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用大黄林下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993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用大黄林下种植方法,该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1)选地整地;(2)厚朴林种植;(3)大黄育苗;(4)大黄移栽;(5)田间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充分利用温、光、水和土地资源,同等面积在不减少大黄种植密度和产量的前提下,能增加厚朴的种植,大幅度地提高了经济效益;(2)药用大黄与厚朴林套作能人为地创造有利于其生长的阴湿环境,有利于大黄生长,能提高其产量和质量;(3)本发明专利技术科学合理,大幅增加经济效益,容易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用大黄林下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草药种植方法
,涉及一种药用大黄林下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又称生军、将军、川军。性味苦、寒。有泻实热、下积滞、化疲、解毒功效。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湿热黄疽、急性阑尾炎、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症。主产青海、甘肃、四川、陕西等省。其形态特征为寥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木质化,不分叉,呈萝卜形,有的具数个分叉,呈牛头形。其生长习性为性喜冷凉气候,耐寒,忌高温。对土壤要求较严,一般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壤上或砂壤上最好。在黏重酸性的土壤栽种,造成根茎生长不良,影响产量。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过高的地块,不宜种植。长期以来,药用大黄一直为一种野生植物,近些年来虽然开始种植,但现有的种植技术,药用大黄产量低、且药用价值不高。基于以上原因,有必要研究一种药用大黄林下种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用大黄林下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既能增加药用大黄的产量与质量,又能很好推广使用。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药用大黄林下种植方法,该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1)选地整地: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含腐殖质壤土的地块,深耕除草平整;(2)厚朴林种植:等行间距种植厚朴,行间撒施腐熟厩肥、NPK三元复合肥和锌肥,然后覆盖地膜以备大黄种苗移栽;(3)大黄育苗:将大黄植物种子进行处理后,进行大田育苗或者设施育苗,播种时间为春播或秋播;(4)大黄移栽:大黄苗移栽时将侧根及主根的细长部分剪去,移栽苗栽在厚朴林行间,与厚朴相间种;栽后覆浅层土,使苗叶露出地面;(5)田间管理:随着大黄根茎的扩大不断对根茎培土,以促进根茎生长,并利于排水防冻,除留种者外,其他植株及早摘除花苔,掰去侧芽,以利根茎发育;同时防治病虫害。进一步地,步骤(1)中栽培用地选择坡度≤30°、海拔高度900-1800m的向阳山坡地,年降雨量1000-1600mm,无霜期≥190d并远离居住区、公路和其他可能造成污染的土地。进一步地,步骤(1)中深耕除草是在栽前半个月清除杂草和小灌丛,深耕暴晒,有效抑制虫卵和病菌的滋生,熟化土壤。进一步地,步骤(2)中厚朴林行距为1.50m×2.00m,200株/600m2;步骤(2)中所述撒施腐熟厩肥1500-2500kg/亩,NPK三元复合肥40-50kg/亩,锌肥1.5-2kg/亩;且NPK三元复合肥N-P2O5-K2O养分含量为15-15-15。进一步地,步骤(3)中大黄植物种子在播种前采用10-25℃温水浸泡4-24h或采用20-30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4-24h;步骤(3)中大田育苗为: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利于排水的地块作为育苗地,做成宽1.5米、高0.5米的畦,将处理后的大黄植物种子撒在备好的苗床上,上面覆盖0.5cm厚的细土,然后草屑覆盖,喷洒适量水,及时除草,施人畜粪水,待种苗长到根茎最粗处直径≥2cm即可移栽,种苗选取芽完整、无残缺的壮苗栽培;步骤(3)中设施育苗为:将大黄植物种子进行处理后,控干水份,放在25℃下催芽,用纱布覆盖,每天用冷水冲2次,当有种子发芽,即将其播种到装有育苗基质的育苗穴盘中,每穴播种子1-2粒,播种深度0.5cm,将水雾化喷洒,浇透水,将浇透水的穴盘覆盖一层薄膜保持水分,并保持穴盘内温度为15-25℃;催芽处理过的种子播种7-10天出苗,待苗生长到三匹真叶,一个植株心,此时可移栽。进一步地,步骤(4)中大黄苗移栽时间为春播者第2年3-4月移栽,秋播者第3年3-4月移栽;步骤(4)中所述大黄移栽苗株高为不小于10cm的壮苗;步骤(4)中所述两厚朴中间栽3行大黄,所述大黄苗离厚朴0.7m,大黄株行距为0.7m×0.5m,1000株/600m2。进一步地,步骤(5)中摘除花苔是在大黄生长的第三年五月,要去顶芽(即花苔),除留下作种用于育苗的,其余要统统去顶芽(打花苔),否则将严重影响产量;步骤(5)中掰去侧芽是在大黄生长的第二年的四月(农历三月),大黄开始发新叶、大黄根头部一周有侧芽,必须除去,否则将影响大黄根茎及根的生长,减低产量,方法为除去侧芽后立即用细土涂疤痕处;步骤(5)中防治病虫害中大黄病害有根腐病、轮纹病、疮痂病、炭疽病、霜霉病,可采用综合防治法,实行轮作;保持土壤排水良好;及早拔除病株烧毁,病株处的土壤用石灰消毒;清除枯枝落叶及杂草,消灭过冬病源;发病前或发病时用1:1:120波尔多液喷雾或浇灌;大黄虫害有金龟子和蚜虫,可用化学药剂毒杀,金龟子为害亦可在早晨捕杀或夜晚点灯诱杀成虫。