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檀香驱蚊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0078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檀香驱蚊制品。所述檀香驱蚊制品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檀香30‑40份,艾叶20‑30份,除虫菊20‑25份,薰衣草6‑10份,薄荷8‑12份,石竹12‑15份,木薯10‑15份,小苏打3‑5份,纳米黏土5‑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檀香驱蚊制品,不仅能驱除蚊虫,还具有灭菌等功效,使室内空气更清新,使用安全、环保。基于所述檀香驱蚊制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檀香驱蚊制品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檀香驱蚊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蚊产品
,特别涉及一种檀香驱蚊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蚊虫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害虫,被蚊虫叮咬之处往往其痒无比,且蚊虫是传染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每到夏、秋天,人们就要为驱蚊而苦恼,特别是在环境卫生较差的地方,更加容易滋生蚊虫。目前,杀除蚊虫所用的蚊香,包含的杀虫剂主要为除虫菊酯,杀虫的药理作用在于麻痹蚊虫神经,在蚊香制备时,除虫菊酯与有机溶剂混合。蚊香在不充分燃烧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及身体健康。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环保,对人体有益的驱蚊制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环保的檀香驱蚊制品,不仅能驱除蚊虫,还具有灭菌等功效,使室内空气更清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檀香驱蚊制品,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檀香30-40份,艾叶20-30份,除虫菊20-25份,薰衣草6-10份,薄荷8-12份,石竹12-15份,木薯10-15份,小苏打3-5份,纳米黏土5-6份。进一步地,一种檀香驱蚊制品,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檀香35份,艾叶30份,除虫菊22份,薰衣草10份,薄荷10份,石竹15份,木薯12份,小苏打4份,纳米黏土6份。进一步地,所述檀香、艾叶、除虫菊、薰衣草、薄荷、石竹、木薯的颗粒粒径为100-200目。进一步地,所述檀香驱蚊制品采用如下制备方法获得:步骤S1:将干燥的檀香、艾叶、除虫菊、薰衣草、薄荷、石竹、木薯粉碎,颗粒粒径为100-200目;步骤S2:将步骤S1粉碎后的原料与小苏打、纳米黏土混合,并加入适量水,在80-90℃条件下搅拌至成糊状;步骤S3:挤压成型;步骤S4:烘干,制备形成檀香驱蚊制品。进一步地,步骤S4中,烘干温度为50-70℃。基于所述檀香驱蚊制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檀香驱蚊制品的制备方法。一种檀香驱蚊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檀香、艾叶、除虫菊、薰衣草、薄荷、石竹、木薯粉碎,颗粒粒径为100-200目;步骤S2:将步骤S1粉碎后的原料与小苏打、纳米黏土混合,并加入适量水,在80-90℃条件下搅拌至成糊状;步骤S3:挤压成型;步骤S4:烘干,制备形成檀香驱蚊制品。进一步地,步骤S4在真空条件下烘干,烘干温度为50-70℃。进一步地,水与其它原料的质量比为(8-10):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檀香驱蚊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有益效果在于: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檀香驱蚊制品,以檀香、艾叶、除虫菊、薰衣草、薄荷、石竹为主要成分,具有辅助睡眠、杀菌、除虫、预防感冒等功效;木薯作为粘合剂,在蚊香点燃过程中参与燃烧,使蚊香燃烧更充分,并没有有害成分产生;小苏打呈弱碱性,在制备不仅作为糊化剂使用,使溶液更有粘黏性,同时,小苏打在溶液中会生产小气泡,作为造孔剂,使形成的产品中产生微孔,从而使蚊香得以充分燃烧;纳米黏土与原料粉末结合,填充在原料粉末中,增强了纳米粒子与其他成分的结合力,提高了产品的韧性和强度,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断裂,且燃烧时间长,燃烧过程烟雾量少,燃烧后不起灰。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檀香驱蚊制品,原料以植物烘干成分为主,不含任何有机成分,燃烧过程无挥发,对人体健康无伤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本专利技术中,各成分的作用机理、效果如下:檀香,具有性辛温、主治理气和胃、散风避邪等药用;其产生的香气清新幽雅,具有提神醒脑、舒缓情绪、排解压力、理畅呼吸、改善睡眠、调节内分泌等诸多养生保健的功效;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脾、肝、肾经;芳香温散,可升可降;具有降湿杀虫等功效;艾叶烟熏时产生的烟气具有特殊气味,具有较好的驱虫效果,可有效抑制多种病菌在空气中的传播,预防感冒;且属性辛温,能净化空气,有芳香通窍的作用,常闻能令人头脑清晰、聪耳明目;除虫菊,除虫菊的根、茎、叶、花等都含有毒虫素物质,是提取除虫菊酯的原料,可用于杀蚊除蝇,对臭虫、跳蚤及虱子均有特效;薰衣草,香气清新优雅,性质温和,具有镇静,舒缓,催眠作用;同时具有驱虫除秽、净化空气、防治蚊虫叮咬等功效;薄荷,薄荷中含有薄荷油、薄荷酮和薄荷醇等容易被发散的物质,能将蚊虫驱散;同时薄荷中还含有驱虫精油,气味温和,对人体无害;石竹,石竹对结核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减少、预防感冒。