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一辉专利>正文

一种深入缝隙利用管径变化增压清渣的滚动轴承涂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1152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入缝隙利用管径变化增压清渣的滚动轴承涂油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吸管、储油箱、进油管、泵机、软管、涂油装置,油液在冲击活动板的时候,使油液分子受力分散进而达到轻微雾化的效果,使雾化的油液更易进入缝隙,进而提高润滑效果,且残渣进入软刷后为过盈配合,清渣后使滚子与轴承环更易直接接触,降低残渣对润滑的阻碍,以及降低残渣增加的磨损,同时软刷在吸附残渣同时可以将油液涂抹在滚子上,尽可能使滚子润滑充分,当滚子转动后又可传递到轴承环上,增加润滑效益,当涂抹结束后,清油握把边缘的凸块将残渣挤压排出,再由活动板上残留的油液流向极限块,不会滴到地上,使用毛巾即可清理,便于再次使用,降低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入缝隙利用管径变化增压清渣的滚动轴承涂油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深入缝隙利用管径变化增压清渣的滚动轴承涂油装置,属于工业机械

技术介绍
轴承在现实机械产品中极为常见,且一般轴承都需要进行定期的润滑处理,尤其是滚动轴承,由于轴承环与滚子之间存在明显缝隙,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在缝隙之间出现灰尘残渣,增加轴承磨损及增加润滑油的涂油处理难度,降低润滑油的润滑效果。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弊端:滚动轴承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由于轴承环与滚子之间存在明显缝隙,且滚子与轴承之间的磨损,使缝隙之间出现灰尘残渣,堆积后成为很明显的杂物,将影响滚动轴承的使用,增加轴承磨损的同时也使涂油处理较为不便,且影响涂油后的使用效果,降低涂油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入缝隙利用管径变化增压清渣的滚动轴承涂油装置,以解决滚动轴承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由于轴承环与滚子之间存在明显缝隙,且滚子与轴承之间的磨损,使缝隙之间出现灰尘残渣,堆积后成为很明显的杂物,将影响滚动轴承的使用,增加轴承磨损的同时也使涂油处理较为不便,且影响涂油后的使用效果,降低涂油效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入缝隙利用管径变化增压清渣的滚动轴承涂油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1)、吸管(2)、储油箱(4)、进油管(3)、泵机(5)、软管(6)、涂油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与储油箱(4)底部相焊接,所述储油箱(4)顶部与进油管(3)底部相贯通,所述进油管(3)顶部设有封盖,所述储油箱(4)右端与泵机(5)底部通过吸管(2)相连接,所述吸管(2)左端与储油箱(4)右端相贯通,所述泵机(5)顶部与软管(6)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软管(6)右端与涂油装置(7)顶部相连接;所述涂油装置(7)由连接管(71)、清油握把(72)、清渣涂油器(73)、极限块(74)、伸缩探头(75)组成,所述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入缝隙利用管径变化增压清渣的滚动轴承涂油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1)、吸管(2)、储油箱(4)、进油管(3)、泵机(5)、软管(6)、涂油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与储油箱(4)底部相焊接,所述储油箱(4)顶部与进油管(3)底部相贯通,所述进油管(3)顶部设有封盖,所述储油箱(4)右端与泵机(5)底部通过吸管(2)相连接,所述吸管(2)左端与储油箱(4)右端相贯通,所述泵机(5)顶部与软管(6)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软管(6)右端与涂油装置(7)顶部相连接;所述涂油装置(7)由连接管(71)、清油握把(72)、清渣涂油器(73)、极限块(74)、伸缩探头(75)组成,所述连接管(71)中端与伸缩探头(75)顶部相贯通,所述伸缩探头(75)内部与清渣涂油器(73)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清渣涂油器(73)左端与连接管(71)下端侧部相连接,所述伸缩探头(75)侧端与极限块(74)侧端相焊接,伸缩探头(75)上端与清油握把(72)内壁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入缝隙利用管径变化增压清渣的滚动轴承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渣涂油器(73)由喷油管装置(731)、辅助定位装置(732)、清渣装置(733)组成,所述喷油管装置(731)内部与辅助定位装置(732)外壁为机械连接,所述清渣装置(733)左端与辅助定位装置(7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辉
申请(专利权)人:王一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