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及箱式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90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及箱式变电站,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包括用于固定在箱式变电站的顶板上的通风顶盖,通风顶盖下设有对通风顶盖进行支撑固定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散热孔,通风顶盖边沿处设有向下弯折形成的用于防止雨水从散热孔落入箱式变电站内部的防雨檐。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通风顶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风顶盖增加了防雨檐,雨水被防雨檐阻挡难以从散热孔处落入箱式变电站内部,增强了通风顶盖处的防雨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风处漏雨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及箱式变电站
本技术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及箱式变电站。
技术介绍
在如今的电气领域内,诸如预装式变电站、预制舱等户外用输配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多数方法采用自然通风与强制风冷相结合以实现降低设备温度,保障正常运行。授权公告号为CN203312681U、授权公告日为2013.11.27的是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箱式变电站,该箱式变电站包括底座、侧墙、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即箱式变电站顶板、第二盖体即通风顶盖,第一盖体上设有散热腔体,散热腔体上设有出风孔,散热腔体上设有第二盖体,第二盖体水平截面大于散热腔体的水平截面。该箱式变电站第二盖体具有通风作用,但是在户外使用条件下,雨水容易从出风口落入箱式变电站内部,第二盖体保证不了足够的防护等级,存在着漏雨现象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风顶盖漏雨现象严重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的技术方案是: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包括用于固定在箱式变电站的顶板上的通风顶盖,通风顶盖下设有对通风顶盖进行支撑固定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散热孔,通风顶盖边沿处设有向下弯折形成的防止雨水从散热孔落入箱式变电站内部的防雨檐。本技术的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通风顶盖,本技术的通风顶盖增加了防雨檐,雨水被防雨檐阻挡难以从散热孔处落入箱式变电站内部,增强了通风顶盖处的防雨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风处漏雨严重的问题。进一步的,为了增强防雨能力,所述散热孔设置在支撑板上靠上的位置,散热孔能够被防雨檐覆盖的更多,增强了通风结构的防雨能力。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支撑板的生产,所述支撑板设有至少两个且支撑板围成散热通道,相较于一体成形的支撑板,该支撑板生产加工更加简单。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通风顶盖的固定,至少一个支撑板上边沿向外折弯形成U形槽,U形槽的外侧槽壁与通风顶盖的防雨檐固定。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支撑板固定,支撑板下边沿向外弯折形成用于将固定板与顶板固定的折边,通过折边将支撑板与顶板固定简单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箱式变电站的技术方案是:箱式变电站包括顶板,顶板上固定有通风顶盖,通风顶盖下设有对通风顶盖进行支撑固定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散热孔,通风顶盖边沿处设有向下弯折形成的用于防止雨水从散热孔落入箱式变电站内部的防雨檐。本技术的箱式变电站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通风顶盖,本技术的通风顶盖增加了防雨檐,雨水被防雨檐阻挡难以从散热孔处落入箱式变电站内部,增强了通风顶盖处的防雨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风处漏雨严重的问题。进一步的,为了增强防雨能力,所述散热孔设置在支撑板上靠上的位置,散热孔能够被防雨檐覆盖的更多,增强了通风结构的防雨能力。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支撑板的生产,所述支撑板设有至少两个且支撑板围成散热通道,相较于一体成形的支撑板,该支撑板生产加工更加简单。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通风顶盖的固定,至少一个支撑板上边沿向外折弯形成U形槽,U形槽的外侧槽壁与通风顶盖的防雨檐固定。