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综源专利>正文

一种行李箱的弯弧背面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07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行李箱的弯弧背面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行李箱内部设有斜板(40)和内裹布(50),该内裹布(50)可供穿设斜杆状的拖架拉杆(60)用,该拖架拉杆(60)与上固定座(63)、下固定座(65)呈倾斜状,可以倾斜地架设在顶板(10)与底板(20)之间,同时在背板(30)对应于拖架拉杆(60)两边的中段位置处,在背面与斜板之间缝制两条车缝线(70),让背板(30)的中央内凹呈弯弧背面。(*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行李箱具配件
,特指一种行李箱的弯弧背面的机构。在实际应用上,该产品至少存在下列几项尚待克服解决的问题与缺失1、该呈内凹状的伸缩拉杆架,在操作上比一般直的伸缩拉杆架显得比较不顺畅。2、该呈内凹弧状的伸缩拉杆架,在制作上比较不麻烦与不便,而且成本较高。3、该呈内凹弧状的伸缩拉杆架,让行李箱站立时,因为旅行箱底部的重心向前移面显得不稳,导致旅行箱容易倾倒。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行李箱内部缝制设有一斜板及一层内裹布,该内裹布可供斜杆状的拖架拉杆穿设之用,该拖架拉杆设有可供锁固在顶板与底板的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该下固定座为两片活动的板面所枢结而成,具有适当的角度调整作用,让拖架拉杆的上、下固定座可以倾斜设置平贴在顶板与底板,倾斜角度约在96度~135度范围内,该行李箱的背板在对应于拖架拉杆中央的两侧位置处,藉由两条呈双人字形的车缝线缝制在斜板上,使得背板中央形成向内凹陷的弯弧形状,以符合背部背持时的人体工学。本使用新型所能达成的预期有益效果该行李箱的拖架拉杆为斜杆状而非凹弧状,使用一般习用的拖架拉杆即可,除了制作简单容易、成本较低之外,操作上亦显得比较平稳顺畅,而且将斜杆状的拖架拉杆倾斜设置在行李箱内部,可以使得行李箱的重心不会往前倾,当行李箱站立放置时比较平稳,为其目的达成者。一种行李箱的弯弧背面的机构,敬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2所示系本技术正、背面之立体组合示意图以及图3所示系本技术的背面之立体组合示意图,其结构主要在于该行李箱1包括顶板10、底板20与背板30,该行李箱1的背板30设有二背带31,可供背持之用者;其特征在于该行李箱1内层设有斜板40与内裹布50,该内裹布50可供呈斜杆状的拖架拉杆60穿设之用,敬请参阅图4所示;系本技术拖架拉杆之立体组合示意图。该拖架拉杆60包括了管61、母管62、上固定座63、夹板64、下固定座65、握把66等元件,敬请参阅图5所示系本使用新型的固定座的平面图,以及图6、7所示系本技术上固定座之立体分解、组合示意图。上、下固定座63、65均倾斜设有管座631、651,可供母管62插设之用,该下固定座65由两片板面652、653构成L形,两片板面652、653之间设有对应的耳部654、655,并以穿梢656枢结成一活动型式,让下固定座63的两片板面652、653具有角度调整的作用,敬请参阅8图;系本技术拖架拉杆之角度调整示意图。该拖架拉杆60的上固定座63利用夹板64夹设固定于顶板10上,下固定座65则藉由两片板面652、653分别平贴固定于底板20与斜板40上,将拖架拉杆60固定在行李箱1的顶板10与底板20成为一体,面拖架拉杆60与斜板40向外倾斜的角度约在96度~135度范围内,同时在背板30对应拖架拉杆60两边的中段位置处,利用两条双人字形的车缝线70车缝于斜板40,使得背板30中央因为车缝线70缝固关系,而呈现出向内凹陷的弯弧状,当使用者利用背带31将行李箱1背负在肩膀上时,由于行李箱1的背板30呈现出弯弧形状,可以符合背部的人体工学,所以感觉非常舒适。敬请参阅图9所示;系本技术在放置鞋子之使用状态示意图。该行李箱1两边的侧板80设有可以容纳鞋子的袋子81与拉链82,拉开拉链82,即可将鞋子放置在袋子81中,非常实用与方便。敬请参阅图10所示;系本技术行李箱站立时之状态示意图。使用者可以利用拖架拉杆60拖运行李箱1,由于行李箱1的拖架拉杆60为斜杆状,所以方便使用者在拉出或是缩入拖架拉杆60的子管61时,均可感觉到非常平滑顺畅,而且斜杆状的拖架拉杆60倾斜设置在行李箱1内层,可以使得行李箱子的重心不会往前倾,当行李箱1站立放置时显得比较平稳。该行李箱的拖架拉杆为斜杆状而非凹弧状,使用一般习用的拖架拉杆即可,除了制作简单容易、成本较低之外,操作上亦显得比较平稳顺畅,而且将斜杆状的拖架拉杆倾斜设置在行李箱内部,可以使得行李箱的重心不会往前倾,当行李箱站立放置时比较平稳。权利要求1.一种行李箱的弯弧背面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行李箱内部设有斜板(40)和内裹布(50),该内裹布(50)可供穿设斜杆状的拖架拉杆(60)用,该拖架拉杆(60)与上固定座(63)、下固定座(65)呈倾斜状,可以倾斜地架设在顶板(10)与底板(20)之间,同时在背板(30)对应于拖架拉杆(60)两边的中段位置处,在背面与斜板之间缝制两条车缝线(70),让背板(30)的中央内凹呈弯弧背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箱的弯弧背面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斜板(40)与拖架拉杆(60)的倾斜角度在96°~13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箱的弯弧背面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拖架拉杆(60)的下固定座(65)系由两片板面(653)所构成的L型,两片板面(652、653)之间以对应的耳部(654)与穿梢(656)结成一活动型式,而具有角度调整的作用,让两片板面(653)可以平贴于斜板(40)与底板(20)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箱的弯弧背面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行李箱两边侧面设置袋子(81)与拉链(82),作为放置鞋子之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行李箱配件
,公开了一种行李箱的弯弧背面的机构。该行李箱内部设有斜板(40)与内裹布(50),制作时先将拖架拉杆(60)穿设于斜板(40)与内裹布(50)之间,拖架拉杆(60)设有呈倾斜的上固定座(63)、下固定座(65),该下固定座(65)系由两片板面(652、653)枢结而成,可依照倾斜角度作调整,让两片板面(653)可以平贴于斜板(40)与底板(20)上,使拖架拉杆(60)倾斜架设在顶板(10)与底板(20)之间,最后在背板(30)对应拖架拉杆(60)两边的中段位置处缝制两条车缝线(70)于斜板(40)上,让背板(30)中央向内凹陷形成一弯弧背面,提供使用者背起行李箱时,弯弧背面可以符合背部的人体工学,并且除了制作简单容易、成本较低之外,操作上亦显得比较平稳顺畅,而且可以使得行李箱的重心不会往前倾,当行李箱站立放置时比较平稳。文档编号A45C5/00GK2577650SQ022493公开日2003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张综源 申请人:张综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综源
申请(专利权)人:张综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