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鉴定蜜蜂攻击性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0037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鉴定蜜蜂攻击性的装置和方法,鉴定蜜蜂攻击性的装置包括待蜇刺部件和动力装置,待蜇刺部件采用生物材料或仿生物材料,被蜜蜂的蛰针蜇刺后能够留下蛰针;动力装置能够对蜂箱造成攻击假象。应用时,首先在蜂箱巢门口处放置待蜇刺部件,然后通过动力装置对蜂箱造成攻击假象;接着清点待蜇刺部件上的蛰针数目,比较不同蜂群的蛰针数目,即可获得蜂群的攻击性强弱。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待蜇刺部件吸引蜜蜂蜇刺,并留下蛰针,通过清点待蜇刺部件上的蛰针数目,获得蜂群的攻击性强弱,蛰针数多的蜂群攻击性强;所以能够避免主观因素对判断蜜蜂攻击性强弱的影响,从而准确量化蜜蜂攻击性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鉴定蜜蜂攻击性的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蜜蜂养殖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鉴定蜜蜂攻击性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在蜜蜂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比较凶的蜜蜂,这种蜜蜂攻击强,易于蛰伤养蜂人或者周围的其他人员。被蛰伤人员轻者红肿痒痛,重者过敏需要急救。因此,养蜂人员不喜爱攻击性强的蜜蜂。蜜蜂育种工作者根据养蜂人员的需求,着力选育攻击性弱、温顺的蜜蜂,因此准确鉴定蜜蜂的攻击性成为关键。在目前工作中,工作人员一般根据蜜蜂是否主动攻击人、人离开蜂箱后蜜蜂是否追着人,来判断蜜蜂攻击性的强弱。但是,蜜蜂的攻击强度会因人而异,这种人为主观地判断造成鉴定结果误差较大,准确性较低,不能量化数据。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准确、量化判断蜜蜂攻击性强弱的装置和方法,对于选育温顺的蜜蜂、减少养蜂管理过程中人员的受伤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定蜜蜂攻击性的装置和方法,以避免主观因素对判断蜜蜂攻击性强弱的影响,从而准确量化蜜蜂攻击性的强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鉴定蜜蜂攻击性的装置,包括:被蜜蜂的蛰针蜇刺后能够留下蛰针的待蜇刺部件,所述待蜇刺部件采用生物材料或仿生物材料;能够对蜂箱造成攻击假象的动力装置。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待蜇刺部件为手套状。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待蜇刺部件为仿真皮手套。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动力装置为能够振动所述蜂箱的振动马达。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振动马达能够在打开预设干扰时间后自动关闭。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预设干扰时间为10-30秒。优选的,上述装置中,还包括:底座;将所述待蜇刺部件撑起,与蜂箱巢门口平齐或高于蜂箱巢门口1-30cm的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待蜇刺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鉴定蜜蜂攻击性的装置包括待蜇刺部件和动力装置,待蜇刺部件采用生物材料或仿生物材料,被蜜蜂的蛰针蜇刺后能够留下蛰针;动力装置能够对蜂箱造成攻击假象。应用时,首先在蜂箱巢门口处放置待蜇刺部件,然后通过动力装置对蜂箱造成攻击假象,此时蜂箱巢内的蜜蜂会从门口飞出,由于待蜇刺部件采用生物材料或仿生物材料,会导致蜜蜂感受到生命受到其他生物的威胁,这样一来,蜜蜂会对待蜇刺部件执行蜇刺的动作,在待蜇刺部件留下蛰针;在达到预设试验时间后取走待蜇刺部件;接着清点待蜇刺部件上的蛰针数目,比较不同蜂群的蛰针数目,即可获得蜂群的攻击性强弱。本专利技术利用待蜇刺部件吸引蜜蜂蜇刺,并留下蛰针,通过清点待蜇刺部件上的蛰针数目,获得蜂群的攻击性强弱,蛰针数多的蜂群攻击性强;所以能够避免主观因素对判断蜜蜂攻击性强弱的影响,从而准确量化蜜蜂攻击性的强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鉴定蜜蜂攻击性的方法,包括步骤:1)在蜂箱巢门口处放置待蜇刺部件,所述待蜇刺部件采用生物材料或仿生物材料,被蜜蜂的蛰针蜇刺后能够留下蛰针;2)通过动力装置对蜂箱造成攻击假象;3)预设试验时间后取走所述待蜇刺部件;4)清点所述待蜇刺部件上的蛰针数目,比较不同蜂群的蛰针数目,获得蜂群的攻击性强弱。优选的,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1)具体为:在距离所述蜂箱巢门口30cm~50cm处放置仿真皮手套,使所述仿真皮手套与所述蜂箱巢门口平齐或高于所述蜂箱巢门口1-30cm。优选的,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2)具体为:在所述蜂箱侧部放置振动马达,使所述振动马达工作10-30秒;所述步骤3)中的预设试验时间为10-30分钟。