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淑环专利>正文

有支撑的捆绑式复合保温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729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有支撑的捆绑式复合保温墙体,它涉及建筑物的外复合保温墙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墙体保温技术存在的缺点、完善本人原专利申请墙体保温技术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混凝土悬挑梁支撑件件(2)的内端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构件(10)或基层墙体(1)内,混凝土悬挑梁支撑件件(2)外端在外保护层(8)内与竖向钢筋(5)连接固定,基层墙体(1)的外侧是保温层(3),保温层(3)的外侧设有竖向钢筋(5),竖向钢筋(5)的外侧或内侧设有金属网(4),金属网(4)与竖向钢筋(5)固定连接,在保温层(3)的外侧设有水泥砂浆或豆石混凝土的外保护层(8),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安全、耐久、保温好、防火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的外复合保温墙体。
技术介绍
世界能源越来越紧张,建筑节能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建筑节能中墙体保温节能技术是其重要一环。现行的各种墙体保温技术存在如下问题:一、没有从优化的角度解决安全和保温的矛盾问题,即安全性好的墙体保温就不好,而保温好的墙体安全性就不好,表现在结构上不安全或施工质量控制难以及防火不安全。有的使用钢制锚拴与基层墙体连接,但这种连接太简单,难以适应外墙面承受较大的水平风压和较大水平地震作用的要求,当较厚的保温层和外墙面厚重装饰时因钢制锚栓刚度太小,难以满足安全要求,更难以与各种砌体如砖砌体和轻质填充砌体可靠锚固。其原因主要是从材料上解决保温层与墙体的连接,没有依靠结构手段或结构手段简单。如在采暖地区应用较多的EPS板薄抹灰外保温技术,保温好,但防火不好,不能满足外墙块料面层装饰的要求,因胶粘剂市场竞争激烈、工程质量控制难度较大。二、除EPS板薄抹灰以外的其它墙体保温技术都存在大量热桥凡:是在非节能的材料中夹杂保温材料的技术如腹丝穿透型钢丝网架苯板,穿透苯板的钢材达到7.4cm2/m2,增加传热多;还如保温砌块,存在沿建筑各层周圈混凝土挑檐板的热桥和窗口周边的热桥,例如按哈尔滨市节能50%要求,在3米层高、3米开间、窗墙比0.3、挑檐板厚8~12cm的外墙,挑檐板增加墙体传热系数0.09~0.15w/m2.k。在内保温时,尤其每个开间都有厚度达240mm或370mm的抗震横墙的建筑,其热桥增加的墙体传热系数达0.3~0.6w/m2.k,再加上挑檐板热桥,总增加墙体传热系数达0.4~0.75w/m2.k。夹心保温技术内外叶砌体之间由于钢筋拉接,保温苯板安装不易紧密影响保温,并随内外叶砌体拉接的距离和拉接砌体厚度不同增加传热系数不同再加上挑檐板热桥,增加传热也很大。保温砌块墙体和夹心保温还存在窗口周边热桥约增加窗户-->附加传热系数0.6~0.8w/m2.k,而塑钢窗由传热系数2.5w/m2.k降低至2.0w/m2.k,增加投资约每平方米80元,断桥铝合金窗降低传热系数增加的投资更多,窗的传热系数由2.5w/m2.k降低至1.6w/m2.k需要用Loe玻璃并填充惰性气体,增加投资每平方米约150~200元。以上分析可见沿建筑周圈挑檐板、内隔墙及窗口周边热桥对传热、对投资影响之大,且很多砌块存在自身的热桥,这些因素对建筑节能影响大、造价高,不可能达到墙体低传热系数,尤其墙体传热系数要求越低对造价和墙体厚度影响越大,以至于在要求建设低能耗建筑时这些墙体保温技术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此外高档装饰如花岗石幕墙装饰与建筑节能设计脱节,与主体结构连接的型钢密集,增加大量的传热。三、在采暖地区还存在外保护层用水泥砂浆厚抹灰、块料面层装饰时,可能不满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关于围护结构内部冷凝受潮验算的要求,保温层含水率超过规范允许范围,影响保温体系耐久年限、影响保温效果。计算证明,在室温20~23摄氏度时,室内相对湿度40~60%的砌体结构外墙中,节能50%的建筑使用EPS板保温层含水率可达到5~15%,当EPS板含水率达到5%、10%、15%的时候,查阅有关试验资料其热阻分别降低10%、24%、38%,极大地影响保温效果。四、目前除EPS板薄抹灰保温以外的墙体保温技术,如钢丝网架苯板保温、保温砌块保温等都是按生产厂家送检检测数据作为设计的依据,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不利影响没有给予安全储备。例如腹丝穿透形钢网架苯板保温在标准图中规定保温板修正后的导热系数为0.0651w/m.k,是不包括施工安装中钢制锚固件增加的传热和安全储备的,如果考虑钢制锚固件增加的传热,苯板修正后的导热系数约达0.07w/m.k,再考虑施工安装缝隙等影响的不利因素,腹丝穿透形钢网架苯板修正后的导热系数应接近0.08w/m.k。