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小儿头皮穿刺的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063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儿头皮穿刺的约束装置,包括基座,基座的顶面上固定有软质垫子,基座上设置有小儿头部限位机构、小儿头部限位机构的下方设有小儿手臂限位机构、小儿手臂限位机构的下方设有小儿腿部限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能够对小儿的手臂、腿部、头部及腰部进行约束限位,从而便于对小儿的头皮进行穿刺操作,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小儿头皮穿刺的约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辅助工具,尤其是一种用于小儿头皮穿刺的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表易见、不易滑动,进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不会影响患儿保暖,是3岁以内患儿首选的静脉输液方法,临床应用广泛;但是,患儿因害怕而躁动不安,不易固定头部、手臂及腿部,给穿刺带来极大的困难,市面上的常用做法是,都是采用人工按照小儿的手臂、腿部及头部,需要至少三个医护人员或家属协作才能把小儿的手臂、腿部、头部按住,才能使医师对小儿的头皮进行穿刺操作,很费人力。中国技术专利CN203408294U公开了一种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约束带,该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约束带主要由约束带(1)构成,所述约束带(1)的上端外侧设有雌尼龙粘扣(3),所述约束带(1)的另一上端内侧设有对应所述雌尼龙粘扣(3)的雄尼龙粘扣(4),所述约束带(1)上、并在所述雄尼龙粘扣(4)的下方设有袋兜(5)。该约束带不能对小儿的身体进行约束,小儿的身体还是会进行扭动并且小儿的手臂、腿部不能够完全约束住,还是需要医师或家属对小儿的手臂、腿部进行适当的压住,所以并没有过多的减少人工辅助对小儿的移动约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对小儿进行约束、小儿头皮穿刺时降低人工辅助操作的用于小儿头皮穿刺的约束装置,满足了医护人员能够轻松对小儿的头皮进行穿刺操作的需求。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用于小儿头皮穿刺的约束装置,包括基座,基座的顶面上固定有软质垫子,基座上设置有小儿头部限位机构、小儿头部限位机构的下方设有小儿手臂限位机构、小儿手臂限位机构的下方设有小儿腿部限位机构;小儿头部限位机构包括一对沿“X”方向相对设置并位于软质垫子上方的限制平板一,基座上滑动连接有一对沿“X”相对设置的横板一,两横板一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一及螺纹杆二,螺纹杆一的左端及螺纹杆二的右端分别固定有圆杆一及圆杆二,螺纹杆一的右端与螺纹杆二的左端固定一起并同轴设置,螺纹杆一的左端侧与螺纹杆二的右端侧都设有固定在基座处的带座轴承一并且圆杆一与圆杆二分别安装在两带座轴承一处,螺纹杆一与螺纹杆二的螺纹方向相反,圆杆二的外端部固定有手摇轮一,基座及软质垫子上开有一对沿“Y”方向相对设置的长形通道孔一,横板一与限位平板一之间固定有一对分别穿过两长形通道孔一的连接杆一;小儿手臂限位机构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并呈“八”字形趴开设置的限位件一,限位件一包括至少