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鉴定蜜蜂攻击性的方法,包括步骤:1)在蜂箱巢门口处放置待蜇刺部件,待蜇刺部件采用生物材料或仿生物材料,被蜜蜂的蛰针蜇刺后能够留下蛰针;2)通过动力装置对蜂箱造成攻击假象;此时蜂箱巢内的蜜蜂会从门口飞出,由于待蜇刺部件采用生物材料或仿生物材料,会导致蜜蜂感受到生命受到其他生物的威胁,这样一来,蜜蜂会对待蜇刺部件执行蜇刺的动作,在待蜇刺部件留下蛰针;3)预设试验时间后取走待蜇刺部件;使蜜蜂对待蜇刺部件执行蜇刺的过程持续预设试验时间,保证采集蛰针的可靠性;4)清点待蜇刺部件上的蛰针数目,比较不同蜂群的蛰针数目,获得蜂群的攻击性强弱。本专利技术利用待蜇刺部件吸引蜜蜂蜇刺,并留下蛰针,通过清点待蜇刺部件上的蛰针数目,获得蜂群的攻击性强弱,蛰针数多的蜂群攻击性强;所以能够避免主观因素对判断蜜蜂攻击性强弱的影响,从而准确量化蜜蜂攻击性的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鉴定蜜蜂攻击性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鉴定蜜蜂攻击性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鉴定蜜蜂攻击性的装置,能够避免主观因素对判断蜜蜂攻击性强弱的影响,从而准确量化蜜蜂攻击性的强度。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附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鉴定蜜蜂攻击性的装置包括待蜇刺部件1和动力装置(图中未示出),待蜇刺部件1采用生物材料或仿生物材料,被蜜蜂的蛰针蜇刺后能够留下蛰针;动力装置能够对蜂箱造成攻击假象。需要说明的是,蛰针是蜜蜂的自卫器官,当蜜蜂感受到生命受到其他生物的威胁时,会执行蜇刺的动作,而在蜇刺的同时,蜜蜂会从蜂针注射一种液体,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对于被针蜇的生物会产生局部或全身反应。应用时,首先在蜂箱巢门口处放置待蜇刺部件1,然后通过动力装置对蜂箱造成攻击假象,此时蜂箱巢内的蜜蜂会从门口飞出,由于待蜇刺部件1采用生物材料或仿生物材料,会导致蜜蜂感受到生命受到其他生物的威胁,这样一来,蜜蜂会对待蜇刺部件1执行蜇刺的动作,在待蜇刺部件1留下蛰针;在达到预设试验时间后取走待蜇刺部件1;接着清点待蜇刺部件1上的蛰针数目,比较不同蜂群的蛰针数目,即可获得蜂群的攻击性强弱。本专利技术利用待蜇刺部件1吸引蜜蜂蜇刺,并留下蛰针,通过清点待蜇刺部件1上的蛰针数目,获得蜂群的攻击性强弱,蛰针数多的蜂群攻击性强;所以能够避免主观因素对判断蜜蜂攻击性强弱的影响,从而准确量化蜜蜂攻击性的强度。为了使待蜇刺部件1的蜇刺状况更接近人体,优选的,待蜇刺部件1为手套状。该手套状的待蜇刺部件1的表面积较大,从而提高了判断蜜蜂攻击性强弱的准确度。上述待蜇刺部件1还可以为单层的矩形状或圆柱筒体状等,本专利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优选的,待蜇刺部件1为仿真皮手套。仿真皮又叫人造皮革,用PVC、PU,PE等薄膜加工制成的材料,具有生物细胞特性,能够吸引蜜蜂蛰刺。本专利技术利用仿真皮制造的手套作为待蛰刺部件,成本较低;而且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便于携带。待蜇刺部件1还可以采用真皮如牛皮、猪皮制造。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动力装置为能够振动蜂箱的振动马达。具体的,振动马达的功率为220V/30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鉴定蜜蜂攻击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被蜜蜂的蛰针蜇刺后能够留下蛰针的待蜇刺部件(1),所述待蜇刺部件(1)采用生物材料或仿生物材料;能够对蜂箱造成攻击假象的动力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鉴定蜜蜂攻击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被蜜蜂的蛰针蜇刺后能够留下蛰针的待蜇刺部件(1),所述待蜇刺部件(1)采用生物材料或仿生物材料;能够对蜂箱造成攻击假象的动力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蜇刺部件(1)为手套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蜇刺部件(1)为仿真皮手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能够振动所述蜂箱的振动马达。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马达能够在打开预设干扰时间后自动关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干扰时间为10-30秒。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3);将所述待蜇刺部件(1)撑起,与蜂箱巢门口平齐或高于蜂箱巢门口1-30cm的支架(2),所述支架(2)设置在所述底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石巍申宇阳关丽岩陈超汤娇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