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降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396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扇降噪结构,包含:一风扇框架本体、一连接部;该风扇框架本体具有一底侧及一框侧壁,所述框侧壁垂直环设于该底侧外周沿,并该框侧壁内缘界定一气流通道,并该气流通道两端分别具有一入口及一出口;该连接部设于该框侧壁内,该连接部两端连接该框侧壁处具有一入口端及一出口端并连通该气流通道;通过该连接部可引导由出口处的高压气体向入口处进行喷流进而达到多重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降噪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扇降噪结构,尤指通过结构引导风扇出口产生的高压喷流引导至入口处以达到多重降噪的风扇降噪结构。
技术介绍
风扇噪音一直是风扇领域中带改善的众多问题的一,不论是通过电路控制转速,或改变风扇结构改善风扇噪音都是目前现有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其中现有技术中美国专利US6244817揭示一种在动叶或静叶框壁上仅设置喷流去抑制涡流,但是需要增加外接喷气源,在有限的空间内就无法执行,并且也容易增加额外喷气源设置的成本。故如何在不额外增加设备的情况下又可以达到降低风扇噪音的方法是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所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通过于风扇框架本体设置自体喷流降噪的结构,解决风扇噪音的风扇降噪结构。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风扇降噪结构,其特征是包含:一风扇框架本体,具有一底侧及一框侧壁,所述框侧壁垂直环设于该底侧外周沿,该框侧壁内缘界定一气流通道,并该气流通道两端分别具有一入口及一出口;一连接部,设于该框侧壁内,该连接部具有一中间通道,该中间通道两端连接该框侧壁处具有一入口端及一出口端,该中间通道连通该气流通道。所述的风扇降噪结构,其中:所述底侧具有一轴筒,所述轴筒由该底侧垂直延伸所构成。所述的风扇降噪结构,其中:所述出口设于气流通道靠近该底侧处,所述入口设于该气流通道相反于出口的另一端,所述入口端靠近该出口,该出口端靠近该入口。一种风扇降噪结构,其特征是包含:一第一风扇框架本体,具有一第一底侧及一第一框侧壁,所述第一框侧壁垂直环设于该第一底侧外周沿,并该第一框侧壁内缘界定一第一气流通道,并该第一气流通道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入口及一第一出口;一第二风扇框架本体,具有一第二底侧及一第二框侧壁,所述第二框侧壁垂直环设于该第二底侧外周沿,并该第二框侧壁内缘界定一第二气流通道,并该第二气流通道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二入口及一第二出口,所述第一风扇框架本体、第二风扇框架本体垂直并列或水平并列;一连接部,具有一中间通道,该中间通道具有一入口端及一出口端,该入口端连通该第二框侧壁的第二出口处,该出口端连通该第一框侧壁的第一入口处。所述的风扇降噪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底侧具有一第一轴筒,所述第一轴筒由该第一底侧垂直延伸所构成,所述第二底侧具有一第二轴筒,所述第二轴筒由该第二底侧垂直延伸所构成。所述的风扇降噪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出口设于第一气流通道靠近该第一底侧处,所述第一入口设于该第一气流通道相反第一出口的一端,所述入口端靠近该第二出口,该出口端靠近该第一入口,所述第二出口设于第二气流通道靠近该第二底侧处,所述第二入口则设于该第二气流通道相反于第二出口的一端。所述的风扇降噪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风扇框架本体、第二风扇框架本体垂直对接设置,所述第一出口对接该第二入口。所述的风扇降噪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风扇框架本体、第二风扇框架本体水平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并列设置。通过本技术提供自体喷流结构,引导风扇出口处压力较强的气流向入口出进行喷流降噪,进而降低整体风扇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风扇降噪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风扇降噪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风扇降噪结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风扇降噪结构1;风扇框架本体11;底侧111;框侧壁112;气流通道113;入口1131;出口1132;轴筒114;连接部12;中间通道121;入口端122;出口端123;风扇降噪结构2;第一风扇框架本体21;第一底侧211;第一轴筒2111;第一框侧壁212;第一气流通道213;第一入口2131;第一出口2132;第二风扇框架本体22;第二底侧221;第二轴筒2211;第二框侧壁222;第二气流通道223;第二入口2231;第二出口2232;连接部23;中间通道231;入口端2311;出口端2312;风扇降噪结构3;第一风扇框架本体31;第一入口311;第一出口312;第二风扇框架本体32;第二入口321;第二出口322;连接部33;中间通道331。