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汉林专利>正文

风冷式热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336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风冷式热泵机组,其包括通过管道循环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降压部件以及蒸发器,蒸发器的盘管盘绕设置在一热泵水箱内壁,其中压缩机的外壁上密封套装有一集热水腔,冷凝器的外侧设有第一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分别通过连接管道与集热水腔的出水口、进水口相连接,且集热水腔的出水口与第一热交换器输入端口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启闭阀门,另外冷凝器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紧贴冷凝器的管壁设置;从而通过集热水腔收集压缩机释放的热量,并将集热水腔吸收热量传递至第一热交换器中,再由第一热交换器为冷凝器传导热量,通过压缩机自提产生的热量对冷凝器进行融霜融冰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冷式热泵机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风冷式热泵机组。
技术介绍
热泵技术及热泵技术指导下的热泵机组的应用近10年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热泵机组制热速度快,电能转换为热能效率高及能够吸收大气的热能,成为人们认知的热能倍增器。尤其是风冷式热泵机组因机组安装方便,结构简单,不需要安装水冷冷却设备,因而应用量更广。但风冷式热泵机组在冬季室外气温0-5度左右,湿度在80%左右机组室外冷凝器结霜严重,有时冷凝器在此温度下出现冷凝器整体结冰现象发生,造成机组制热效率低下甚至出现机组不能运行状况出现。针对上述情况,现在一般采用安装四通换向阀或在冷凝器上安装发热丝的方式进行除霜,但上述2种方案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如下:(1)采用四通换向阀进行换向除霜,存在将水箱的温度(空气源热泵应用方式)或是室内(空调热泵机组)的温度降低的现象发生。(2)人在室内时,如果出现机组换向现象,则机组向室内输送冷风,造成人的舒适型感官下降。(3)如果采用发热丝进行除霜,则机组消耗的电能更高。(4)机组运行中,需频繁的换向进行除霜,造成制热同除霜交替进行,室外温度越低,机组换向越加频繁,形成恶性循环,机组效率更低,电能消耗增加。因此亟待研发一种既能够解决冷凝器结霜严重的问题,亦能够避免上述问题的风冷式热泵机组。专利技术内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风冷式热泵机组,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凝器结霜严重、而另路分压产生热量消耗电能的问题,以及机组换向使感官舒适度减低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风冷式热泵机组,其包括通过管道循环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降压部件以及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盘管盘绕设置在一热泵水箱内壁,其中,所述压缩机的外壁上密封套装有一集热水腔,所述冷凝器的外侧设有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分别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集热水腔的出水口、进水口相连接,且所述集热水腔的出水口与第一热交换器输入端口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启闭阀门,另外,所述冷凝器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紧贴冷凝器的管壁设置。优选的,所述热泵水箱的内壁还盘绕有第二热交换器,所述集热水腔的出水口通过分支管路分别与第一热交换器的输入端口和第二热交换器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输出端口和第二热交换器的输出端口通过连接管路汇集至集热水腔的进水管道上,并与集热水腔的进水口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集热水腔的出水口与第一热交换器的输入端口连接的分支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集热水腔的出水口与第二热交换器的输入端口连接的分支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同时与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由控制模块分别控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启闭。优选的,所述热泵水箱中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伸入热泵水箱的水体中设置。优选的,所述集热水腔中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伸入集热水腔的水体中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控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启闭。优选的,所述集热水腔的进水管道上设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包括紧贴冷却器的盘管设置、并沿冷凝器的盘管盘绕方向盘绕设置的第一热交换盘管。优选的,所述第一热交换盘管交替间隔设置在冷凝器的盘管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包括盘绕于热泵水箱内壁的第二热交换盘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冷式热泵机组在所述压缩机的外壁上设计一密封套装的集热水腔,在所述冷凝器的外侧设计第一热交换器,并使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分别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集热水腔的出水口、进水口相连接,从而通过集热水腔收集压缩机释放的热量,并将集热水腔吸收热量传递至第一热交换器中,再由第一热交换器为冷凝器传导热量,实现对冷凝器进行融霜融冰的目的,通过压缩机自提产生的热量对冷凝器进行融霜融冰,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凝器结霜严重、而另路分压产生热量消耗电能的问题,以及机组换向使感官舒适度减低的弊端。