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072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及方法,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其包括:基架,基架能够搭接在相邻的叠合板上;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基架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能够与叠合板拼缝模板连接,使得叠合板拼缝模板的顶面与叠合板的底面紧密贴合。使用时,首先,将基架搭设在相邻的两块叠合板上,使得连接件位于相连叠合板的空隙之间;然后,将叠合板拼缝模板与连接件连接,使得叠合板拼缝模板的顶面与叠合板的底面紧密贴合;最后,在叠合板拼缝模板和叠合板上浇注混凝土,使得叠合板拼缝模板和叠合板浇注成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拆装支撑,仅需要将基架搭接到叠合板上即可,方便快捷,降低了叠合板拼缝配模的难度,减少了叠合板拼缝配模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叠合板拼缝模板施工时,先立支撑,再安装顶托,最后安装模板。由于叠合板拼缝处操作空间小,立支撑操作困难,还需要拆卸支撑,费时费力。因此,如何降低叠合板拼缝配模的难度,减少叠合板拼缝配模的时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以降低叠合板拼缝配模的难度,减少叠合板拼缝配模的时间。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合板拼缝配模方法。在一个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其包括:基架,所述基架能够搭接在相邻的叠合板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基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能够与叠合板拼缝模板连接,使得所述叠合板拼缝模板的顶面与所述叠合板的底面紧密贴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基架与所述连接件焊接。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基架为钢筋。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基架为钢板。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为螺杆。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还包括螺帽;所述螺帽内嵌在所述叠合板拼缝模板内,所述螺杆与所述螺帽螺纹连接。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内嵌在所述叠合板拼缝模板内,所述垫片套设在所述螺杆上,且与所述螺帽的顶端抵接。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还包括螺母;所述叠合板拼缝模板上开有通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母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这些组合之后所得的实施方案也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部分。不限于任何理论,从以上公开内容可以看出,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使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时,首先,将基架搭设在相邻的两块叠合板上,使得连接件位于相连叠合板的空隙之间;然后,将叠合板拼缝模板与连接件连接,使得叠合板拼缝模板的顶面与叠合板的底面紧密贴合;最后,在叠合板拼缝模板和叠合板上浇注混凝土,使得叠合板拼缝模板和叠合板浇注成一体。本专利技术避免了拆装支撑,仅需要将基架搭接到叠合板上即可,方便快捷,降低了叠合板拼缝配模的难度,减少了叠合板拼缝配模的时间。在第二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合板拼缝配模方法,通过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设计得到。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叠合板拼缝配模方法,使用如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所述基架搭设在相邻的所述叠合板之间;步骤S2:将所述叠合板拼缝模板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上,使得所述叠合板拼缝模板的顶面与所述叠合板的底面紧密贴合;步骤S3:向所述叠合板拼缝模板和所述叠合板上浇筑混凝土。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S2中的连接件为螺杆,所述步骤S2中的将所述叠合板拼缝模板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上具体为将内嵌在所述叠合板拼缝模板内的螺帽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不限于任何理论,从以上公开内容可以看出,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叠合板拼缝配模方法,首先,将基架搭设在相邻的两块叠合板上,使得连接件位于相连叠合板的空隙之间;然后,将叠合板拼缝模板与连接件连接,使得叠合板拼缝模板的顶面与叠合板的底面紧密贴合;最后,在叠合板拼缝模板和叠合板上浇注混凝土,使得叠合板拼缝模板和叠合板浇注成一体。本专利技术避免了拆装支撑,仅需要将基架搭接到叠合板上即可,方便快捷,降低了叠合板拼缝配模的难度,减少了叠合板拼缝配模的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案。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的基架搭接在叠合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与叠合板拼缝模板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浇注混凝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4中:基架1、叠合板2、连接件3、叠合板拼缝模板4、螺帽5、垫片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公开内容使用的术语具有它在其所属领域的常规含义。此处给出若干术语在本公开内容中的定义。如果该术语的常规含义与本文定义不一致,以本文定义为准。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其包括基架1和连接件3。基架1能够搭接在相邻的叠合板2上,基架1可以是通过钢筋焊接在一起形成,也可以是单根钢筋,还可以是钢板、铁板等。连接件3的一端与基架1连接,连接件3可以焊接在基架1上,也可以是通过螺纹连接。连接件3的另一端能够与叠合板拼缝模板4连接,具体可以是焊接,或者螺纹连接。使得叠合板拼缝模板4的顶面与叠合板2的底面紧密贴合。使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时,首先,将基架1搭设在相邻的两块叠合板2上,使得连接件3位于相连叠合板2的空隙之间;然后,将叠合板拼缝模板4与连接件3连接,使得叠合板拼缝模板4的顶面与叠合板2的底面紧密贴合;最后,在叠合板拼缝模板4和叠合板2上浇注混凝土,使得叠合板拼缝模板4和叠合板2浇注成一体。本专利技术避免了拆装支撑,仅需要将基架1搭接到叠合板2上即可,方便快捷,降低了叠合板拼缝配模的难度,减少了叠合板拼缝配模的时间。实施例二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和实施例一中的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的结构类似,对相同之处就不再赘述了,仅介绍不同之处。在本实施例中,以基架1与连接件3焊接。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基架1的2种结构形式:(1)基架1为钢筋;(2)基架1为钢板。本实施例中,以基架1为钢筋为例,具体为的横向钢筋。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连接件3为螺杆,连接件3也可以是钢筋,钢筋与叠合板拼缝模板4连接的那端设置有螺纹,或者,连接件3与叠合板拼缝模板4卡接,具体可以为:钢筋与叠合板拼缝模板4连接的那端设置有卡槽,叠合板拼缝模板4上设置有卡接卡槽的卡扣。本实施例中,以连接件3为螺杆为例,具体为M14的螺杆。叠合板拼缝模板4的宽度超出叠合板2100mm;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还包括螺帽5,螺帽5内嵌在叠合板拼缝模板4内,螺杆与螺帽5螺纹连接。螺帽5尺寸为M14*50mm。进一步地,为了增加连接件3与叠合板拼缝模板4的连接牢固度,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还包括垫片6,垫片6内嵌在叠合板拼缝模板4内,垫片6套设在螺杆上,且与螺帽5的顶端抵接。垫片6尺寸为75mm*75mm*6mm。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3与叠合板拼缝模板4的连接还可以是另一种形式: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还包括螺母,叠合板拼缝模板4上开有通孔,螺杆穿过通孔与螺母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叠合板2上搭设基架1,靠叠合板2自身的承载力,拉住叠合板2底部的叠合板拼缝模板4,然后进行后道工序施工,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实施例三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合板拼缝配模方法,使用如上述中任意一项的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基架1搭设在相邻的叠合板2之间。如图2所示,基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所述基架(1)能够搭接在相邻的叠合板(2)上;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的一端与所述基架(1)连接,所述连接件(3)的另一端能够与叠合板拼缝模板(4)连接,使得所述叠合板拼缝模板(4)的顶面与所述叠合板(2)的底面紧密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所述基架(1)能够搭接在相邻的叠合板(2)上;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的一端与所述基架(1)连接,所述连接件(3)的另一端能够与叠合板拼缝模板(4)连接,使得所述叠合板拼缝模板(4)的顶面与所述叠合板(2)的底面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1)与所述连接件(3)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1)为钢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1)为钢板。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为螺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帽(5);所述螺帽(5)内嵌在所述叠合板拼缝模板(4)内,所述螺杆与所述螺帽(5)螺纹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文杨金朋贾晓明叶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