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栈桥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0557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栈桥及其施工方法,所述钢栈桥,包括若干钢管桩和设置在所述钢管桩上的梁体,所述梁体沿顺桥向的两端对应的河岸或者筑岛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梁体的桥台,在所述桥台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梁体端部的支撑型材,当钢管桩设计位置为硬质地层,钢管难以插入到设计深度时,采用硬质地层钢管桩。本申请的钢栈桥,在桥台上设置支撑型材,增大桥台受力面积,进而提高桥台支撑的可靠性,并且可以通过选择合适尺寸的型材实现对支撑高度的调整,进而实现,桥台处梁体高度的调整;本申请的钢栈桥,采用上述的硬质地层钢管桩,使得所形成的钢管桩稳定可靠,并且大幅简化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栈桥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栈桥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
中,涉及跨河跨江工程时,若河道不允许大型船只载运设备进场或者进场作为辅助施工设备,通常需要在河道上设置辅助施工通道,以此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目前的辅助施工通道通常包括浮桥、钢栈桥和人工筑岛等,针对于不同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相应结构的选择,例如,对于水流较为湍急,不宜选用人工筑岛和浮桥结构作为辅助施工通道的河道,钢栈桥结构就成为了较为常见的选择。对于目前的钢栈桥结构而言,梁体两端直接搭接在桥台上,在实际施工中,虽然能够得到较为可靠的支撑,但是在进一步的研究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其还存在有不足,具体在于,桥台通常为混凝土结构,其硬度有限,梁体受载荷过大时,常常会损坏桥台混凝土;另一方面,桥台的支撑高度固定,难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桥台上梁体的支撑高度进行调整。所以,目前需要设计一种既能够可靠支撑梁体,又能够方便调整梁体支撑高度的钢栈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钢栈桥结构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既能够可靠支撑梁体,又能够方便调整梁体支撑高度的钢栈桥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硬质地层钢管桩,包括至少两根钢管,所述钢管底部与硬质地层相抵接,所述钢管内部空间对应的硬质地层上设置有钻孔,所述钻孔内灌注有混凝土,所述混凝土浇筑满所述钻孔后继续向上延伸,使所述混凝土形成柱体的其中部分位于所述钢管内。目前的钢栈桥结构而言,主要是包括墩桩和设置在墩桩上的梁体,梁体通常采用若干贝雷片拼接而成,而墩桩通常是采用钢管桩,在施工中,需要将钢管桩打入土质层,钢管桩进入土质层的长度必须要达到设计长度,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当钢管桩下方为砂卵石层等硬质地层时,钢管桩难以继续打入,导致钢管桩插入深度不够,为了确保钢管桩支撑的可靠性,目前的通常做法是先用直径较大的钢管设置在钢管桩设计位置的外围,然后在钢管内的砂卵石层上钻孔,再在钻孔内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初凝前将钢管桩插入混凝土内,虽然这样的钢管桩结构也能够较为稳固,但是其需要先设置较大钢管,然后在较大钢管内进行钻孔、浇筑混凝土以及插入钢管桩的操作,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是安装和拆除的施工工序繁多,大幅增加了施工成本和工期,并且,由于钢管桩的插入是在大钢管内进行,钢管桩底部插入对位难以精确保证,所以难以控制钢管桩的施工精度;再一方面,在混凝土初凝前插入钢管桩,钢管桩的插入深度较难控制,容易出现插入过深等问题。所以,本申请的硬质地层钢管桩,施工时,当钢管下沉至硬质地层不能够进一步下沉时,通过钻机伸入进行钻孔,然后在钻孔内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注满钻孔后,继续灌注,使得硬化形成的混凝土柱体一部分位于钻孔内,一部分位于钢管内,如此,实现对钢管的固定,相较于传统方式而言,施工方式简单,不仅大幅简化了施工工序,而且可以通过钻孔深度和钢管内混凝土的高度来对钢管桩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协调控制,便于保证钢管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优选的,所述钢管下端嵌入所述硬质地层内,使所述钢管的下端以及下端部分的外侧壁与所述硬质地层相贴合。该种方式,使钢管下端部分嵌入硬质地层内,钢管下端部分的硬质地层呈台阶状,使得硬质地层对钢管下端和外围侧壁还起到良好的支护作用,一方面是进一步的提高了钢管桩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还起到定位钢管的作用,在后续施工中,避免钢管移位。所以也提高了钢管桩的施工质量,再一方面,各个下端部分的硬质地层还起到环箍的作用,避免各个内部压力过大而致使钢管下端被胀裂,所以,也进一步的提高了本申请钢管桩的结构稳定性。优选的,位于所述钢管内的混凝土高度为所述钢管长度的1/4~1/3。专利技术人发现,当钢管内混凝土采用上述高度时,能够良好的稳定钢管。优选的,在所述钢管顶部还设置有封板。通过设置封板,一方面是使钢管顶端平整,方便对上部结构进行可靠支撑,另一方面,封板还能够防止建筑垃圾以及雨水等落入钢管,确保钢管内壁和内部混凝土不被损坏。优选的,所述封板与所述钢管之间采用满焊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如此,封板还起到加强钢管顶端的作用,减小钢管顶端变形风险。