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盘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888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硬盘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的母端设有插接槽,壳体的公端设有插接缺口以及固设于其端面上的插接块,插接块设于插接缺口中,壳体内设有多个公转母一体式端子,公转母一体式端子的母端为弹性弯曲部;插接槽的内壁面上设有多个与弹性弯曲部相对应的端子容置槽,一弹性弯曲部伸入端子容置槽中,弹性弯曲部的底部从端子容置槽的开口处伸出;公转母一体式端子的公端设于插接块的顶面上。该硬盘连接器的连接端子为公转母一体式端子,公转母一体式端子由金属材料一体成型制成,因此,该硬盘连接器避免了因多个端子转换连接而造成的信号衰减、瞬断现象;而弹性弯曲部使该公转母一体式端子具有耐疲劳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盘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硬盘连接器。
技术介绍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硬盘在与PC连接时,必须使用连接装置进行连接。硬盘接口主要包括IDE接口、SATA接口和SAS接口,IDE接口已经被淘汰,目前市场上的硬盘接口主要为SATA接口和SAS接口。硬盘连接器用于和硬盘进行连接,计算机通过硬盘连接线连接到硬盘连接器从而和硬盘实现连接。传统的硬盘连接器,其结构由壳体和多个端子组件构成,一个端子组件由多个端子连接而成,多个端子依次相连从而实现转换连接。但是,这种多段式的端子会导致传输数据时的衰减和瞬断等现象。且大多端子的端部耐疲劳性能差,多次拨插后会造成结构损坏,使用寿命短。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硬盘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硬盘连接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硬盘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母端设有插接槽,所述壳体的公端设有插接缺口以及固设于其端面上的插接块,所述插接块设于所述插接缺口中,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公转母一体式端子,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的母端为弹性弯曲部;所述插接槽的内壁面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弹性弯曲部相对应的端子容置槽,一所述弹性弯曲部伸入所述端子容置槽中,所述弹性弯曲部的底部从所述端子容置槽的开口处伸出;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的公端设于所述插接块的顶面上。较优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匹配的安装缺口,所述第二壳体嵌入所述安装缺口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安装面上设有上扣位,所述第二壳体的安装面上设有与所述上扣位相对应的下扣位。较优地,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的数量为二十二根;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分为两组,第一组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包括七根均匀分布的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第二组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包括十五根均匀分布的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较优地,所述插接块的数量为两块,两组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分别设于两块所述插接块的顶面上。较优地,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上设有安装孔。较优地,所述壳体的公端设有多个扣孔,所述扣孔设于所述插接块的下方。较优地,所述插接槽的内壁面上还设有避位槽,所述避位槽设于两组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中间。较优地,所述弹性弯曲部呈波浪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硬盘连接器用于和硬盘连接,其包括壳体,壳体的母端设有插接槽,壳体的公端设有插接缺口以及固设于其端面上的插接块,插接块设于插接缺口中,壳体内设有多个公转母一体式端子,公转母一体式端子的母端为弹性弯曲部;与传统的硬盘连接器相比,该硬盘连接器的连接端子为公转母一体式端子,公转母一体式端子由金属材料一体成型制成,因此,该硬盘连接器避免了因多个端子转换连接而造成的信号衰减、瞬断现象;而弹性弯曲部使该公转母一体式端子具有耐疲劳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硬盘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硬盘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硬盘连接器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硬盘连接器的主视图;图5为图4中所示A-A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7所示,一种硬盘连接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母端设有插接槽11,所述壳体1的公端设有插接缺口12以及固设于其端面上的插接块13,所述插接块13设于所述插接缺口12中,所述壳体1内设有多个公转母一体式端子2,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2的母端为弹性弯曲部21;所述插接槽11的内壁面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弹性弯曲部21一一对应的端子容置槽111,一所述弹性弯曲部21伸入所述端子容置槽111中,所述弹性弯曲部21的底部从所述端子容置槽111的开口处伸出;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2的公端设于所述插接块13的顶面上。