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明超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080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在过滤器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污水进口管和滤液出口管,在过滤器壳体内部装填有一层滤料,在过滤器壳体上还设置有冲洗出水口,冲洗出水口的出水方向指向滤料朝着污水进口管的一面;冲洗出水口上的风扇叶与外扇叶片构建内、外环动力驱动结构,在水流竖直流经外管内壁与第一内管、第二内管所构整体外壁之间区域的过程中,触发各片外扇叶片与风扇叶的同步转动,基于风扇叶实现向第一内管内部的空气注入,并配合第一内管、第二内管壁上的气孔,实现向水流的空气注入操作;实现了优异的保持过滤器稳定工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过滤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过滤器,属于环保

技术介绍
污水过滤器,通过由壳体和滤料组成,滤料在长时间使用后,在滤料的表面会沉积较多的污染物,为了提高工作持续性,需要用水冲洗。但是常规的冲洗用水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全新结构设计,具有生产成本低,且实际节水效果明显的过滤器。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污水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在过滤器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污水进口管和滤液出口管,在过滤器壳体内部装填有一层滤料,在过滤器壳体上还设置有冲洗出水口,冲洗出水口的出水方向指向滤料朝着污水进口管的一面;冲洗出水口,竖直连接于供水管的出水端口,实现出水,包括外管、第一内管、第二内管、风扇叶、环式盖板、控制模块、电源、转速传感器、电控伸缩杆和至少三根连杆,以及至少三片外扇叶片;其中,电源、转速传感器、电控伸缩杆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电源经过控制模块分别为转速传感器、电控伸缩杆进行供电;控制模块和电源设置于外管的外壁上;外管的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外管的口径与供水管出水端口的口径相等,外管的其中一端端口连接于供水管的出水端口,且外管竖直设置;第一内管的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第一内管的外径小于外管的内径,第一内管竖直固定设置于外管的内部,第一内管的中心线与外管的中心线彼此共线,第一内管底端端口所在面与外管底端端口所在面在竖直方向向上、分别位于不同高度,且第一内管敞开端端口所在面高于外管底端端口所在面;第二内管的其中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第二内管的内径与第一内管的外径相适应,且第二内管的外径小于外管的内径,第二内管的敞开端活动套设在第一内管的顶端端口,第一内管的中心线与第二内管的中心线彼此共线,第一内管的位置相对外管的位置彼此固定,第二内管相对于第一内管彼此发生相对移动,实现第二内管与第一内管所构整体的伸缩动作,且第二内管与第一内管所构整体的最大长度小于第二内管长度与第一内管长度之和,以及第二内管与第一内管所构整体呈最大长度时,第二内管的封闭端低于外管的顶端端口,第一内管的侧壁一周与第二内管的侧壁一周均分别设置各个气孔;电控伸缩杆的外径小于第一内管的内径,电控伸缩杆经支架固定设置于第一内管中,电控伸缩杆的位置相对第一内管的位置彼此固定,电控伸缩杆上伸缩杆的顶端与第二内管封闭端的内侧面相固定连接,且电控伸缩杆上伸缩杆所在直线与第一内管的中西线彼此共线,第二内管与第一内管所构整体在电控伸缩杆的控制下实现伸缩;连杆的数量与外扇叶片的数量彼此相等,且外扇叶片的数量与风扇叶上各个子扇叶的数量相等,外扇叶片、连杆、风扇叶上的子扇叶三者彼此一一对应;风扇叶的外径小于第一内管的内径,风扇叶活动设置于第一内管敞开端端口位置,且风扇叶上转轴所在中心线与第一内管中心线彼此共线,风扇叶以其转轴为轴进行转动,转速传感器设置于风扇叶上,用于检测风扇叶的转速;各根连杆的其中一端分别与风扇叶上对应