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刚性空腹肋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072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刚性空腹肋建筑模板,包括底部的矩形面板和面板四个边上两两连接的竖立边肋,所述面板与边肋组成的槽内横纵交叉阵列有若干横肋和纵肋,所述纵肋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纵肋内设有空腔结构。本产品具备高抗弯、高经济性,高刚性空腹肋建筑模板与铝合金建筑模板的快拆系统配套使用,替代现有铝合金建筑模板体系中的大部分面板部分,是解决当前铝合金建筑模板系统高投入、高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刚性空腹肋建筑模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型材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高刚性空腹肋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塑料建筑模板(含带肋塑料建筑模板)抗弯刚度比较低,使用时,模板加固背楞间距比较小,导致加固用的背楞数量比较多,既浪费了周转材料使用费,也增加了人工消耗。比如:现有市场上的55系列和65系列带肋塑料建筑模板的背楞普遍加固间距不超过450mm,背楞使用数量比较多,人工消耗比较大,如采用类似铝合金建筑模板的快拆系统(支撑间距1200mm)配套使用,其抗弯刚度更是无法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因此,现有的塑料建筑模板很难与高效的模板快拆系统配套使用,已成为应用中的一个障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刚性空腹肋建筑模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高刚性空腹肋建筑模板,包括底部的矩形面板和面板四个边上两两连接的竖立边肋,所述面板与边肋组成的槽内横纵交叉阵列有若干横肋和纵肋,所述纵肋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纵肋内设有空腔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模板为塑料材质,所述空腔中轴与所述纵肋中轴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横肋为实心片状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横肋和纵肋及面板形成若干下陷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下陷槽内阵列有若干设有横纵交错的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空腔结构为矩形空腔结构和圆形空腔结构中的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空腔结构内设有金属或复合材质的内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纵肋上边缘与所述横肋上边缘平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的上边缘齐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纵肋高度为A,所述纵向加强筋高度为B,其中4≤A/B≤7。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刚性空腹肋建筑模板,包括底部的矩形面板和面板四个边上两两连接的竖立边肋,所述面板与边肋组成的槽内横纵交叉阵列有若干横肋和纵肋,所述纵肋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纵肋内设有空腔结构。本产品具备高抗弯、高经济性,高刚性空腹肋建筑模板与铝合金建筑模板的快拆系统配套使用,替代现有铝合金建筑模板体系中的大部分面板部分,是解决当前铝合金建筑模板系统高投入、高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相比目前市场上的带肋塑料建筑模板,本产品抗弯刚度要大很多,如采用薄壁钢方通内衬,其抗弯刚度要高三倍以上,在不改变现有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的条件下,完全可以与铝合金建筑模板的快拆系统配套使用,减少剪力墙模板施工中背楞的使用数量,同时实现一套模板快速周转,大量节约模板采购量,节省成本投入,还可以因为塑料模板自身重量轻大幅提升工人安装作业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中,边肋1,纵肋2,横肋3,下陷槽4,横向加强筋41,纵向加强筋42,面板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的高刚性空腹肋建筑模板,包括底部的矩形面板5和面板5四个边上两两连接的竖立边肋1,面板与边肋1组成的槽内横纵交叉阵列有若干横肋3和纵肋2,纵肋2截面为矩形结构,纵肋2内设有空腔结构。边肋为带肋塑料建筑模板的外侧边框,主要起到模板之间的连接作用和承担部分外力作用。面板为塑料建筑模板的支撑结构面,主要承担砼在浇筑中的侧压力,并将压力传递给加强筋和横肋、纵肋。纵肋为塑料建筑模板的主要受力结构,主要特征是空腹结构,承担面板传递下来的压力并将它传递给模板背部的背楞。横肋为塑料建筑模板的横向连接受力结构,主要特征是实心结构,协同空腹纵肋承担面板传递下来的压力。加强筋,为塑料建筑模板的背部小密肋结构,主要起到加强面板的抗剪强度作用。模板为塑料材质,空腔中轴与所述纵肋中轴重合。横肋3为实心片状结构。横肋3和纵肋2及面板5形成若干下陷槽4。下陷槽4内阵列有若干设有横纵交错的横向加强筋41和纵向加强筋42。空腔结构为矩形空腔结构和圆形空腔结构中的一种。空腔结构内设有金属或复合材质的内衬。内衬:为空腹肋内部的金属或复合材料衬里,主要起到提高塑料建筑模板的纵向抗弯刚度和降低模压或注塑成型的制造难度。纵肋2上边缘与所述横肋3上边缘平齐。横向加强筋41和纵向加强筋42的上边缘齐平。纵肋2高度为A,所述纵向加强筋42高度为B,其中4≤A/B≤7。本产品结构设计新颖,避开了通过加大纵、横肋的厚度和截面面积来简单增加模板的结构抗弯刚度的设计路径,采用空腹肋结构,实现了材料用量不增加的条件下可以大幅提升结构的截面抵抗矩和抗弯刚度。建筑结构剪力墙模板和楼面板模板均是单向板受力结构,我们充分利用模板结构纵向受力大的特点,对纵向中间肋进行了空腹结构设计,而横向肋依然保留了薄壁实心肋设计,在实现了结构刚度有效提升的同时,降低了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难度。本产品空腹肋中的内衬设计可以根据产品设计刚度需要灵活使用不同材质的材料,避免了超强度设计和没必要的制造成本浪费。实施例1如图3所示的型材模板,包括底部的矩形面板5和面板5四个边上两两连接的竖立边肋1,面板与边肋1组成的槽内横纵交叉阵列有若干横肋3和纵肋2,纵肋2截面为矩形结构,纵肋2内设有空腔结构。模板为塑料材质,空腔中轴与所述纵肋中轴重合。横肋3为实心片状结构。横肋3和纵肋2及面板5形成若干下陷槽4。下陷槽4内阵列有若干设有横纵交错的横向加强筋41和纵向加强筋42。空腔结构为矩形空腔结构。空腔结构内可以设置金属或复合材质的内衬。纵肋2上边缘与所述横肋3上边缘平齐。横向加强筋41和纵向加强筋42的上边缘齐平。实施例2如实施例1中的型材模板,区别特征在于,空腔为圆柱空腔结构,圆柱空腔内可以贴附内衬。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刚性空腹肋建筑模板,包括底部的矩形面板(5)和面板(5)四个边上两两连接的竖立边肋(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与边肋(1)组成的槽内横纵交叉阵列有若干横肋(3)和纵肋(2),所述纵肋(2)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纵肋(2)内设有空腔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刚性空腹肋建筑模板,包括底部的矩形面板(5)和面板(5)四个边上两两连接的竖立边肋(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与边肋(1)组成的槽内横纵交叉阵列有若干横肋(3)和纵肋(2),所述纵肋(2)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纵肋(2)内设有空腔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刚性空腹肋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模板为塑料材质,所述空腔中轴与所述纵肋中轴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刚性空腹肋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肋(3)为实心片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刚性空腹肋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肋(3)和纵肋(2)及面板(5)形成若干下陷槽(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刚性空腹肋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陷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双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易拓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