持能力、避免应用中粘连发生的镀铝级PP流延膜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镀铝级PP流延膜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镀铝级PP流延膜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镀铝级PP流延膜主要应用于食品包装行业,起到避光、阻止水蒸气和氧气进入包装内层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保质期。比如方便面、膨化食品等食品的包装内层均使用这种镀铝级PP流延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带来的包装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种镀铝级PP流延膜包装内层的需求量随着增大。现有的镀铝级PP流延膜的生产配方中含有RD265CF和C5908,RD265CF是电晕层的一种PP原料,一般占总含量的20%,但此原料对镀铝后电晕值的保持能力不足,使镀铝后电晕值在15天左右就会降到36达因以下,影响印刷、复合时的正常使用,对铝层的附着力也偏弱。C5908是热封层的一种PP原料,现有的生产中也占总含量的20%,虽然其中已经含有开口剂2000ppm,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会出现粘连的现象,使得后期加工的困难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镀铝级PP流延膜生产配方得到的流延膜镀铝后电晕值的保持能力不足、对铝层的附着力也偏弱、粘连现象时有发生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提高流延膜镀铝后电晕值的保持能力、避免应用中粘连发生的镀铝级PP流延膜及其生产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镀铝级PP流延膜,该PP流延膜的原料重量配比为:FL7540L+RD265CF:FH08:C5908+FL7642L=1:2.5~3.5:0.5~1.5,在热封层原料中还加入ABPP05,加入的ABPP05的重量为热封层原料总重的1%~3.5%。RD265CF的加入量占FL7540L+RD265CF总加入量的比为0~0.5。C5908的加入量占C5908+FL7642L总加入量的比为0~0.5。在生产不小于30μm的膜时,加入的ABPP05的重量为热封层原料总重量的1%~2%。在生产25~30μm的膜时,加入的ABPP05的重量为热封层原料总重量的2~2.5%。在生产不大于25μm的膜时,加入的ABPP05的重量为热封层原料总重量的2.5~3.5%。一种镀铝级PP流延膜的生产工艺,该工艺流程为投料-螺杆挤出-模唇挤出-流延成型-电晕处理-收卷熟化,具体步骤如下:步骤01)投料:按照FL7540L+RD265CF:FH08:C5908+FL7642L=1:2.5~3.5:0.5~1.5的重量比例将三层原料加入三个对应的混料机料筒内,其中FL7540L与RD265CF按照1:0~0.5的比例加入电晕层对应的混料机内,搅拌充分后放入电晕层的料缸,由吸料机提供给电晕层挤出机使用;FH08加入中间支撑层对应的混料机料筒内,由吸料机提供给中间支撑层挤出机使用;原料FL7642L与C5908按照1:0~0.5的重量比加入到热封层对应的混料机内,并在热封层对应的混料机的料筒内加入ABPP05,加入的ABPP05的重量为热封层原料总重的1%~3.5%,搅拌充分后放入热封层的料缸,由吸料机提供给电晕层挤出机使用;步骤2)螺杆挤出:把挤出机的加工温度调到230~270度之间,使原料达到熔融状态,然后由螺杆推动前行,经过滤网后进入模头;步骤3)模唇挤出:模头的温度控制在210~240度之间,熔融体温度控制在250~280度之间,三层熔融状态的原料在模头中汇合后经模唇平流挤出;步骤4)流延成型:流延辊温度控制在25~40度之间,在真空室负压的作用下,使熔融状态的原料在流延辊上骤冷成形;步骤05)电晕处理:对流延膜表面进行电晕处理,处理后流延膜表面达因在40以上,处理30天后流延膜电晕值还能保持在38达因以上;步骤06)收卷熟化:收卷好的膜卷放在熟化架上,经过48~72小时的熟化稳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改进后的流延膜的生产配方中FL7540L是一种镀铝级电晕层专用PP原料,具有很好的电晕值保持能力,镀铝后30天还能将电晕值保持在38达因,满足印刷、复合的需要,同时也增强了铝层的附着力。FL7642L是一种镀铝级热封层专用PP原料,其中也含有2000ppm的开口剂,起到防粘连的作用,但本专利技术的配方中还添加了开口剂ABPP05,加强防黏连作用,使生产得到的流延膜光滑度高。