该硬盘连接器的母端与硬盘接口连接,其公端与线端连接器连接。与传统的硬盘连接器相比,该硬盘连接器的连接端子为公转母一体式端子2,公转母一体式端子2由金属材料一体成型制成,因此,该硬盘连接器避免了因多个端子转换连接而造成的信号衰减、瞬断现象,使该硬盘连接器能够在震动等严苛环境中使用,如车载、轨道交通产品。而弹性弯曲部21使该公转母一体式端子2具有耐疲劳的优点,使用寿命更长。请参阅图5、图6和图7,所述壳体11包括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5,所述第一壳体14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壳体15相匹配的安装缺口141,所述第二壳体15嵌入所述安装缺口141中,所述第一壳体14的安装面上设有上扣位142,所述第二壳体15的安装面上设有与所述上扣位142相对应的下扣位151。所述第二壳体15扣合于所述第一壳体14上。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5均为绝缘的塑料外壳。请参阅图2和图3,SATA硬盘接口为22pin,SATA硬盘接口上的22pin分为两组,一组为SATA数据传输接口7pin,一组为SATA电源提供接口15pin,为了与SATA接口适配,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2的数量为二十二根;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2分为两组,第一组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2包括七根均匀分布的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2,第二组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2包括十五根均匀分布的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2。请参阅图1,所述插接块13呈板状;所述插接块13的数量为两块,两组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2分别设于两块所述插接块13的顶面上。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5的两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安装耳16,所述安装耳16上设有安装孔161。安装孔161用于将该硬盘连接器固定在设备上。请参阅图1,所述壳体1的公端设有多个扣孔17,所述扣孔17设于所述插接块13的下方。当该硬盘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连接时,扣孔17与线端连接器上的弹片配合,使连接更稳固。请参阅图2,所述插接槽11的内壁面上还设有避位槽112,所述避位槽112设于两组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2中间。当硬盘连接器和SAS接口连接时,避位槽112用于与SAS接口上的凸块配合,因此,该硬盘连接器能够兼容SATA和SAS两种接口。请参阅图3和图5,所述弹性弯曲部21呈波浪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硬盘连接器用于和硬盘连接,其包括壳体,壳体的母端设有插接槽,壳体的公端设有插接缺口以及固设于其端面上的插接块,插接块设于插接缺口中,壳体内设有多个公转母一体式端子,公转母一体式端子的母端为弹性弯曲部;与传统的硬盘连接器相比,该硬盘连接器的连接端子为公转母一体式端子,公转母一体式端子由金属材料一体成型制成,因此,该硬盘连接器避免了因多个端子转换连接而造成的信号衰减、瞬断现象;而弹性弯曲部使该公转母一体式端子具有耐疲劳的优点。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和本技术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所有方式,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硬盘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母端设有插接槽,所述壳体的公端设有插接缺口以及固设于其端面上的插接块,所述插接块设于所述插接缺口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公转母一体式端子,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的母端为弹性弯曲部;所述插接槽的内壁面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弹性弯曲部相对应的端子容置槽,一所述弹性弯曲部伸入所述端子容置槽中,所述弹性弯曲部的底部从所述端子容置槽的开口处伸出;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的公端设于所述插接块的顶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盘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母端设有插接槽,所述壳体的公端设有插接缺口以及固设于其端面上的插接块,所述插接块设于所述插接缺口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公转母一体式端子,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的母端为弹性弯曲部;所述插接槽的内壁面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弹性弯曲部相对应的端子容置槽,一所述弹性弯曲部伸入所述端子容置槽中,所述弹性弯曲部的底部从所述端子容置槽的开口处伸出;所述公转母一体式端子的公端设于所述插接块的顶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匹配的安装缺口,所述第二壳体嵌入所述安装缺口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安装面上设有上扣位,所述第二壳体的安装面上设有与所述上扣位相对应的下扣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转母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德能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