两个呈间隔分步的限位工具一,限位工具一包括一对相对设置并位于软质垫子上方的限制平板二,基座上滑动连接有一对相对设置的横板二,两横板二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三及螺纹杆四,螺纹杆三的内端及螺纹杆四的外端分别固定有圆杆三及圆杆四,螺纹杆三的外端与螺纹杆四的内端固定一起并同轴设置,螺纹杆三的内侧与螺纹杆四的外侧都设有固定在基座处的带座轴承二并且圆杆三与圆杆四分别安装在两带座轴承二处,螺纹杆三与螺纹杆四的螺纹方向相反,基座及软质垫子上开有一对相对设置的长形通道孔二,横板二与限位平板二之间固定有一对分别穿过两长形通道孔二的连接杆二,左侧各圆杆四的外端侧及右侧各圆杆三的内端侧都安装有万向关节轴承一,左右各万向关节轴承一之间都安装有轴杆一,右侧顶端限位工具的外侧端设有万向关节轴承二,基座上固定有带座轴承三,带座轴承三上安装有轴杆二,右侧顶端圆杆四与万向关节轴承二的一端安装一起,万向关节轴承二的另一端与轴杆二的左端安装一起,轴杆二的外端部固定有手摇轮二,左侧各限位工具一的侧部都设有同步带轮一,各同步带轮一分别固定在左侧各限位工具一的圆杆三处,各同步带轮一之间都安装有同步带一;小儿腿部限位机构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并呈“八”字形趴开设置的限位件二,限位件二包括至少两个呈间隔分步的限位工具二,限位工具二包括一对相对设置并位于软质垫子上方的限制平板三,基座上滑动连接有一对相对设置的横板三,两横板三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五及螺纹杆六,螺纹杆五的内端及螺纹杆六的外端分别固定有圆杆五及圆杆六,螺纹杆五的外端与螺纹杆六的内端固定一起并同轴设置,螺纹杆五的内侧与螺纹杆六的外侧都设有固定在基座处的带座轴承四并且圆杆五与圆杆六分别安装在两带座轴承四处,螺纹杆五与螺纹杆六的螺纹方向相反,基座及软质垫子上开有一对相对设置的长形通道孔三,横板三与限位平板三之间固定有一对分别穿过两长形通道孔三的连接杆三,左侧各圆杆六的外端侧及右侧各圆杆五的内端侧都安装有万向关节轴承三,左右各万向关节轴承三之间都安装有轴杆三,右侧顶端限位工具二的外侧端设有万向关节轴承四,基座上固定有带座轴承五,带座轴承五上安装有轴杆四,右侧顶端圆杆六与万向关节轴承四的一端安装一起,万向关节轴承四的另一端与轴杆三的左端安装一起,轴杆三的外端部固定有手摇轮三,左侧各限位工具二的侧部都设有同步带轮二,各同步带轮二分别固定在左侧各限位工具二的圆杆五上,各同步带轮二之间都安装有同步带二;左侧各限制平板二及左侧各限制平板三的左侧面上都固定有左宽体绑带一,右侧各限位平板二及右侧各限位平板三的右侧面上都固定有右宽体绑带一,各左宽体绑带一的内端面都固定有父面魔术贴一,各右宽体绑带一的外端面都固定有母面魔术贴一。这里小儿头部限位机构的作用是,能够对小儿的左、右方向进行限位,这里螺纹杆一及螺纹杆二固定一起并采用螺纹方向相反设置的作用是,能够同步带动两限制平板一相互靠拢或相互分开;这里限位平板一的作用是,用于限制小儿的头部横向移动;这里小儿手臂限位机构的作用是,用于对小儿手臂的约束限制,这里螺纹杆三与螺纹杆四固定一起并采用螺纹方向相反设置的作用是,能够同步带动两限制平板二相互靠拢或相互分开;这里两限位平板二的作用是,能够相互靠拢从而横向限制小儿手臂,并且适合不同粗细的小儿手臂;这里同步带轮一、同步带一的作用是,能够同步带动各限位工具一上的圆杆三旋转,从而能够带动各限位工具上的限位平板二运动;这里小儿腿部限位机构的作用是,用于对小儿腿部的约束限制;这里螺纹杆五与螺纹杆六固定一起并采用螺纹方向相反设置的作用是,能够同步带动两限位平板三相互靠拢或相互分开,这里两限位平板三的作用是,能够相互靠拢从而横向限制小儿腿部,并且适合不同粗细的小儿腿部;这里同步带轮二、同步带二的作用是,能够同步带动各限位工具二上的圆杆五旋转,从而能够带动各限位工具上的限位平板三运动;这里左宽体绑带一、父面魔术贴一、右宽体绑带一、母面魔术贴一的作用是,用于轻轻压住小儿的手臂、腿部从而限制小儿的手臂、腿部的纵向移动;这里万向关节轴承一、万向关节轴承二、万向关节轴承三、万向关节轴承四的作用是,用于旋转的力能够换向,从而能够把手摇轮二、手摇轮三布局到合适的位置;这里手摇轮一、手摇轮二、手摇轮三的作用是,便于带动螺纹杆一、螺纹杆二、螺纹杆三、螺纹杆四、螺纹杆五、螺纹杆六的旋转,从而便于带动两限位平板一、两限位平板二、两限位平板三的相互靠拢或相互分开。