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仓悬挂式整体自由转动升降抗震减灾节能环保生态建筑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浮仓悬挂式整体自由转动升降抗震减灾节能环保生态建筑。
技术介绍
目前的建筑大多为固定式地建筑,由于这种建筑本身是固定的,因此一旦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就会容易发生倒塌现象,危及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41234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浮仓悬挂式整体自由转动升降抗震减灾节能环保生态建筑,包括基座、位于所述基座上的压载仓,基座与所述压载仓为分体结构,压载仓内悬设有浮体,浮体的上端连接有悬挂框,悬挂框的外侧和顶端安装有由多个房屋组成的楼体,悬挂框内设有第一进气口以及与所述房屋连通的第一进气通道,悬挂框的内侧通过可调弹性支承座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两端固定有弹性轮,弹性轮与所述压载仓抵接,浮体的下端设置有防偏平衡仓。但浮体浮在压载仓内,因浮体承载着建筑的很多重量,所以压载仓内需要很多水,大量的水给压载仓的仓壁提供了很大的压强,压载仓受到较大的压强时,压载仓仓壁有出现变形的可能,因此提高压载仓的强度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仓悬挂式整体自由转动升降抗震减灾节能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仓悬挂式整体自由转动升降抗震减灾节能环保生态建筑,包括压载仓(1),其特征是:所述压载仓(1)外仓壁上设有若干箍环(11),所述箍环(11)包括第一箍环(12)、与第一箍环(12)连接的第二箍环(13),所述第一箍环(12)一端且背离压载仓(1)的一侧设有第一台阶面(14),另一端靠近压载仓(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箍环(12)弧度相同的第一弧形板(15),所述第二箍环(13)一端设有与第一台阶面(14)配合的第二台阶面(16),另一端靠近压载仓(1)的一侧设有与第二箍环(13)弧度相同的第二弧形板(17),所述第一台阶面(14)与第二台阶面(16)通过设在第一台阶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仓悬挂式整体自由转动升降抗震减灾节能环保生态建筑,包括压载仓(1),其特征是:所述压载仓(1)外仓壁上设有若干箍环(11),所述箍环(11)包括第一箍环(12)、与第一箍环(12)连接的第二箍环(13),所述第一箍环(12)一端且背离压载仓(1)的一侧设有第一台阶面(14),另一端靠近压载仓(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箍环(12)弧度相同的第一弧形板(15),所述第二箍环(13)一端设有与第一台阶面(14)配合的第二台阶面(16),另一端靠近压载仓(1)的一侧设有与第二箍环(13)弧度相同的第二弧形板(17),所述第一台阶面(14)与第二台阶面(16)通过设在第一台阶面(14)与第二台阶面(16)接触部位的第一固定件(2)固定,所述第一弧形板(15)、第二弧形板(17)通过设在第一弧形板(15)、第二弧形板(17)相互朝向一端的第二固定件(4)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仓悬挂式整体自由转动升降抗震减灾节能环保生态建筑,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固定件(2)包括开设在第一台阶面(14)背离压载仓(1)一侧的固定孔(21)、开设在第二台阶面(16)上与固定孔(21)对应的通孔(22)、穿设在通孔(22)内并插入固定孔(21)的固定柱(23)、设在固定孔(21)孔底的第一磁铁(24),当所述固定柱(23)插入固定孔(21)内后,所述固定柱(23)远离第一磁铁(24)的一端与第二箍环(13)背离压载仓(1)的侧壁处在同一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仓悬挂式整体自由转动升降抗震减灾节能环保生态建筑,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柱(23)通过设在固定柱(23)上的取出件(3)从通孔(22)内取出,所述取出件(3)包括开设在固定柱(23)远离第一磁铁(24)一端的凹槽(31)、一端铰接在凹槽(31)侧壁上与第二箍环(13)弧度相同的第三弧形板(32)、设在第三弧形板(32)与凹槽(31)侧壁铰接轴处的扭簧(33)、开设在第三弧形板(32)背离凹槽(31)槽底一侧的第一滑槽(34)、滑移连接在第一滑槽(34)内的滑板(35)、开设在凹槽(31)侧壁上供滑板(35)插入的第一插槽(36)、设在第一插槽(36)槽底的第二磁铁(37),当所述滑板(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保胜,钟有花,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汤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