另外通过在集热水腔与第一热交换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启闭阀门以及在所述冷凝器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以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阀门的启闭,进一步实现对冷凝器融霜融冰的精准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冷式热泵机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冷式热泵机组,其包括通过管道循环连接的压缩机2、冷凝器1、降压部件4以及蒸发器3,所述蒸发器3的盘管盘绕设置在一热泵水箱5内壁,其中,所述压缩机2的外壁上密封套装有一集热水腔21,所述冷凝器1的外侧设有第一热交换器11,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1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分别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集热水腔21的出水口、进水口相连接,且所述集热水腔21的出水口与第一热交换器11输入端口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启闭阀门,另外,所述冷凝器1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紧贴冷凝器1的管壁设置。实施例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凝器1结霜严重、而另路分压产生热量消耗电能的问题,以及机组换向使感官舒适度减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风冷式热泵机组,如图1所示,其包括通过管道循环连接的压缩机2、冷凝器1、降压部件4以及蒸发器3,所述蒸发器3的盘管盘绕设置在一热泵水箱5内壁,所述降压部件4具体为毛细管。其中,所述压缩机2的外壁上密封套装有一集热水腔21,用于收集压缩机2释放的热量,所述集热水腔21中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22,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22的感应端伸入集热水腔21的水体中设置。所述冷凝器1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紧贴冷凝器1的管壁设置;另外,所述冷凝器1的外侧设有与集热水腔21连通的第一热交换器11,从而将集热水腔21吸收热量传递至第一热交换器11中,通过第一热交换器11为冷凝器1传导热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1为紧贴冷却器的盘管设置、并沿冷凝器1的盘管盘绕方向盘绕设置的第一热交换盘管,且所述第一热交换盘管交替间隔设置在冷凝器1的盘管之间。具体的,所述冷凝器1包括上下平行盘绕排列设置的铜管,其中,间隔排列的铜管依次首尾连通设置形成两条独立的盘管,其中一条为冷凝盘管,另一条为第一热交换盘管。所述热泵水箱5中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51,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51的感应端伸入热泵水箱5的水体中设置;同时,所述热泵水箱5的内壁还盘绕有第二热交换器52,所述第二热交换器52为盘绕于热泵水箱5内壁的第二热交换盘管;所述集热水腔21的出水口通过分支管路分别与第一热交换器11的输入端口和第二热交换器52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1的输出端口和第二热交换器52的输出端口通过连接管路汇集至集热水腔21的进水管道上,并与集热水腔21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集热水腔21的出水口与第一热交换器11的输入端口连接的分支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13;所述集热水腔21的出水口与第二热交换器52的输入端口连接的分支管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冷式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循环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降压部件以及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盘管盘绕设置在一热泵水箱内壁,其中,所述压缩机的外壁上密封套装有一集热水腔,所述冷凝器的外侧设有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分别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集热水腔的出水口、进水口相连接,且所述集热水腔的出水口与第一热交换器输入端口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启闭阀门,另外,所述冷凝器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紧贴冷凝器的管壁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式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循环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降压部件以及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盘管盘绕设置在一热泵水箱内壁,其中,所述压缩机的外壁上密封套装有一集热水腔,所述冷凝器的外侧设有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分别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集热水腔的出水口、进水口相连接,且所述集热水腔的出水口与第一热交换器输入端口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启闭阀门,另外,所述冷凝器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紧贴冷凝器的管壁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式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水箱的内壁还盘绕有第二热交换器,所述集热水腔的出水口通过分支管路分别与第一热交换器的输入端口和第二热交换器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输出端口和第二热交换器的输出端口通过连接管路汇集至集热水腔的进水管道上,并与集热水腔的进水口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式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水腔的出水口与第一热交换器的输入端口连接的分支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集热水腔的出水口与第二热交换器的输入端口连接的分支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同时与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汉林
申请(专利权)人:夏汉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