进一步完善,两限位件一之间设有小儿腰部限位机构,小儿腰部限位机构包括一对沿“X”方向相对设置并位于软质垫子上方的限制平板四,基座上滑动连接有一对沿“X”相对设置的横板四,两横板四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七及螺纹杆八,螺纹杆七的左端及螺纹杆八的右端都分别固定有圆杆七及圆杆八,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小儿头皮穿刺的约束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是:所述基座(1)的顶面上固定有软质垫子(2),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小儿头部限位机构(3)、所述小儿头部限位机构(3)的下方设有小儿手臂限位机构(4)、所述小儿手臂限位机构(4)的下方设有小儿腿部限位机构(5);所述小儿头部限位机构(3)包括一对沿“X”方向相对设置并位于软质垫子(2)上方的限制平板一(3‑1),所述基座(1)上滑动连接有一对沿“X”相对设置的横板一(3‑2),两所述横板一(3‑2)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一(3‑3)及螺纹杆二(3‑4),所述螺纹杆一(3‑3)的左端及螺纹杆二(3‑4)的右端分别固定有圆杆一(3‑3a)及圆杆二(3‑4b),所述螺纹杆一(3‑3)的右端与螺纹杆二(3‑4)的左端固定一起并同轴设置,所述螺纹杆一(3‑3)的左端侧与螺纹杆二(3‑4)的右端侧都设有固定在基座(1)处的带座轴承一(3‑5)并且圆杆一(3‑3a)与圆杆二(3‑4b)分别安装在两所述带座轴承一(3‑7)处,所述螺纹杆一(3‑3)与螺纹杆二(3‑4)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圆杆二(3‑4b)的外端部固定有手摇轮一(3‑6),所述基座(1)及软质垫子(2)上开有一对沿“Y”方向相对设置的长形通道孔一(a),所述横板一(3‑2)与限位平板一(3‑1)之间固定有一对分别穿过两所述长形通道孔一(a)的连接杆一(3‑7);所述小儿手臂限位机构(4)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并呈“八”字形趴开设置的限位件一(4‑1),所述限位件一(4‑1)包括至少两个呈间隔分步的限位工具一(4‑1a),所述限位工具一(4‑1a)包括一对相对设置并位于软质垫子(2)上方的限制平板二(4a‑1a),所述基座(1)上滑动连接有一对相对设置的横板二(4b‑1a),两所述横板二(4b‑1a)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三(4c‑1a)及螺纹杆四(4d‑1a),所述螺纹杆三(4c‑1a)的内端及螺纹杆四(4d‑1a)的外端分别固定有圆杆三(4cd‑1a)及圆杆四(4de‑1a),所述螺纹杆三(4c‑1a)的外端与螺纹杆四(4d‑1a)的内端固定一起并同轴设置,所述螺纹杆三(4c‑1a)的内侧与螺纹杆四(4d‑1a)的外侧都设有固定在基座(1)处的带座轴承二(4e‑1a)并且圆杆三(4cd‑1a)与圆杆四(4de‑1a)分别安装在两所述带座轴承二(4e‑1a)处,所述螺纹杆三(4c‑1a)与螺纹杆四(4d‑1a)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基座(1)及软质垫子(2)上开有一对相对设置