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雪英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环保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1233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节能环保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装置,针对垃圾焚烧处理装置设计净化能力差,工作效率不低,不具有沉降的功能,灵活移动性差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风扇,且进气管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位于靠近风扇的一侧,所述壳体的顶部外壁开有连接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很好的对燃烧后的垃圾灰渣进行沉降,防止垃圾灰渣导出时漂浮于空中污染空气,提高了装置沉降的能力,可以很好的过滤吸附焚烧后产生的气体中的杂质和异味,使气体更加的纯净,提高了装置吸附异味净化废气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环境污染治理、垃圾处理的
中,面对庞大的生活垃圾污染源,目前最实用可靠的方法是先焚烧后填埋,因为垃圾经过焚烧后的体积只有原来的1/5、重量是原来的1/15,可以有效的减容。焚烧垃圾的前提是做好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10416536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环保节能的垃圾焚烧处理装置,包括焚烧炉,焚烧炉包括炉体、燃烧室、烟气螺旋道、空气预热通道,燃烧室设置在炉体内部的中下部,烟气螺旋道设置在燃烧室的外表面的中上部,空气预热通道设置在烟气螺旋道的外表面和炉体内表面之间;炉体的顶端设有一个与炉体贯通的烟气进入口,炉体的顶端设有一个与炉体不贯通的总排放烟气进口,总排放烟气进口上设有一个排放烟管,炉体的下部的侧面设有总出烟口。上述专利中存在以下不足:使用时装置的净化能力差,工作效率不低,不具有沉降的功能,灵活移动性差,而上述专利不能解决此类问题,因此,亟需一种节能环保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垃圾焚烧处理装置设计净化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环保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气管(6),且进气管(6)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风扇(36),且进气管(6)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防护网(37),所述防护网(37)位于靠近风扇(36)的一侧,所述壳体(1)的顶部外壁开有连接孔,且连接孔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料管(8),且进料管(8)的顶部外壁焊接有漏斗(9),所述壳体(1)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焚烧箱(7),且焚烧箱(7)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导管(15),所述焚烧箱(7)的顶部外壁与进料管(8)的底部外壁焊接,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气管(6),且进气管(6)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风扇(36),且进气管(6)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防护网(37),所述防护网(37)位于靠近风扇(36)的一侧,所述壳体(1)的顶部外壁开有连接孔,且连接孔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料管(8),且进料管(8)的顶部外壁焊接有漏斗(9),所述壳体(1)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焚烧箱(7),且焚烧箱(7)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导管(15),所述焚烧箱(7)的顶部外壁与进料管(8)的底部外壁焊接,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沉淀箱(17),所述壳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泵体(3),且第一泵体(3)出液口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导管(4),所述第二导管(4)插接在沉淀箱(17)的内部,且第二导管(5)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喷头(5),所述第一泵体(3)的进液口的一端焊接有进水管(2),所述沉淀箱(17)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导管(16),所述壳体(1)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净化箱(13),所述壳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泵体(11),且第二泵体(11)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四导管(10)和第五导管(12),所述净化箱(13)的底部外壁焊接有出气管(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13)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泵体(21),且第三泵体(21)的出气口的一端焊接有第六导管(20),净化箱(13)的一侧外壁开有第一插接孔,第六导管(20)远离出气口的一端插接在第一插接孔的内部,第三泵体(21)的进气口的一端焊接有第七导管(22),净化箱(13)的一侧外壁开有第二插接孔,且第二插接孔位于第三泵体(21)的下方,第七导管(22)远离进气口的一端与第二插接孔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连接,净化箱(13)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四泵体(32),第四泵体(32)的进气口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进液管(33),净化箱(13)的顶部外壁开有第三插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雪英
申请(专利权)人:朱雪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