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角锥形Ag8SnS6微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1018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角锥形Ag8SnS6微粒的制备方法,属于能源和环境光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银源、锡源、硫源溶解在油胺溶剂中得到前驱体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将前躯体溶液加热并抽真空至温度为110~130℃,停止抽真空并继续加热至温度为150~200℃反应0.5~1h,再继续加热至温度为270~330℃反应0.5~2h,冷却至室温,采用无水乙醇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清洗,离心分离弃上层液,采用无水乙醇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洗涤固体3~5次并干燥即得三角锥形Ag8SnS6微粒。本发明专利技术Ag8SnS6微粒的制备方法简单,合成温度较低、产物结晶性优良,适合批量合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Ag8SnS6微粒可作为光催化剂用于光催化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角锥形Ag8SnS6微粒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角锥形Ag8SnS6微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能源和环境光催化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需求逐渐提高,诸多行业中都存在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都会造成损害。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易操作、高效率、低能耗、无二次污染、并且是一种催化性能非常稳定的环境净化技术。已经用于生态环境治理,有机材料合成,环保材料研发以及高效抗菌抗毒等多个相关前沿行业。但是目前世界上主流光催化剂大多是n型半导体材料,都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是现阶段所使用的较为成熟的光催化剂,如TiO2、ZnO等一般是宽带隙的半导体材料,这些材料都是在紫外光(10~400nm)照射下才有较高的活性和较好的反应,但是根据科学研究显示紫外光所具有的能量只占太阳光全部能量的4%,而可见光(400~780nm)所具有的能量大概占到了43%。而能够响应可见光的半导体材料只有窄带系光催化剂。所以急需在可见光条件下制备出高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和廉价的新型窄带隙半导体催化剂。因为金属硫族化合物对可见光具有非常优良的响应以及非常显著的催化活性,足以证明此材料在可见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角锥形Ag8SnS6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将银源、锡源、硫源溶解在油胺溶剂中得到前驱体溶液;(2)在搅拌条件下,将步骤(1)所得前躯体溶液加热并抽真空至温度为110~130℃,停止抽真空并继续加热至温度为150~200℃反应0.5~1h,再继续加热至温度为270~330℃反应0.5~2h,冷却至室温,采用无水乙醇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清洗,离心分离弃上层液,采用无水乙醇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洗涤固体3~5次并干燥即得三角锥形Ag8SnS6微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角锥形Ag8SnS6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将银源、锡源、硫源溶解在油胺溶剂中得到前驱体溶液;(2)在搅拌条件下,将步骤(1)所得前躯体溶液加热并抽真空至温度为110~130℃,停止抽真空并继续加热至温度为150~200℃反应0.5~1h,再继续加热至温度为270~330℃反应0.5~2h,冷却至室温,采用无水乙醇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清洗,离心分离弃上层液,采用无水乙醇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洗涤固体3~5次并干燥即得三角锥形Ag8SnS6微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角锥形Ag8SnS6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银源、锡源、硫源的摩尔比为(2.5~4):1:(6~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角锥形Ag8SnS6微粒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淑红王为朱艳沈韬胡永茂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