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610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屋面盖板,它包括硬板条(2),在这些板条(2)的至少两个相对边缘(3-4;5-6)带有与板条(2)形成为一个整体的联接装置(7),从而多个板条(2)可相互装配,由此该联接装置(7)在垂直于屋面盖板(1)平面的方向(R1)和垂直于所涉及的边缘(3-4;5-6)且平行于屋面盖板(1)平面的方向(R2)起互锁作用,由此这些联接装置(7)可使板条(2)在至少沿上述边缘(3-4;5-6)处旋进和/或旋出另一个板条,其特征在于板条(2)至少在上述边缘(3-4;5-6)处,靠近其顶侧具有去除某些材料的部分。(*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屋面盖板(floor covering),尤其涉及包含硬板条的一类盖板。以不受限制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形成为叠层板条的屋面盖板,也称为叠层镶板。众所周知,这种叠层板条由不同的层构成。通常,板条形成为在木质材料上,如在硬纸板或纤维板上,尤其在MDF或HDF上的木板,至少在顶侧铺设有一层或多层包含装饰层的板层。该装饰层可为印刷好的纸层,但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为木质材料层,尤其是胶合板。这种板条也可由其它材料制成,如仅由合成材料制成,或者由在木质材料,如硬纸板,MDF或HDF等上的板制成,在其上替代印刷好的纸层或胶合板,也可使用其它材料,如软木或木质的板条等。在现有技术中,当将板条铺设好后,在其边缘用联接装置连接所述板条,该连接可通过普通的突舌和凹槽连接,由此可将其粘接在一起,也可使用无粘结剂的联接以提供板条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相互锁定,如国际申请WO97/47934中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板条的屋面盖板(楼板覆盖件),尤其是层叠板条,下面根据阐述其优点的不同方面提供新的实施例。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含硬板条的屋面(地面)盖板,至少在所述板条的两个相对边缘带有与板条形成为一个整体的联接装置,从而多个板条可相互装配,由此该联接装置在垂直于屋面盖板的方向和垂直于所涉及的边缘且平行于屋面盖板平面的方向起互锁作用,由此这些联接装置可使板条在至少沿上述边缘处旋进和/或旋出另一个板条,其特征在于板条至少在上述边缘处,靠近其顶侧具有去除某些材料的部分。当从顶侧边缘处去除了某些材料后,该板条具有很多优点。第一-->个优点体现在板条上,当旋转板条时,不论是彼此旋进还是彼此旋出,板条都可相对于另一个板条更容易地移动,因为再不存在角部以阻挡板条的相互旋转。第二个优点体现在板条可制成的体积较大,尤其是比通常的厚,由于有斜角,在旋进和/或旋出的过程中,板条的厚度对上述联接装置产生极小或不产生任何影响。上述部分最好包含斜角,尤其是45°的斜角。实际上斜角最好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超过至少1mm。但最好该距离以2mm为数量级。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不同变化,该联接装置使板条至少以其它形式彼此解除连接,以替代至少通过旋转而解除连接。尽管这样,通过进一步的描述也可明确上述斜角仍具有某些优点。根据最佳实施例,板条为矩形,并在所有四个侧边分别带有上述部分和上述斜角。根据与第一方面结合或不与第一方面结合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屋面盖板,该盖板包括带有中心部分的硬板条,在板条上具有装饰层,由此这些板条为矩形或细长条形,并在至少两个相对的纵向边缘上具有联接装置,由此多个板条可相互彼此联接,从而联接装置在垂直于屋面盖板平面的方向上,和在垂直于所涉及的边缘并平行于屋面盖板平面的方向上起互锁作用,由此联接装置使板条通过沿其纵向边缘旋转而装配和/或解除装配,其特征在于板条的宽度小于17cm,最好小于16cm。另外,除上述最大宽度之外,板条的长度最好为宽度的8倍。已知硬板条带有联接装置,该联接装置在板条至少两个边缘处提供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互锁,这可使板条有相对小的尺寸,其宽度为19-20cm,长度为1.20-1.40m。当铺设好板条时,偶尔彼此旋进或旋出板条,从而可将其抵靠住墙壁,壁角板等进行装配。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当将板的远端安装在悬臂碗橱等的下面时,上述板的实施例的缺点在于通常很难实施所述的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的第二方面,可使上述缺陷降到最低或解决上述缺陷。由于有较小的宽度,当旋转板条时,该板条的高度也较小,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安装大量板条时就不存-->在缺陷。另外,上述长度和宽度之间的关系消除了板的视觉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含有叠层结构的硬板条的屋面盖板,在板条的顶侧具有装饰层,其特征在于在板条的一个或多个边缘,靠近顶侧形成有斜角,并且斜角的表面也具有装饰层,该斜角的装饰层最好与板条的装饰层分离开。