FH08的添加起支撑电晕层和热封层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配方与工艺制得的流延膜产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电晕值保持能力强,满足镀铝工艺要求,大大提高了薄膜对铝层的附着牢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但以下实施例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经过变换得到的实施方式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一种镀铝级PP流延膜,生产30μm的流延膜,该流延膜的原料重量配比为FL7540L:FH08:FL7642L=1:3:1,同时还在热封层原料中加入ABPP05,加入量为热封层原料总重量的1~2%,热封层原料总重为100kg,那加入ABPP05的量为1~2kg。实施例2一种镀铝级PP流延膜,生产25μm的流延膜,该流延膜的原料重量配比为FL7540L+RD265CF:FH08:C5908+FL7642L=1:2.5:0.5,同时还在原料中加入ABPP05,加入量为热封层原料总重量的2~2.5%,热封层原料总重为100kg,那加入ABPP05的量为2~2.5kg。实施例3一种镀铝级PP流延膜,生产20μm的流延膜,该流延膜的原料重量配比为FL7540L:FH08:FL7642L=1:3.5:1.5,同时还在原料中加入ABPP05,加入量为其它原料总重量的2.5~3.5%,热封层原料总重为100kg,那加入ABPP05的量为2.5~3.5kg。实施例4一种镀铝级PP流延膜的生产工艺,生产30μm的流延膜,该工艺流程为投料-螺杆挤出-模唇挤出-流延成型-电晕处理-收卷熟化,具体步骤如下:步骤01)投料:按照FL7540L:FH08:FL7642L=1:3:1的重量比将原料投入到混料机中,其中原料FL7540L加入电晕层对应的混料机的料缸,由吸料机提供给电晕层挤出机使用;原料FH08加入中间支撑层对应的混料机料筒内,由吸料机提供给中间支撑层挤出机使用;原料FL7642L加入到热封层对应的混料机内,并在热封层对应的混料机的料筒内加入ABPP05,加入的ABPP05的重量为热封层原料总重的1%~2%,搅拌充分后放入热封层的料缸,由吸料机提供给电晕层挤出机使用;步骤2)螺杆挤出:把挤出机的加工温度调到230~270度之间,使原料达到熔融状态,然后由螺杆推动前行,经过滤网后进入模头;步骤3)模唇挤出:模头的温度控制在210~240度之间,熔融体温度控制在250~280度之间,三层熔融状态的原料在模头中汇合后经模唇平流挤出;步骤4)流延成型:流延辊温度控制在25~40度之间,在真空室负压的作用下,使熔融状态的原料在流延辊上骤冷成形;步骤05)电晕处理:对流延膜表面进行电晕处理,处理后流延膜表面达因在40以上,处理30天后流延膜电晕值还能保持在38达因以上;步骤06)收卷熟化:收卷好的膜卷放在熟化架上,经过48~72小时的熟化稳定。实施例5一种镀铝级PP流延膜的生产工艺,生产25μm的流延膜,该工艺流程为投料-螺杆挤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镀铝级PP流延膜,其特征在于:该PP流延膜的原料重量配比为:FL7540L+ RD265CF:FH08:C5908+ FL7642L=1:2.5~3.5:0.5~1.5,在热封层原料中还加入ABPP05,加入的ABPP05的重量为热封层原料总重的1%~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铝级PP流延膜,其特征在于:该PP流延膜的原料重量配比为:FL7540L+RD265CF:FH08:C5908+FL7642L=1:2.5~3.5:0.5~1.5,在热封层原料中还加入ABPP05,加入的ABPP05的重量为热封层原料总重的1%~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铝级PP流延膜,其特征在于:RD265CF的加入量占FL7540L+RD265CF总加入量的比为0~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铝级PP流延膜,其特征在于:C5908的加入量占C5908+FL7642L总加入量的比为0~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铝级PP流延膜,其特征在于:在生产不小于30μm的膜时,加入的ABPP05的重量为热封层原料总重量的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铝级PP流延膜,其特征在于:在生产25~30μm的膜时,加入的ABPP05的重量为热封层原料总重量的2~2.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铝级PP流延膜,其特征在于:在生产不大于25μm的膜时,加入的ABPP05的重量为热封层原料总重量的2.5~3.5%。7.一种镀铝级PP流延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流程为投料-螺杆挤出-模唇挤出-流延成型-电晕处理-收卷熟化,具体步骤如下:步骤01)投料:按照FL7540L+RD265CF:FH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李飞袁长磊高万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瑞格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