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面非平面液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086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面非平面液压支架,包括液压支架本体、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液压支架本体的支撑臂由三条相互平行的支撑杆组成,位于外侧的所述两个支撑杆上等间隔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顶端通过耳板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外侧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内侧端均一体化设置有连接板,位于中部的支撑杆上等间隔安装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顶端转动连接于固定销的中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支液压管均匀的向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内传递压力,使得各个缸体的内部压力一致,并且在顶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时根据矿层面的倾斜情况自动调整支撑倾斜度与矿层面紧密贴合,支撑压力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面非平面液压支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支架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支撑面非平面液压支架。
技术介绍
液压支架是综合采煤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可靠而有效地支撑和控制工作面的顶板,隔离采空区,防止矸石进入回采工作面和推进输送机。在采煤过程中需根据煤矿井下的采煤工作面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型号的液压支架,以更好的利用资源、提高采煤效率。如申请号为CN200920096177.0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轻型液压支架,是在综采支架上进行简化,既要满足回采工作面支护的性能和功能要求,还要力求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运输、安装、拆除方便、投资小。上述技术轻型液压支架,包括顶梁和底盘,所述顶梁与底盘之间设置立柱,立柱两端分别与顶梁和底盘以球面副接触并铰接,包括导向套和导向杆的导向套杆机构垂直于顶梁和底盘设置,导向套底部固定于底盘上,导向杆下部插入导向套中,导向杆上端中部与底梁以球面副接触并铰接;所述顶梁前端铰接前翻转梁。但是,上述方案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上述方案中的顶梁为平面型结构,在实际矿道环境中,矿道顶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矿物塌落现象,造成矿层面为凹凸面结构,上述顶梁在支撑非平面的矿层面时难以与矿层面紧密贴合,造成矿层面上受力不均匀,压力高处将会产生挤压现象,造成矿层再次塌落的情况,不利于支架进行支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面非平面液压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撑面非平面液压支架,包括液压支架本体、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液压支架本体的支撑臂由三条相互平行的支撑杆组成,所述支撑臂的上方两侧分别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位于外侧的所述两个支撑杆上等间隔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顶端通过耳板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外侧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内侧端均一体化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固定销连接,位于中部的支撑杆上等间隔安装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顶端转动连接于固定销的中部。优选的,位于两侧的所述支撑杆上的第一液压缸的缸体通过支液压管相互连通,位于中部的所述支撑杆上的第二液压缸的缸体之间通过支液压管相互连通。优选的,所述支液压管均连接于主液压管,所述主液压管固定在支撑臂上,所述主液压管连接于液压站。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均一体化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之间焊接固定有加强杆。优选的,位于两侧的所述支撑杆上等间隔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部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二液压缸的顶端焊接固定有轴套,所述轴套套接在固定销的中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液压管均匀的向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内传递压力,从而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进行顶升,由于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之间相互连通,首先接触矿道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将暂停上升,此处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通过支液压管将过剩压力传递至未接触矿道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处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内,进而从另一端顶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与矿层接触,可以使得各个缸体的内部压力一致,并且在顶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时根据矿层面的倾斜情况自动调整支撑倾斜度与矿层面紧密贴合,支撑压力均匀,提高支撑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支撑面非平面液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支撑面非平面液压支架的支撑臂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支撑面非平面液压支架的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支撑面非平面液压支架的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分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支撑面非平面液压支架的第一液压缸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支撑面非平面液压支架的第二液压缸结构示意图。图中:1液压支架本体、2支撑臂、201支撑杆、202安装槽、203加强杆、3第一液压缸、301连接座、4第一支撑板、5耳板、6固定销、7第二支撑板、8轴套、9连接板、10支液压管、11第二液压缸、12主液压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6所示,一种支撑面非平面液压支架,包括液压支架本体1、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所述液压支架本体1的支撑臂2由三条相互平行的支撑杆201组成,所述支撑臂2的上方两侧分别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位于外侧的所述两个支撑杆201上等间隔安装有第一液压缸3,所述第一液压缸3的顶端通过耳板5分别与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的外侧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的内侧端均一体化设置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之间通过固定销6连接,位于中部的支撑杆201上等间隔安装有第二液压缸11,所述第二液压缸11的顶端转动连接于固定销6的中部。位于两侧的所述支撑杆201上的第一液压缸3的缸体通过支液压管10相互连通,位于中部的所述支撑杆201上的第二液压缸11的缸体之间通过支液压管10相互连通,利用支液压管10分别对第一液压缸3和第二液压缸11进行连通,可以使得各个缸体的内部压力一致,从而在顶升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根据支撑面的倾斜情况自动调整支撑倾斜度。所述支液压管10均连接于主液压管12,所述主液压管12固定在支撑臂2上,所述主液压管12连接于液压站,用于对第一液压缸3和第二液压缸11进行液压供给,并通过液压站控制第一液压缸3和第二液压缸11的升降。所述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的上表面均一体化设置有防滑纹,利用防滑纹增加与支撑面的摩擦力。所述支撑杆201之间焊接固定有加强杆203,增强支撑杆201之间的结构强度。位于两侧的所述支撑杆201上等间隔设置有安装槽202,所述第一液压缸3的底部固定有连接座301,所述连接座301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槽202内,第一液压缸3可在通过销轴在安装槽202内转动,可用于调整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的支撑倾斜度。所述第二液压缸11的顶端焊接固定有轴套8,所述轴套8套接在固定销6的中部。具体的,使用时,通过将液压支架本体1展开后,利用液压站对主液压管12供压,液压压强通过支液压管10均匀的向第一液压缸3和第二液压缸11内传递,从而对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进行顶升,由于第一液压缸3和第二液压缸11之间相互连通,首先接触矿道的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上的一端将暂停上升,此处的第一液压缸3和第二液压缸11通过支液压管10将过剩压力传递至未接触矿道的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处的第一液压缸3和第二液压缸11,进而从另一端顶升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与矿层接触,可以使得各个缸体的内部压力一致,并且在顶升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时根据矿层面的倾斜情况自动调整支撑倾斜度与矿层面紧密贴合,支撑压力均匀,提高支撑效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面非平面液压支架,包括液压支架本体(1)、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支架本体(1)的支撑臂(2)由三条相互平行的支撑杆(201)组成,所述支撑臂(2)的上方两侧分别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位于外侧的所述两个支撑杆(201)上等间隔安装有第一液压缸(3),所述第一液压缸(3)的顶端通过耳板(5)分别与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的外侧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的内侧端均一体化设置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之间通过固定销(6)连接,位于中部的支撑杆(201)上等间隔安装有第二液压缸(11),所述第二液压缸(11)的顶端转动连接于固定销(6)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面非平面液压支架,包括液压支架本体(1)、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支架本体(1)的支撑臂(2)由三条相互平行的支撑杆(201)组成,所述支撑臂(2)的上方两侧分别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位于外侧的所述两个支撑杆(201)上等间隔安装有第一液压缸(3),所述第一液压缸(3)的顶端通过耳板(5)分别与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的外侧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7)的内侧端均一体化设置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之间通过固定销(6)连接,位于中部的支撑杆(201)上等间隔安装有第二液压缸(11),所述第二液压缸(11)的顶端转动连接于固定销(6)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面非平面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侧的所述支撑杆(201)上的第一液压缸(3)的缸体通过支液压管(10)相互连通,位于中部的所述支撑杆(201)上的第二液压缸(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万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南方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