子扇叶的外边缘相固定连接,各根连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该水平面低于第一内管敞开端端口所在面,以及各根连杆分别所在直线均与风扇叶上转轴所在中心线相交;各片外扇叶片的内边分别与对应连杆的另一端相固定连接,定义外管内边与第一内管外边在竖直方向上所投影两圆环的彼此之间区域为封闭环区域,各片外扇叶片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均位于封闭环区域中;风扇叶、各根连杆,以及各片外扇叶片所构整体在竖直方向上最低点所在的水平面高于外管底端端口所在面,定义第一内管敞开端端口所在面与外管底端端口所在面在竖直方向上、彼此之间的高度差为a,以及定义连杆在竖直方向上最高点所在水平面与外管底端端口所在面在竖直方向上、彼此之间的高度差为b,a与b相适应;外管与第一内管在竖直方向上所投影的圆环图案尺寸与环式盖板的尺寸相等,环式盖板外边缘一周与外管底端端口一周相固定连接,第一内管与环式盖板内边一周在竖直方向方向上的投影彼此重叠,环式盖板上分布设置各个贯穿其上下面的出水孔;由供水管出水端口输出,竖直通过外管内壁与第一内管外壁之间区域的水流与各个外扇叶片相接触,触发各个外扇叶片以风扇叶的转轴为轴进行转动,进而由各个外扇叶片带动风扇叶转动,且风扇叶转动所产生的气流方向竖直向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控伸缩杆的电机为无刷电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扇叶为塑料材质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各根连杆均为塑料材质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各片外扇叶片均为塑料材质制成。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冲洗出水口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设计的过滤器在工作时,可以有效地清洗滤料的表面,使过滤器的持续工作时间较长,其中主要采用的冲洗出水口采用全新结构设计,创新外管、第一内管双套管结构设计,并引入风扇叶与外扇叶片所构成的内、外环动力驱动结构,在水流竖直流经外管内壁与第一内管、第二内管所构整体外壁之间区域的过程中,通过水流与外扇叶片所构成外环动力驱动结构的接触,触发各片外扇叶片以风扇叶的转轴为轴进行转动,并由此带动风扇叶的转动,在风扇叶工作气流的作用下,由外部空间向第一内管内部进行空气输送,并配合第一内管、第二内管壁上的各个气孔,实现向水流的空气注入操作;并且根据风扇叶转速的检测,针对所设计第二内管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其与第一内管的相对移动,智能调节第一内管与第二内管所构整体内部的空间大小,以实现与空气注入速率的匹配,如此基于出水孔设计的环式盖板,在实现向水流途径区域的主动式空气注入操作,改善了出水效果,在保证大出水量、提高出水水滴饱满性的同时,实现了优异的节水效果,并且生产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2)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冲洗出水口针对电控伸缩杆的电机,进一步设计采用无刷电机,使得本专利技术所设计冲洗出水口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静音工作,既保证了所设计冲洗出水口具有高效的节水效果,又能保证其工作过程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影响,体现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3)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冲洗出水口中,针对风扇叶、各根连杆,以及各片外扇叶片,均进一步设计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流经水流与外扇叶片接触所发生的撞击声,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控制风扇叶和各片外扇叶片在转动过程中的噪声,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污水过滤器的结构图;图2是出水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出水器的俯视示意图。