优选的,所述封板外缘超出所述钢管外壁形成翼缘板,在所述翼缘板与所述钢管外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劲板。通过该种方式,进一步的扩大封板的面积,并且通过设置加劲板,也提高了封板与钢管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以及提高对上部结构支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优选的,相邻钢管之间还连接有剪刀撑,所述剪刀撑为采用型材呈X型交叉制得。通过设置剪刀撑,提高钢管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也提高了钢管桩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剪刀撑的型材之间采用非固定连接的方式配合。当钢管桩受冲击时,例如地震时,各钢管的受力存在差异,所以在本申请中,剪刀撑的型材之间采用非固定的连接方式,钢管之间形成相对柔性的连接,如此,进一步的提高钢管桩的支撑可靠性。优选的,所述封板上还设置有平联,所述平联沿横桥向连接同一钢管桩的各根钢管。优选的,所述平联包括至少两根沿横桥向相互拼接的工字钢。通过平联的设置,连接同一钢管桩的各根钢管,形成支撑上部结构的支撑平台。优选的,在所述混凝土内还设置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底部位于所述钻孔内,顶部位于所述钢管内。通过设置钢筋笼提高钢管内混凝土柱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的提高了对钢管加固的可靠性。优选的,所述钢筋笼包括若干竖向设置在主筋和若干环箍于所述主筋上的箍筋,所述主筋下端为尖锐状并超出所述环箍,嵌入在所述钻孔底部的硬质地层内。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将竖向主筋下端设置为尖锐状,在钢筋笼装入钻孔后,方便主筋下端插入硬质地层内,如此,一方面是进一步的提高了钢管内混凝土柱的支撑可靠性,并且,在混凝土浇筑时,还降低了因混凝土冲击而导致钢筋笼移位的风险,进一步确保了钢管内混凝土柱的浇筑质量。优选的,所述钢筋笼采用直径为16mm的钢筋作为主筋和箍筋,主筋间距为10cm,箍筋间距为20cm。优选的,所述混凝土为C30混凝土。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硬质地层钢管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吊装:采用吊装装置将钢管起吊到设计位置;b、下沉:采用振动锤锤击钢管,使钢管插入土质层,直至钢管下端到硬质地层;c、钻孔:采用钻孔设备对钢管内部空间下方的硬质地层进行钻孔,钻孔深度大于或者等于钢管插入地层的设计深度;d、混凝土浇筑:在步骤c形成的钻孔内灌注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满所述钻孔后继续浇筑,使混凝土灌注至钢管内,并达到设计高度。采用本申请的施工方法,在确保形成钢管桩具有良好支撑可靠性的前提下,相较于传统钢管桩结构,施工更加简化,不仅能够大幅降低施工成本,并且还能够大幅缩短施工工期;而且,也能够方便的确保钢管施工的位置精度,提高钢管桩施工质量。优选的,在所述步骤c中,在钻孔前,将钢管与悬挑贝雷梁的前端相连接,确保钢管在钻孔时处于竖直状态。一方面是确保钢管的输注,保证钢管桩施工质量,另一方面,钢管处于竖直状态,在钻孔时,可以以钢管作为基准,进而方便的保证钻孔的竖直。优选的,当钻孔至钢管下端处时,降低钻孔进度,并加入的水泥,对钢管底口处的地层侧壁进行护壁后,再正常钻进。当钻孔至钢管下端时,此处为土质层与硬质地层的交界处,所以,在此处降低钻孔进度,避免地层突变而对钻机设备造成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栈桥,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钢管桩和设置在所述钢管桩上的梁体,所述梁体沿顺桥向的两端对应的河岸或者筑岛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梁体的桥台,在所述桥台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梁体端部的支撑型材,当钢管桩设计位置为硬质地层,钢管难以插入到设计深度时,采用硬质地层钢管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栈桥,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钢管桩和设置在所述钢管桩上的梁体,所述梁体沿顺桥向的两端对应的河岸或者筑岛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梁体的桥台,在所述桥台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梁体端部的支撑型材,当钢管桩设计位置为硬质地层,钢管难以插入到设计深度时,采用硬质地层钢管桩。2.一种钢栈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A、吊装第一跨和第二跨的钢管桩:在第一跨和第二跨的钢管桩设计位置进行钢管桩的施工;B、搭建第一跨和第二跨梁体:在步骤A形成的钢管桩上搭建第一跨和第二跨梁体;C、搭建下一跨梁体:吊装设备在已搭建好的梁体上起吊下一跨梁体节段,对位后进行安装,形成悬挑梁结构;D、钢管桩施工:吊装设备移动至步骤C的悬挑梁结构上,并进行钢管桩的施工;重复步骤C和D,直至最后一跨梁体节段搭建完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还包括桥台施工,在第一跨和第二跨钢管桩施工前或者施工时,对桥台进行施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和步骤D中,当钢管桩设计位置为硬质地层,钢管难以插入到设计深度时,采用硬质地层钢管桩的施工方法。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地层钢管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吊装:采用吊装装置将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川漆涛刘瑞斌何煜民谢全鸿古川冯学松芦永强孙盛周杰杨闯李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