的长形通道孔二(b),所述横板二(4b‑1a)与限位平板二(4a‑1a)之间固定有一对分别穿过两所述长形通道孔二(b)的连接杆二(4f‑1a),左侧各所述圆杆四(4de‑1a)的外端侧及右侧各所述圆杆三(4cd‑1a)的内端侧都安装有万向关节轴承一(4‑2),左右各所述万向关节轴承一(4‑2)之间都安装有轴杆一(4‑3),右侧顶端所述限位工具(4‑1a)的外侧端设有万向关节轴承二(4‑4),所述基座(1)上固定有带座轴承三(4‑5),所述带座轴承三(4‑5)上安装有轴杆二(4‑6),右侧顶端所述圆杆四(4de‑1a)与万向关节轴承二(4‑4)的一端安装一起,所述万向关节轴承二(4‑4)的另一端与轴杆二(4‑6)的左端安装一起,所述轴杆二(4‑6)的外端部固定有手摇轮二(4‑7),左侧各所述限位工具一(4‑1a)的侧部都设有同步带轮一(4‑8),各所述同步带轮一(4‑8)分别固定在左侧各所述限位工具一(4‑1a)的圆杆三(4cd‑1a)处,各所述同步带轮一(4‑8)之间都安装有同步带一(4‑9);所述小儿腿部限位机构(5)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并呈“八”字形趴开设置的限位件二(5‑1),所述限位件二(5‑1)包括至少两个呈间隔分步的限位工具二(5‑1a),所述限位工具二(5‑1a)包括一对相对设置并位于软质垫子(2)上方的限制平板三(5a‑1a),所述基座(1)上滑动连接有一对相对设置的横板三(5b‑1a),两所述横板三(5b‑1a)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五(5c‑1a)及螺纹杆六(5d‑1a),所述螺纹杆五(5c‑1a)的内端及螺纹杆六(5d‑1a)的外端分别固定有圆杆五(5cd‑1a)及圆杆六(5de‑1a),所述螺纹杆五(5c‑1a)的外端与螺纹杆六(5d‑1a)的内端固定一起并同轴设置,所述螺纹杆五(5c‑1a)的内侧与螺纹杆六(5d‑1a)的外侧都设有固定在基座(1)处的带座轴承四(5e‑1a)并且圆杆五(5cd‑1a)与圆杆六(5de‑1a)分别安装在两所述带座轴承四(5e‑1a)处,所述螺纹杆五(5c‑1a)与螺纹杆六(5d‑1a)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基座(1)及软质垫子(2)上开有一对相对设置的长形通道孔三(c),所述横板三(5b‑1a)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小儿头皮穿刺的约束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是:所述基座(1)的顶面上固定有软质垫子(2),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小儿头部限位机构(3)、所述小儿头部限位机构(3)的下方设有小儿手臂限位机构(4)、所述小儿手臂限位机构(4)的下方设有小儿腿部限位机构(5);所述小儿头部限位机构(3)包括一对沿“X”方向相对设置并位于软质垫子(2)上方的限制平板一(3-1),所述基座(1)上滑动连接有一对沿“X”相对设置的横板一(3-2),两所述横板一(3-2)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一(3-3)及螺纹杆二(3-4),所述螺纹杆一(3-3)的左端及螺纹杆二(3-4)的右端分别固定有圆杆一(3-3a)及圆杆二(3-4b),所述螺纹杆一(3-3)的右端与螺纹杆二(3-4)的左端固定一起并同轴设置,所述螺纹杆一(3-3)的左端侧与螺纹杆二(3-4)的右端侧都设有固定在基座(1)处的带座轴承一(3-5)并且圆杆一(3-3a)与圆杆二(3-4b)分别安装在两所述带座轴承一(3-7)处,所述螺纹杆一(3-3)与螺纹杆二(3-4)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圆杆二(3-4b)的外端部固定