其中,1.外管,2.第一内管,3.风扇叶,4.环式盖板,5.连杆,6.外扇叶片,7.气孔,8.出水孔,9.第二内管,10.控制模块,11.电源,12.电控伸缩杆,13.支架;14、过滤器壳体;15、污水进口管;16、滤液出口管;17,滤料;18、冲洗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污水过滤器的结构图,包括过滤器壳体14,在过滤器壳体14的两端分别设污水进口管15和滤液出口管16,在过滤器壳体14内部装填有一层滤料17,在过滤器壳体14上还设置有冲洗出水口18,冲洗出水口18的出水方向指向滤料17朝着污水进口管15的一面。过滤工作时,从污水进口管15进入污水,滤液从滤液出口管16流出,滤料17用于过滤,当滤料表面积累过多杂物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污水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14),在过滤器壳体(14)的两端分别设污水进口管(15)和滤液出口管(16),在过滤器壳体(14)内部装填有一层滤料(17),在过滤器壳体(14)上还设置有冲洗出水口(18),冲洗出水口(18)的出水方向指向滤料(17)朝着污水进口管(15)的一面;冲洗出水口(18)竖直连接于供水管的出水端口,实现出水,其特征在于:冲洗出水口(18)包括外管(1)、第一内管(2)、第二内管(9)、风扇叶(3)、环式盖板(4)、控制模块(10)、电源(11)、转速传感器、电控伸缩杆(12)和至少三根连杆(5),以及至少三片外扇叶片(6);其中,电源(11)、转速传感器、电控伸缩杆(12)分别与控制模块(10)相连接,电源(11)经过控制模块(10)分别为转速传感器、电控伸缩杆(12)进行供电;控制模块(10)和电源(11)设置于外管(1)的外壁上;外管(1)的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外管(1)的口径与供水管出水端口的口径相等,外管(1)的其中一端端口连接于供水管的出水端口,且外管(1)竖直设置;第一内管(2)的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第一内管(2)的外径小于外管(1)的内径,第一内管(2)竖直固定设置于外管(1)的内部,第一内管(2)的中心线与外管(1)的中心线彼此共线,第一内管(2)底端端口所在面与外管(1)底端端口所在面在竖直方向向上、分别位于不同高度,且第一内管(2)敞开端端口所在面高于外管(1)底端端口所在面;第二内管(9)的其中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第二内管(9)的内径与第一内管(2)的外径相适应,且第二内管(9)的外径小于外管(1)的内径,第二内管(9)的敞开端活动套设在第一内管(2)的顶端端口,第一内管(2)的中心线与第二内管(9)的中心线彼此共线,第一内管(2)的位置相对外管(1)的位置彼此固定,第二内管(9)相对于第一内管(2)彼此发生相对移动,实现第二内管(9)与第一内管(2)所构整体的伸缩动作,且第二内管(9)与第一内管(2)所构整体的最大长度小于第二内管(9)长度与第一内管(2)长度之和,以及第二内管(9)与第一内管(2)所构整体呈最大长度时,第二内管(9)的封闭端低于外管(1)的顶端端口,第一内管(2)的侧壁一周与第二内管(9)的侧壁一周均分别设置各个气孔(7); 电控伸缩杆(12)的外径小于第一内管(2)的内径,电控伸缩杆(12)经支架(13)固定设置于第一内管(2)中,电控伸缩杆(12)的位置相对第一内管(2)的位置彼此固定,电控伸缩杆(12)上伸缩杆的顶端与第二内管(9)封闭端的内侧面相固定连接,且电控伸缩杆(12)上伸缩杆所在直线与第一内管(2)的中西线彼此共线,第二内管(9)与第一内管(2)所构整体在电控伸缩杆(12)的控制下实现伸缩;连杆(5)的数量与外扇叶片(6)的数量彼此相等,且外扇叶片(6)的数量与风扇叶(3)上各个子扇叶的数量相等,外扇叶片(6)、连杆(5)、风扇叶(3)上的子扇叶三者彼此一一对应;风扇叶(3)的外径小于第一内管(2)的内径,风扇叶(3)活动设置于第一内管(2)敞开端端口位置,且风扇叶(3)上转轴所在中心线与第一内管(2)中心线彼此共线,风扇叶(3)以其转轴为轴进行转动,转速传感器设置于风扇叶(3)上,用于检测风扇叶(3)的转速;各根连杆(5)的其中一端分别与风扇叶(