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能充分利用温、光、水和土地资源,同等面积在不减少大黄种植密度和产量的前提下,能增加厚朴的种植,大幅度地提高了经济效益;(2)药用大黄与厚朴林套作能人为地创造有利于其生长的阴湿环境,有利于大黄生长,能提高其产量和质量;(3)本专利技术科学合理,大幅增加经济效益,容易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药用大黄林下种植方法,该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1)选地整地:栽培地位于镇巴县小洋镇鲁家坝村,栽培地的坡度≤30°、海拔高度为1200m的向阳山坡地,年降雨量为1000-1600mm,无霜期≥190d并远离居住区、公路和其他可能造成污染的土地,对当地地形及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考察和以往栽培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土壤有机质、养分及微量元素进行监测,土壤是耕层深厚,腐殖质丰富的沙土地。栽前半个月清除杂草和小灌丛,深耕暴晒,有效抑制虫卵和病菌的滋生,熟化土壤。栽前一周内起垄,垄面宽90cm,垄深15cm,垄间沟宽20cm,呈中脊高两面略低的鱼背形状;(2)厚朴林种植:以行距为1.50m×2.00m等行间距种植厚朴,200株/600m2,行间撒施腐熟厩肥2000公斤/亩、再配合施用NPK三元复合肥45kg/亩(NPK三元复合肥N-P2O5-K2O养分含量为15-15-15),加锌肥1.8kg/亩,再取土盖在上面,然后覆盖地膜以备大黄移栽;(3)大黄育苗:将大黄种子在25℃温水浸泡24h,控干水份,放在25℃下催芽,用纱布覆盖,每天用冷水冲2次,当有种子发芽,即将其播种到装有育苗基质的育苗穴盘中,每穴播种子1-2粒,播种深度0.5cm,将水雾化喷洒,浇透水,将浇透水的穴盘覆盖一层薄膜保持水分,并保持穴盘内温度为15-25℃,催芽处理过的种子播种7-10天出苗,待苗生长到三匹真叶,一个植株心,此时可移栽;(4)大黄移栽:第三年3月份将株高达到10cm的大黄苗侧根及主根的细长部分剪去,移栽厚朴林行间,两厚朴中间栽3行大黄(大黄离厚朴0.7m),株行距为0.7m×0.5m,1000株/600m2,栽后覆浅层土,使苗叶露出地面;(5)田间管理:随着大黄根茎的扩大不断对根茎培土,以促进根茎生长,并利于排水防冻,除留种者外,其他植株及早摘除花苔,掰去侧芽,以利根茎发育,同时防治病虫害;防治病虫害中大黄病害有根腐病、轮纹病、疮痂病、炭疽病、霜霉病,可采用综合防治法,实行轮作;保持土壤排水良好;及早拔除病株烧毁,病株处的土壤用石灰消毒;清除枯枝落叶及杂草,消灭过冬病源;发病前或发病时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用大黄林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1)选地整地: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含腐殖质壤土的地块,深耕除草平整;(2)厚朴林种植:等行间距种植厚朴,行间撒施腐熟厩肥、NPK三元复合肥和锌肥,然后覆盖地膜以备大黄种苗移栽;(3)大黄育苗:将大黄植物种子进行处理后,进行大田育苗或者设施育苗,播种时间为春播或秋播;(4)大黄移栽:大黄苗移栽时将侧根及主根的细长部分剪去,移栽苗栽在厚朴林行间,与厚朴相间种;栽后覆浅层土,使苗叶露出地面;(5)田间管理:随着大黄根茎的扩大不断对根茎培土,以促进根茎生长,并利于排水防冻,除留种者外,其他植株及早摘除花苔,掰去侧芽,以利根茎发育;同时防治病虫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用大黄林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1)选地整地: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含腐殖质壤土的地块,深耕除草平整;(2)厚朴林种植:等行间距种植厚朴,行间撒施腐熟厩肥、NPK三元复合肥和锌肥,然后覆盖地膜以备大黄种苗移栽;(3)大黄育苗:将大黄植物种子进行处理后,进行大田育苗或者设施育苗,播种时间为春播或秋播;(4)大黄移栽:大黄苗移栽时将侧根及主根的细长部分剪去,移栽苗栽在厚朴林行间,与厚朴相间种;栽后覆浅层土,使苗叶露出地面;(5)田间管理:随着大黄根茎的扩大不断对根茎培土,以促进根茎生长,并利于排水防冻,除留种者外,其他植株及早摘除花苔,掰去侧芽,以利根茎发育;同时防治病虫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大黄林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栽培用地选择坡度≤30°、海拔高度900-1800m的向阳山坡地,年降雨量1000-1600mm,无霜期≥190d并远离居住区、公路和其他可能造成污染的土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大黄林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深耕除草是在栽前半个月清除杂草和小灌丛,深耕暴晒,有效抑制虫卵和病菌的滋生,熟化土壤。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大黄林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厚朴林行距为1.50m×2.00m,200株/600m2;步骤(2)中所述撒施腐熟厩肥1500-2500kg/亩,NPK三元复合肥40-50kg/亩,锌肥1.5-2kg/亩;且所述NPK三元复合肥N-P2O5-K2O养分含量为15-15-1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大黄林下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大黄植物种子在播种前采用10-25℃温水浸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松霍科科冯自立汪凤臣徐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卧龙江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陕西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