同样用保温砌块砌筑的节能墙体受施工不利因素的影响更大,如施工砂浆的导热系数往往与实验送检样品的导热系数不同,现场发泡的保温砌块可能发生砌筑砂浆掉入孔洞内的影响,砌筑时拉接钢筋增加的传热等等也同样多数没有考虑。因都是根据厂家送检样品检测的数据作为设计依据,没有根据可能预测的不利因素或工程复检结果对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或墙体传热系数给予必要的修正。-->由于除EPS板薄抹灰以外的其它墙体保温技术的热桥大、由于保温层含湿量大、由于以生产厂家送检样品检测的数据作为设计依据没有应有的安全储备,使得我国在已经过去的、推行建筑节能政策不算短的时间内没有达到预定的建筑节能目标,中国建筑科学院研究院2003-2005年采暖季对北京部分节能建筑连续测试发现,按节能50%标准建造的建筑实测结果是节能37%,节能30%的建筑实际只节能7%。五、世界上和我国对现行的各种墙体保温技术的耐久年限都规定不低于25年即符合要求,远远低于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较短的使用年限使得在不久的将来对大量建筑的保温墙体将拆除或维修,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是极大的浪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本人已经提出过一种新的墙体保温技术方案,已获专利证书,专利号为ZL200410002698.7、授权公告日为2006年1月4日、专利技术名称为“有支撑、有钢筋水泥外保护层的抗震复合保温墙体”,这种复合墙体仍然用传统的保温材料如发泡型聚苯板、挤塑型聚苯板及聚氨酯、矿物棉等保温材料,克服了现有保温技术安全性不好的缺点。但通过2005年在黑龙江省克山县社会福利院老年宿舍楼4674平方米工程试点建设中,发现还存在以下缺点:原专利存在采用钢支撑热桥仍然大、热桥处理复杂,钢支撑与竖向钢筋之间的连接麻烦,窗口周边连接麻烦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墙体保温技术存在的缺点、完善本人原专利申请墙体保温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支撑的捆绑式复合保温墙体。墙体保温技术的核心是在将保温材料与建筑主体结构和基层墙体连接中解决连接构件的热桥问题,使其能够达到最好的保温效果,且使整个保温体系具有安全可靠,耐久性好等特点。“有支撑的捆绑式复合保温墙体”在研究中所解决的问题是:(一)、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热桥。(二)、如何用内外拉接件将建筑主体结构、基层墙体与外保护层中的受力钢筋连接,还不发生焊接烧蚀保温层苯板。(三)、如何解决钢丝网苯板抹灰空鼓开裂的质量通病。(四)、如何解决在外保护层用水泥砂浆厚抹灰、块料面层装饰时,保温层含水率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不仅满足《热工设计规范》冷凝受潮验算的要求,且保证-->保温层含水率低,与设计采用的导热系数误差不大。(五)、如何延长保温体系的耐久性,使之超过我国和世界规定的25年寿命。(六)、如何方便施工。(七)、如何降低造价。本专利技术具有施工可行性更强、热桥更少、连接更可靠、造价低的特点。本专利技术包括基层墙体1、混凝土悬挑梁支撑件2、保温层3、金属网4、竖向钢筋5、外保护层8和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构件10组成,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构件10包含多层砌体结构的混凝土圈梁、混凝土大梁、混凝土柱子、混凝土墙、混凝土过梁、混凝土基础、混凝土阳台板、与上下楼面混凝土连接的窗侧混凝土壁柱或混凝土窗台板,混凝土悬挑梁支撑件2的内端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构件10的内部或外表面上用钢件固定连接,或固定在承重砌体的基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支撑的捆绑式复合保温墙体,它包括基层墙体(1)、混凝土悬挑梁支撑件(2)、保温层(3)、金属网(4)、竖向钢筋(5)、外保护层(8)和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构件(10),其特征在于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构件(10)包含多层砌体结构的混凝土圈梁、混凝土大梁、混凝土柱子、混凝土墙、混凝土过梁、混凝土基础、混凝土阳台板、与上下楼面混凝土连接的窗侧混凝土壁柱或混凝土窗台板,混凝土悬挑梁支撑件(2)的内端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构件(10)的内部或外表面上用钢件固定连接,或固定在承重砌体的基层墙体(1)内,基层墙体(1)及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构件(10)的外侧设有保温层(3),保温层(3)固定在基层墙体(1)上,保温层(3)的外侧设有竖向钢筋(5),竖向钢筋(5)的外侧或内侧设有金属网(4),竖向钢筋(5)焊接固定在混凝土悬挑梁支撑件(2)的外端头的预埋钢板上,金属网(4)与竖向钢筋(5)固定连接,在保温层(3)的外侧至竖向钢筋(5)以及金属网(4)的外侧之间设有水泥砂浆或豆石混凝土的外保护层(8)。