3)上对应子扇叶的外边缘相固定连接,各根连杆(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该水平面低于第一内管(2)敞开端端口所在面,以及各根连杆(5)分别所在直线均与风扇叶(3)上转轴所在中心线相交;各片外扇叶片(6)的内边分别与对应连杆(5)的另一端相固定连接,定义外管(1)内边与第一内管(2)外边在竖直方向上所投影两圆环的彼此之间区域为封闭环区域,各片外扇叶片(6)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均位于封闭环区域中;风扇叶(3)、各根连杆(5),以及各片外扇叶片(6)所构整体在竖直方向上最低点所在的水平面高于外管(1)底端端口所在面,定义第一内管(2)敞开端端口所在面与外管(1)底端端口所在面在竖直方向上、彼此之间的高度差为a,以及定义连杆(5)在竖直方向上最高点所在水平面与外管(1)底端端口所在面在竖直方向上、彼此之间的高度差为b,a与b相适应;外管(1)与第一内管(2)在竖直方向上所投影的圆环图案尺寸与环式盖板(4)的尺寸相等,环式盖板(4)外边缘一周与外管(1)底端端口一周相固定连接,第一内管(2)与环式盖板(4)内边一周在竖直方向方向上的投影彼此重叠,环式盖板(4)上分布设置各个贯穿其上下面的出水孔(8);由供水管出水端口输出,竖直通过外管(1)内壁与第一内管(2)外壁之间区域的水流与各个外扇叶片(6)相接触,触发各个外扇叶片(6)以风扇叶(3)的转轴为轴进行转动,进而由各个外扇叶片(6)带动风扇叶(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14),在过滤器壳体(14)的两端分别设污水进口管(15)和滤液出口管(16),在过滤器壳体(14)内部装填有一层滤料(17),在过滤器壳体(14)上还设置有冲洗出水口(18),冲洗出水口(18)的出水方向指向滤料(17)朝着污水进口管(15)的一面;冲洗出水口(18)竖直连接于供水管的出水端口,实现出水,其特征在于:冲洗出水口(18)包括外管(1)、第一内管(2)、第二内管(9)、风扇叶(3)、环式盖板(4)、控制模块(10)、电源(11)、转速传感器、电控伸缩杆(12)和至少三根连杆(5),以及至少三片外扇叶片(6);其中,电源(11)、转速传感器、电控伸缩杆(12)分别与控制模块(10)相连接,电源(11)经过控制模块(10)分别为转速传感器、电控伸缩杆(12)进行供电;控制模块(10)和电源(11)设置于外管(1)的外壁上;外管(1)的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外管(1)的口径与供水管出水端口的口径相等,外管(1)的其中一端端口连接于供水管的出水端口,且外管(1)竖直设置;第一内管(2)的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第一内管(2)的外径小于外管(1)的内径,第一内管(2)竖直固定设置于外管(1)的内部,第一内管(2)的中心线与外管(1)的中心线彼此共线,第一内管(2)底端端口所在面与外管(1)底端端口所在面在竖直方向向上、分别位于不同高度,且第一内管(2)敞开端端口所在面高于外管(1)底端端口所在面;第二内管(9)的其中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第二内管(9)的内径与第一内管(2)的外径相适应,且第二内管(9)的外径小于外管(1)的内径,第二内管(9)的敞开端活动套设在第一内管(2)的顶端端口,第一内管(2)的中心线与第二内管(9)的中心线彼此共线,第一内管(2)的位置相对外管(1)的位置彼此固定,第二内管(9)相对于第一内管(2)彼此发生相对移动,实现第二内管(9)与第一内管(2)所构整体的伸缩动作,且第二内管(9)与第一内管(2)所构整体的最大长度小于第二内管(9)长度与第一内管(2)长度之和,以及第二内管(9)与第一内管(2)所构整体呈最大长度时,第二内管(9)的封闭端低于外管(1)的顶端端口,第一内管(2)的侧壁一周与第二内管(9)的侧壁一周均分别设置各个气孔(7);电控伸缩杆(12)的外径小于第一内管(2)的内径,电控伸缩杆(12)经支架(13)固定设置于第一内管(2)中,电控伸缩杆(12)的位置相对第一内管(2)的位置彼此固定,电控伸缩杆(12)上伸缩杆的顶端与第二内管(9)封闭端的内侧面相固定连接,且电控伸缩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超
申请(专利权)人:杨明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