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请参阅图1,是本技术风扇降噪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所述风扇降噪结构1,包含:一风扇框架本体11、一连接部12;所述风扇框架本体11具有一底侧111及一框侧壁112,所述框侧壁112垂直环设于该底侧111外周沿,并该框侧壁112内缘界定气流通道113,并该气流通道113两端分别具有一入口1131及一出口1132,所述出口1132设于气流通道113靠近该底侧111处,所述入口1131则设于该气流通道113相反出口1132的一端。所述连接部12设于该框侧壁112内,该连接部具有一中间通道121两端连接该框侧壁112处具有一入口端122及一出口端123并连通该气流通道113,所述入口端122设置靠近该出口1132处,所述出口端123设置靠近该入口1131处。所述底侧111具有一轴筒114,所述轴筒114由该底侧111垂直延伸所构成。请参阅图2,是本技术风扇降噪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所述风扇降噪结构2,包含:一第一风扇框架本体21、一第二风扇框架本体22、一连接部23;所述第一风扇框架本体21具有一第一底侧211及一第一框侧壁212,所述第一框侧壁212垂直环设于该第一底侧211外周沿,并该第一框侧壁212内缘界定一第一气流通道213,并该第一气流通道213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入口2131及一第一出口2132。所述第二风扇框架本体22具有一第二底侧221及一第二框侧壁222,所述第二框侧壁222垂直环设于该第二底侧221外周沿,并该第二框侧壁222内缘界定一第二气流通道223,并该第二气流通道223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二入口2231及一第二出口2232,所述所述第一风扇框架本体21、第二风扇框架本体22选择垂直串接或水平并列其中任一方式组设,本实施例系以垂直串接式风扇设置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第一出口2132对接该第二入口2231。所述连接部23具有一中间通道231,该中间通道231具有一入口端2311及一出口端2312并该入口端2311连通该第二框侧壁222的第二出口2232处,该出口端2312连通该第一框侧壁212的第一入口2131处。通过由该连接部23中的中间通道231引导由该第二风扇框架本体22的第二出口2232具有较高压的气流向该第一风扇框架本体21的第一入口2131处进行喷流,进而达到降低噪音。所述第一底侧211具有一第一轴筒2111,所述第一轴筒2111由该第一底侧211垂直延伸所构成,所述第二底侧221具有一第二轴筒2211,所述第二轴筒2211由该第二底侧221垂直延伸所构成。所述第一出口2132设于第一气流通道213靠近该第一底侧211处,所述第一入口2131则设于该第一气流通道213相反第一出口2132的一端,所述入口端2311靠近该第二出口2232,该出口端2312靠近该第一入口2131。所述第二出口2232设于第二气流通道223靠近该第二底侧221处,所述第二入口2231则设于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扇降噪结构,其特征是包含:一风扇框架本体,具有一底侧及一框侧壁,所述框侧壁垂直环设于该底侧外周沿,该框侧壁内缘界定一气流通道,并该气流通道两端分别具有一入口及一出口;一连接部,设于该框侧壁内,该连接部具有一中间通道,该中间通道两端连接该框侧壁处具有一入口端及一出口端,该中间通道连通该气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降噪结构,其特征是包含:一风扇框架本体,具有一底侧及一框侧壁,所述框侧壁垂直环设于该底侧外周沿,该框侧壁内缘界定一气流通道,并该气流通道两端分别具有一入口及一出口;一连接部,设于该框侧壁内,该连接部具有一中间通道,该中间通道两端连接该框侧壁处具有一入口端及一出口端,该中间通道连通该气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侧具有一轴筒,所述轴筒由该底侧垂直延伸所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设于气流通道靠近该底侧处,所述入口设于该气流通道相反于出口的另一端,所述入口端靠近该出口,该出口端靠近该入口。4.一种风扇降噪结构,其特征是包含:一第一风扇框架本体,具有一第一底侧及一第一框侧壁,所述第一框侧壁垂直环设于该第一底侧外周沿,并该第一框侧壁内缘界定一第一气流通道,并该第一气流通道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入口及一第一出口;一第二风扇框架本体,具有一第二底侧及一第二框侧壁,所述第二框侧壁垂直环设于该第二底侧外周沿,并该第二框侧壁内缘界定一第二气流通道,并该第二气流通道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二入口及一第二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