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深入,楼层的高度越来越高,在一些高楼周围施工时,安全帽已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高空坠物是建筑施工时的工伤事故重要源头,而且地下施工时,如地下室、地铁等建筑工程,塌方事故发生,施工人员难以逃生,造成伤亡事故的发生。如申请号为CN201710966891.X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板以及连接在防护板两端的支撑架;所述防护板为扇形板结构,防护板两侧中间位置均一体设置有扇形卡台;所述支撑架包括连接杆以及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两端的支撑机构;所述连接杆内侧中间位置开有与扇形卡台相配合的扇形卡槽;所述连接杆两端均一体设置有方形凸块,方形凸块外侧开有方形卡槽;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弹簧连接,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之间通过定位销销合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设有与方形卡槽相配合的卡合块。上述装置虽然能有效进行支撑防护,但是存在支撑力度不够,顶板防护较为单一的缺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方设有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二支撑板(2)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所述限位杆(3)底端贯穿于第一支撑板(1),且限位杆(3)下端活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所述限位杆(3)底端固定连接有端盖(4),所述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之间的限位杆(3)外侧套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支撑板(1)下方安装有液压缸(6),所述液压缸(6)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8),所述第二支撑板(2)上方设有顶板(9),所述顶板(9)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方设有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二支撑板(2)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所述限位杆(3)底端贯穿于第一支撑板(1),且限位杆(3)下端活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所述限位杆(3)底端固定连接有端盖(4),所述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之间的限位杆(3)外侧套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支撑板(1)下方安装有液压缸(6),所述液压缸(6)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8),所述第二支撑板(2)上方设有顶板(9),所述顶板(9)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0),所述支撑座(10)下方安装有缓冲装置(11),所述缓冲装置(11)底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板(2)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11)包括有套筒(19)和套杆(20),所述套杆(20)一端活动连接于套筒(19)内部,所述套杆(20)一端与套筒(19)内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外侧设有防护罩(12),所述防护罩(12)上开有安装槽(13),所述第二支撑板(2)套接于安装槽(13)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8)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7),所述加强筋(17)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杆(7)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竑靓,刘天奇,邓同山,陈国江,
申请(专利权)人:李竑靓,刘天奇,邓同山,陈国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