木薯,木薯的淀粉含量较高,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作为粘结剂。木薯作为可燃物,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参与燃烧。木薯浆料中加入小苏打,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使形成的浆料糊化并完全成糊;在糊化过程中,小苏打使浆料中形成均匀分布的若干小气泡,从而在烘干过程中形成若干微孔,可提高产品的燃烧效率,实现充分燃烧;纳米黏土,作为无极纳米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与其他原料结合,具有较高的致密性,从而能形成较强的结合力,提高产品的提高了产品的韧性和强度,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断裂;在制品燃烧过程中,纳米黏土同样参与燃烧,燃烧时间长,燃烧过程烟雾量少,燃烧后不起灰。基于上述理论,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檀香驱蚊制品。实施例1一种檀香驱蚊制品,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檀香30份,艾叶25份,除虫菊25份,薰衣草6份,薄荷12份,石竹12份,木薯10份,小苏打3份,纳米黏土5份。本实施例的檀香驱蚊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檀香、艾叶、除虫菊、薰衣草、薄荷、石竹、木薯粉碎,颗粒粒径为100-200目;其中,檀香、艾叶、除虫菊、薰衣草、薄荷、石竹、木薯均为干燥产品,以利于檀香驱蚊制品燃烧时能够燃烧充分;步骤S2:将步骤S1粉碎后的原料与小苏打、纳米黏土混合,并加入适量水,在80℃条件下搅拌至成糊状;具体的,加水量与其它原料的质量比为8:1;木薯在水中形成淀粉浆,通过加入小苏打,使浆液开始糊化直至完全成糊,从而将其它原料粘结在一起;步骤S3:挤压成型;步骤S4:烘干,制备形成檀香驱蚊制品;具体的,烘干在50-70℃、真空条件下进行。实施例2一种檀香驱蚊制品,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檀香35份,艾叶30份,除虫菊22份,薰衣草10份,薄荷10份,石竹15份,木薯12份,小苏打4份,纳米黏土6份。本实施例的檀香驱蚊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檀香、艾叶、除虫菊、薰衣草、薄荷、石竹、木薯粉碎,颗粒粒径为100-200目;步骤S2:将步骤S1粉碎后的原料与小苏打、纳米黏土混合,并加入适量水,在90℃条件下搅拌至成糊状;具体的,加水量与其它原料的质量比为9:1;步骤S3:挤压成型;步骤S4:烘干,制备形成檀香驱蚊制品;具体的,烘干在50-70℃、真空条件下进行。实施例3一种檀香驱蚊制品,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檀香40份,艾叶20份,除虫菊20份,薰衣草8份,薄荷8份,石竹14份,木薯15份,小苏打5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檀香驱蚊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檀香30‑40份,艾叶20‑30份,除虫菊20‑25份,薰衣草6‑10份,薄荷8‑12份,石竹12‑15份,木薯10‑15份,小苏打3‑5份,纳米黏土5‑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檀香驱蚊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檀香30-40份,艾叶20-30份,除虫菊20-25份,薰衣草6-10份,薄荷8-12份,石竹12-15份,木薯10-15份,小苏打3-5份,纳米黏土5-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檀香驱蚊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檀香35份,艾叶30份,除虫菊22份,薰衣草10份,薄荷10份,石竹15份,木薯12份,小苏打4份,纳米黏土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檀香驱蚊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檀香、艾叶、除虫菊、薰衣草、薄荷、石竹、木薯的颗粒粒径为100-200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檀香驱蚊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檀香驱蚊制品采用如下制备方法获得:步骤S1:将干燥的檀香、艾叶、除虫菊、薰衣草、薄荷、石竹、木薯粉碎,颗粒粒径为100-200目;步骤S2:将步骤S1粉碎后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明远贺江美蔡星燎孙铁平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创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