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管及灯管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1164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灯管装置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管及灯管组装方法,包括玻璃管和PCB板,PCB板的正面设有灯珠,玻璃管的内壁上开设有沿玻璃管长度方向的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底面为与玻璃管内壁相适配的圆弧面,PCB板上相对设置的两侧面分别抵接于安装槽相对设置的两侧面上,且PCB板的背面紧贴于安装槽的底面以使得将PCB板稳定地固定于玻璃管的内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灯管利用PCB板自身的弧形张力卡接在玻璃管内壁的安装槽内,增大了灯管的照射角度,增大了照射面积,实现了灯管的大角度发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灯管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大的发光面积、照明亮度高且结构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灯管及灯管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灯管装置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灯管及灯管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参阅图1所示,LED照明日光灯管主要具有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从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使用和支持;然而,LED照明日光灯虽然在国内外都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LED照明日光灯管的玻璃管10’内壁上设有平台11’,并将PCB板20’粘贴于平台,平台的设置遮挡LED照明日光灯管的玻璃管10’的一部分透光区域,相当于减小了LED照明日光灯管的发光角度,从而减少了LED照明日光灯管的照射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管及灯管组装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灯管的发光角度小以及照射面积小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灯管,包括玻璃管和PCB板,所述PCB板的正面设有灯珠,所述玻璃管的内壁上开设有沿所述玻璃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为与所述玻璃管内壁相适配的圆弧面,所述PCB板上相对设置的两侧面分别抵接于所述安装槽相对设置的两侧面上,且所述PCB的背面紧贴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以使得将所述PCB板稳定地固定于所述玻璃管的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管的内壁上设有向玻璃管内部延伸的两个抵接凸起,两个所述抵接凸起相对设置的两侧面以及位于两个所述抵接凸起之间所述玻璃管的内壁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PCB板上相对设置的两侧面分别抵接于两个所述抵接凸起相对设置的两侧面上,所述PCB板的背面紧贴于位于两个所述抵接凸起之间所述玻璃管的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PCB板的正面上设有若干个所述灯珠,各所述灯珠均电性连接于所述PCB板上。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灯珠依次沿所述PCB板的长度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各所述灯珠均为LED灯珠。进一步地,所述PCB板的背面上设有铜层。进一步地,所述PCB板的厚度为0.2mm~0.4mm。进一步地,所述PCB板为柔性PCB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灯管,PCB板安装于玻璃管的安装槽内,PCB板的两侧面抵接在安装槽的两侧面上,且PCB板利用自身的弧形张力,将PCB板紧贴在安装槽的圆弧底面上,这就将PCB板稳定地固定安装玻璃管上,同时,在PCB板宽度一定的情况下,PCB板安装于玻璃管上时,所安装槽的底面对应的弧心角α小于目前用于粘贴PCB板的平台所对应的弧心角α’,从而增大了灯管的照射角度,增大了照射面积,实现了灯管的大角度发光。本专利技术的灯管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大的发光面积、照明亮度高且结构美观。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灯管组装方法,所述灯管组装方法上述的灯管,其步骤如下:S10:提供用于将所述PCB板安装于所述玻璃管上的工装夹具,所述工装夹具上设有伸缩装置;S20:将所述PCB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工装夹具上,且位于所述伸缩装置的活动端处以使得所述伸缩装置能够推动所述PCB板;S30:将所述工装夹具伸入所述玻璃管中且所述PCB板正对着所述安装槽设置;S40:所述伸缩装置伸出所述活动端并将所述PCB板推向所述安装槽直至将所述PCB板完全推入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PCB板卡接于所述安装槽中;S50:将所述工装夹具移出所述玻璃管。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0中:所述PCB板真空吸附于所述工装夹具上。本专利技术的灯管组装方法,利用该方法组装灯管时,首先将PCB板固定安装于工装夹具的伸缩装置的活动端处,其次,在将安装有PCB板的工装夹具伸入到玻璃管中,并将PCB板对准玻璃管上的安装槽,然后开启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活动端将PCB板朝向安装槽的底面推出直至PCB板完全卡接于安装槽后,再将工装夹具移出到玻璃管外,这就将PCB板安装于玻璃管上。本专利技术的灯管组装方法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地将PCB板固定安装于玻璃管的内壁上,有效地节约生产成本、操作方便,且PCB板固定于安装槽内,减少了因PCB板安装位置不到位而导致的次品、节省材料。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目前LED照明日光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管组装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管组装流程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玻璃管11—安装槽12—抵接凸起20—PCB板21—灯珠30—工装夹具31—伸缩装置32—支架33—容纳槽34—容纳腔10’—玻璃管11’—安装槽20’—PCB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4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管,包括玻璃管10和PCB板20,PCB板20的正面设有灯珠21,玻璃管10的内壁上开设有沿玻璃管10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槽11且安装槽11的底面为与玻璃管10内壁相适配的圆弧面,PCB板20上相对设置的两侧面分别抵接于安装槽11相对设置的两侧面上,且PCB板20的背面紧贴于安装槽11的底面以使得将PCB板20稳定地固定于玻璃管10的内壁上。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灯管,PCB板20安装于玻璃管10的安装槽11内,PCB板20的两侧面抵接在安装槽11的两侧面上,且PCB板20利用自身的弧形张力,将PCB板20紧贴在安装槽11的圆弧底面上,这就将PCB板20稳定地固定安装玻璃管10上,同时,在PCB板20宽度一定的情况下,PCB板20安装于玻璃管10上时,所安装槽11的底面对应的弧心角α小于目前用于粘贴PCB板20的平台所对应的弧心角α’,从而增大了灯管的照射角度,增大了照射面积,实现了灯管的大角度发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灯管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大的发光面积、照明亮度高且结构美观。进一步地,弧心角α小于等于110°。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所示,玻璃管10的内壁上设有向玻璃管10内部延伸的两个抵接凸起12,两个抵接凸起12相对设置的两侧面以及位于两个抵接凸起12之间玻璃管10的内壁形成安装槽11,PCB板20上相对设置的两侧面分别抵接于两个抵接凸起12相对设置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管和PCB板,所述PCB板的正面设有灯珠,所述玻璃管的内壁上开设有沿所述玻璃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为与所述玻璃管内壁相适配的圆弧面,所述PCB板上相对设置的两侧面分别抵接于所述安装槽相对设置的两侧面上,且所述PCB的背面紧贴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以使得将所述PCB板稳定地固定于所述玻璃管的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管和PCB板,所述PCB板的正面设有灯珠,所述玻璃管的内壁上开设有沿所述玻璃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为与所述玻璃管内壁相适配的圆弧面,所述PCB板上相对设置的两侧面分别抵接于所述安装槽相对设置的两侧面上,且所述PCB的背面紧贴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以使得将所述PCB板稳定地固定于所述玻璃管的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的内壁上设有向玻璃管内部延伸的两个抵接凸起,两个所述抵接凸起相对设置的两侧面以及位于两个所述抵接凸起之间所述玻璃管的内壁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PCB板上相对设置的两侧面分别抵接于两个所述抵接凸起相对设置的两侧面上,所述PCB板的背面紧贴于位于两个所述抵接凸起之间所述玻璃管的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的正面上设有若干个所述灯珠,各所述灯珠均电性连接于所述PCB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灯珠依次沿所述PCB板的长度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管,其特征在于: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骄阳曾灵芝陈俊达陈道蓉曾胜
申请(专利权)人:朗昭创新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