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支撑板固定,支撑板下边沿向外弯折形成用于将固定板与顶板固定的折边,通过折边将支撑板与顶板固定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箱式变电站的具体实施例1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箱式变电站的具体实施例1的装配完成后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箱式变电站的具体实施例1的安装使用示意图;图中:1、通风顶盖;2、防尘网;3、支撑板;4、散热孔;5、U形槽;6、折边;7、防雨檐;8、顶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箱式变电站包括侧壁,侧壁上设有顶板8,为了增强箱式变电站的通风散热性能,箱式变电站顶板8上设有通风口,并在通风口上方设有通风顶盖1,通风顶盖1下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上设有散热孔4,通风顶盖1由支撑板3进行支撑固定,箱式变电站中的热空气上升至通风口处通过支撑板3上的散热孔4排出。为了增强箱式变电站在通风口处的防雨能力,通风顶盖1向下弯折形成防雨檐7,防雨檐7在竖直方向上能覆盖部分散热孔4,但在水平方向上留出了足够的通风散热空间。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通风顶盖1,雨水难以从防雨檐7处落入箱式变电站内部,增强了箱式变电站在通风口处的防雨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风处漏雨严重的问题。为了便于安装通风顶盖1,通风顶盖1下设有用于支撑通风顶盖1的支撑板3,本实施例中,支撑板3设置有四快,支撑板围成散热通道。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板可以为一体式结构,或设置六块或其他数量的支撑板。其中两块支撑板3沿箱式变电站宽度方向设置,为了与箱式变电站倒V形的顶板相适配,这两块支撑板3也为倒V形,并在支撑板3安装时的下方设有折边6,折边6上设有供螺栓穿插的通孔以使支撑板3固定在顶板上。另外两个支撑板3沿箱式变电站的长度方向设置,支撑板3为长条形,在支撑板3安装时的下方设有同样的折边6,在上边沿向外折弯形成U形槽5,U形槽外侧槽壁与通风顶盖1的防雨檐7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板也可以采用其他方试固定通风顶盖,例如直接将通风顶盖焊接在支撑板上。为了能使热空气从通风口处流出,支撑板3上设有散热孔4,本实施例中散热孔4为条形孔,散热孔4在支撑板3上沿着支撑板3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使通风散热更加均匀。为了增强通风结构的防雨效果,散热孔4设置在支撑板3上靠近通风顶盖1的位置,能使通风顶盖1的防雨檐7尽可能多的覆盖着散热孔4,相较于散热孔4设置在中间位置,雨水更加难以溅如箱式变电站的内部,增强了通风结构的防雨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防雨檐足够宽的的话,散热孔也可设置在中间位置。为了使箱式变电站的通风结构具有一定的防风沙效果,支撑板3在散热孔4处设有防尘网2,本实施例中,散热孔4通过24目防尘网点焊覆盖,网孔直径不大于1mm,可以阻止部分风沙进入箱式变电站内部。箱式变电站安装通风结构时,只需将四个焊接有防尘网2的支撑板3按照位置通过折边6与箱式变电站顶板固定,再将通风顶盖1的防雨檐7与支撑板U形槽5外侧槽壁通过螺栓固定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板也可以不设置折边,直接将支撑板焊接在顶板上,或通过其他固定结构将支撑板固定在顶板上。此种通风结构加工起来工序简单,装配牢固可靠,无焊接过程变形、气孔等缺陷。安装方便,省时省力,形成了良好的箱体通风散热效果,又满足防护等级要求,而且防雨防风沙效果突出。本技术的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通风结构与上述具体实施例1中的箱式变电站的通风结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包括用于固定在箱式变电站的顶板上的通风顶盖,其特征在于:通风顶盖下设有对通风顶盖进行支撑固定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散热孔,通风顶盖边沿处设有向下弯折形成的用于防止雨水从散热孔落入箱式变电站内部的防雨檐。

【技术特征摘要】
1.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包括用于固定在箱式变电站的顶板上的通风顶盖,其特征在于:通风顶盖下设有对通风顶盖进行支撑固定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散热孔,通风顶盖边沿处设有向下弯折形成的用于防止雨水从散热孔落入箱式变电站内部的防雨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设置在支撑板上靠上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设有至少两个且支撑板围成散热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板上边沿向外折弯形成U形槽,U形槽的外侧槽壁与通风顶盖的防雨檐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式变电站用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下边沿向外弯折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升升徐青亚张英杰陈静雅葛淑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