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6-3-24 200610009862.61、一种有支撑的捆绑式复合保温墙体,它包括基层墙体(1)、混凝土悬挑梁支撑件(2)、保温层(3)、金属网(4)、竖向钢筋(5)、外保护层(8)和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构件(10),其特征在于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构件(10)包含多层砌体结构的混凝土圈梁、混凝土大梁、混凝土柱子、混凝土墙、混凝土过梁、混凝土基础、混凝土阳台板、与上下楼面混凝土连接的窗侧混凝土壁柱或混凝土窗台板,混凝土悬挑梁支撑件(2)的内端固定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构件(10)的内部或外表面上用钢件固定连接,或固定在承重砌体的基层墙体(1)内,基层墙体(1)及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构件(10)的外侧设有保温层(3),保温层(3)固定在基层墙体(1)上,保温层(3)的外侧设有竖向钢筋(5),竖向钢筋(5)的外侧或内侧设有金属网(4),竖向钢筋(5)焊接固定在混凝土悬挑梁支撑件(2)的外端头的预埋钢板上,金属网(4)与竖向钢筋(5)固定连接,在保温层(3)的外侧至竖向钢筋(5)以及金属网(4)的外侧之间设有水泥砂浆或豆石混凝土的外保护层(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支撑的捆绑式复合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3)是板状保温材料,即发泡型聚苯板、挤塑型聚苯板、聚氨酯板、矿物棉板、酚醛发泡板、稻草板、珍珠岩板或者是现场在空腔内发泡的保温材料,即酚醛发泡、聚氨酯发泡、尿氮素与树脂发泡的保温材料,或者是颗粒状保温材料,即珍珠岩、聚苯乙烯颗粒、稻壳、锯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支撑的捆绑式复合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墙体(1)为混凝土、承重的砌体结构墙体、非承重的轻质砌体填充墙或者为钢木、竹木、以及与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构件(10)固定的钢筋上绑扎的钢丝网抹灰形成的基层墙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支撑的捆绑式复合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内外拉接件(7),内外拉接件(7)的内端与基层墙体(1)或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构件(10)固定连接,内外拉接件(7)的外端在外保护层(8)内与竖向钢筋(5)连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支撑的捆绑式复合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在外保护层(8)内增加有水平横向钢筋(6),水平横向钢筋(6)两端与混凝土悬挑梁支撑件(2)外端头的预埋钢板焊接或固定在内外拉接件(7)的外端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支撑的捆绑式复合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有塑料胀钉(9)和第三钢垫片(30),塑料胀钉(9)的内端固定在基层墙体(1)内,塑料胀钉(9)的外端卡住固定保温板,塑料胀钉(9)由塑料杆套(9-1)、塑料杆芯(9-2)和第三钢垫片(30)组成,第三钢垫片(30)设在塑料杆芯套(9-1)的外端头(9-3)上,塑料杆芯(9-2)穿过第三钢垫片(30)打入塑料杆套(9-1)内,将保温层(3)用塑料胀钉(9)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有支撑的捆绑式复合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在门窗口保温层外四周增加有内侧环窗口钢筋(27)和外侧环窗口钢筋(44),在两道环窗口钢筋之间有窗口加强钢筋(26)将两道环窗口钢筋连接,窗口加强钢筋(26)与窗口正面墙体的竖向钢筋(5)和水平横向钢筋(6)固定连接,保温层(3)遮挡门窗型材与基层墙体(1)或与窗口上混凝土梁、窗侧混凝土柱(10-2)、窗下混凝土窗台梁(10-3)之间的缝隙,在门窗口外侧通过锚固件(37)沿四十五度斜向与窗口周边锚固,锚固件(37)与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淑环
申请(专利权)人:吴淑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