有手摇轮一(3-6),所述基座(1)及软质垫子(2)上开有一对沿“Y”方向相对设置的长形通道孔一(a),所述横板一(3-2)与限位平板一(3-1)之间固定有一对分别穿过两所述长形通道孔一(a)的连接杆一(3-7);所述小儿手臂限位机构(4)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并呈“八”字形趴开设置的限位件一(4-1),所述限位件一(4-1)包括至少两个呈间隔分步的限位工具一(4-1a),所述限位工具一(4-1a)包括一对相对设置并位于软质垫子(2)上方的限制平板二(4a-1a),所述基座(1)上滑动连接有一对相对设置的横板二(4b-1a),两所述横板二(4b-1a)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三(4c-1a)及螺纹杆四(4d-1a),所述螺纹杆三(4c-1a)的内端及螺纹杆四(4d-1a)的外端分别固定有圆杆三(4cd-1a)及圆杆四(4de-1a),所述螺纹杆三(4c-1a)的外端与螺纹杆四(4d-1a)的内端固定一起并同轴设置,所述螺纹杆三(4c-1a)的内侧与螺纹杆四(4d-1a)的外侧都设有固定在基座(1)处的带座轴承二(4e-1a)并且圆杆三(4cd-1a)与圆杆四(4de-1a)分别安装在两所述带座轴承二(4e-1a)处,所述螺纹杆三(4c-1a)与螺纹杆四(4d-1a)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基座(1)及软质垫子(2)上开有一对相对设置的长形通道孔二(b),所述横板二(4b-1a)与限位平板二(4a-1a)之间固定有一对分别穿过两所述长形通道孔二(b)的连接杆二(4f-1a),左侧各所述圆杆四(4de-1a)的外端侧及右侧各所述圆杆三(4cd-1a)的内端侧都安装有万向关节轴承一(4-2),左右各所述万向关节轴承一(4-2)之间都安装有轴杆一(4-3),右侧顶端所述限位工具(4-1a)的外侧端设有万向关节轴承二(4-4),所述基座(1)上固定有带座轴承三(4-5),所述带座轴承三(4-5)上安装有轴杆二(4-6),右侧顶端所述圆杆四(4de-1a)与万向关节轴承二(4-4)的一端安装一起,所述万向关节轴承二(4-4)的另一端与轴杆二(4-6)的左端安装一起,所述轴杆二(4-6)的外端部固定有手摇轮二(4-7),左侧各所述限位工具一(4-1a)的侧部都设有同步带轮一(4-8),各所述同步带轮一(4-8)分别固定在左侧各所述限位工具一(4-1a)的圆杆三(4cd-1a)处,各所述同步带轮一(4-8)之间都安装有同步带一(4-9);所述小儿腿部限位机构(5)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并呈“八”字形趴开设置的限位件二(5-1),所述限位件二(5-1)包括至少两个呈间隔分步的限位工具二(5-1a),所述限位工具二(5-1a)包括一对相对设置并位于软质垫子(2)上方的限制平板三(5a-1a),所述基座(1)上滑动连接有一对相对设置的横板三(5b-1a),两所述横板三(5b-1a)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五(5c-1a)及螺纹杆六(5d-1a),所述螺纹杆五(5c-1a)的内端及螺纹杆六(5d-1a)的外端分别固定有圆杆五(5cd-1a)及圆杆六(5de-1a),所述螺纹杆五(5c-1a)的外端与螺纹杆六(5d-1a)的内端固定一起并同轴设置,所述螺纹杆五(5c-1a)的内侧与螺纹杆六(5d-1a)的外侧都设有固定在基座(1)处的带座轴承四(5e-1a)并且圆杆五(5cd-1a)与圆杆六(5de-1a)分别安装在两所述带座轴承四(5e-1a)处,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慧贞叶丽君曾旭陈伟周洁李丽芬陈义徐丹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