尤其是,该装饰层最好包含分离开的印刷层,从而可轻易地在斜角上加装饰层。可以普通方式通过锯开带有装饰层的大块板材得到基板,随后在斜角上涂刷装饰层。根据第三方面的主要实施例,上述印刷层通过中转印刷而得到。这种中转印刷结合屋面板条上的应用,其优点在于可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并可获得任何图案。另外,该工艺还避免顶表面的装饰受到污染。另一个主要的优点在于印刷可立即或几乎立即干燥,从而几乎可立即堆叠并包装板条。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制成的屋面板条最好具有以木质材料,尤其是碾成微粒或纤维的木制材料混合胶粘粘合剂为基料制成的中心部分,在其上加有装饰层,由此上述斜角延伸进入中心部分的材料。这样可在斜角上获得多孔表面,保证良好的印刷粘结性。通常,装饰层最好包含印刷有图案的层,例如木纹图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饰层,尤其是斜角上的印刷最好由简单的图案构成。另外,最好分别采用防潮,不渗透的装饰层或印刷层,其优点在于板条包含由多孔材料,如MDF,HDF等构成的基板。这样一方面可通过在平坦的表面附加普通的合成材料层而在顶面形成整体的防潮结构,另一方面可通过在斜角上附加装饰层而形成斜角的防潮结构。尽管最好通过中转印刷获得斜角上的装饰层,但也不排除其它的可能性。例如可采用自粘贴板条。根据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屋面盖板,包含在MDF或HDF或其它类似材料上带有中心部分的硬板条,其特征在于每个分离开的板条都带有位于底侧并固定在其上的底层,该底层最好由聚乙烯或以-->聚乙烯为基的物质构成。MDF或HDF结合底层固定在板条上,尤其当底层由聚乙烯或以聚乙烯为基的物质构成时,可获得良好的隔音性能。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内容可仅应用于上述一个方面的实施例,也可应用于上述两个或多个方面结合的实施例中。应注意,两个或多个上述实施例可任意相互结合,在任何可能的结合中,所述实施例不存在相对立的性能。根据上述一些方面,尽管板条包含不同种类的材料,但本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由MDF或HDF或类似材料制成的板条。根据特殊的实施例,与普通厚度7或8mm不同的是,板条的厚度至少为9mm,最好至少为10mm。这样可获得相对较厚的板,从而可获得较好的隔音性能,由此当踩在上面时几乎不产生声音。只要采用上述可提供无粘结剂互锁的联接装置,则它可为不同的类型。这样该联接装置可体现下列特征中的一个或体现两个或多个特征的结合:-联接装置位于板条的两个相对边缘;-联接装置位于矩形板条上,由此可位于两对相对的边缘上;-根据下列可能性之一至少多个边缘适于组装;-至少通过彼此相向地平移板条;-不通过彼此相向地平移板条;-至少通过沿所涉及的边缘旋转板条;-不通过沿所涉及的边缘旋转板条;-按需要通过彼此相向地平移板条或旋转它们;-根据下列任一可能性至少对于多个边缘可解除联接;-至少通过在垂直于边缘的方向彼此平移出板条;-不通过在垂直于边缘的方向彼此平移出板条;-至少通过沿所涉及的边缘旋转板条;-不通过沿所涉及的边缘旋转板条;-->-通过彼此平移出板条,并通过旋转它们;-一方面联接装置包括凸舌和凹槽,另一方面包括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保证在垂直于装配好的板条边缘,并平行于板条平面的方向起至少是特殊互锁的作用;-在上一段中可获得联接装置,由此从横截面方向看,限于凹槽底侧的凸缘延伸超过上凸缘,由此锁定装置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形成屋面盖板的硬屋面板条,所述屋面板条(2)为矩形,并在两对相对边缘(3-4;5-6)具有联接装置(7),其使两个这样的板条相互连接,从而在垂直于连接的屋面板条(1)平面的方向(R1),以及在垂直于连接的边缘且平行于连接的屋面板条平面的方向(R2)提供互锁,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屋面板条的顶侧附近的所述成对相对边缘的一对上提供斜角,其位于所述对的两个边缘上。

【技术特征摘要】
BE 2000-6-13 200003811.用于形成屋面盖板的硬屋面板条,所述屋面板条(2)为矩形,并在两对相对边缘(3-4;5-6)具有联接装置(7),其使两个这样的板条相互连接,从而在垂直于连接的屋面板条(1)平面的方向(R1),以及在垂直于连接的边缘且平行于连接的屋面板条平面的方向(R2)提供互锁,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屋面板条的顶侧附近的所述成对相对边缘的一对上提供斜角,其位于所述对的两个边缘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屋面板条,其特征在于:仅在屋面板条(2)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伯纳德PJ蒂埃尔斯
申请(专利权)人:地板材料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E[爱尔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