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恩奇专利>正文

一种兼具吸声/吸附功能的抗污陶瓷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30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具吸声/吸附功能的抗污陶瓷砖,由均为多孔结构的中间层、外包裹层组成;所述中间层嵌套在外包裹层内,所述外包裹层由表层、以及呈槽型的承载层构成而包裹中间层;所述中间层的厚度、孔径和孔隙率均大于外包裹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陶瓷砖采用嵌套状结构,其中间层的孔隙率高于外包裹层,有效实现了吸声、吸附、抗污功能,并且产品强度高、易于铺贴、质量稳定、性能优良,有助于功能型建筑陶瓷砖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具吸声/吸附功能的抗污陶瓷砖
本技术涉及建筑陶瓷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吸声/吸附功能的陶瓷砖。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装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建筑瓷砖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而且希望能够兼具其他功能,例如自洁、抗污、吸附、消声等。目前,吸声材料最常用的是多孔性材料(如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料、石棉绒、毛毡、木丝板、软质纤维、微孔吸声砖等),从形状上主要分为纤维类、泡沫类和颗粒类三大类型。无机纤维类主要有玻璃棉、玻璃丝、矿渣棉、岩棉及其制品等,这类无机材料具有价廉、吸声性能好的特点。泡沫类吸声材料主要有脲醛泡沫塑料、氨基甲酸酯泡沫塑料、海绵乳胶、泡沫橡胶等,其特点是容积密度小、导热系数小、质地软,但缺点是易老化、耐火性差,目前用得最多的是聚氨酯泡沫塑料。颗粒类吸声材料主要有膨胀珍珠岩、多孔陶土砖、矿渣水泥、木屑石灰水泥等,经过高温烧结而得到内部具有孔洞的材料,具有保温、防潮、不燃、耐热、耐腐蚀、抗冻等优点。然而,现有技术多孔材料因其孔道结构简单,吸声效果相对较差。为进一步提高吸声效果,目前通常采用相对复杂的结构,主要是采用多层叠加的结构和方式,通过将隔音板和吸声板等功能型板材粘结叠加,从而形成复合结构的材料。然而,这种复合的结构体制备方法过于繁琐,而且由于是采用多层结构,因此具有松散性,强度不高;同时,需要使用粘结剂,从而增加了室内污染的可能性。此外,上述吸声材料所具有的多孔结构,虽然也可以被用来作为保温或吸附层,但目前大多也是采用多层复合的方式,并且复合效果仅仅是简单的复合;同时,灰尘一旦进入砖体内便难以清除,抗污性能差。因此,现有技术此类陶瓷砖并没有兼顾到吸声、吸附以及抗污等作用,而且从结构上,依然没有改变多层叠加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嵌套式结构、兼具吸声/吸附功能的抗污陶瓷砖,由均为多孔结构的中间层以及外包裹层嵌套构成,并且通过中间层的孔径和孔隙量高于外包裹层,以有效实现吸声、吸附、抗污的功能。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兼具吸声/吸附功能的抗污陶瓷砖,由均为多孔结构的中间层、外包裹层组成;所述中间层嵌套在外包裹层内,所述外包裹层由表层、以及呈槽型的承载层构成而包裹中间层;所述中间层的厚度、孔径和孔隙率均大于外包裹层。具体地,所述厚度、孔径和孔隙率按比例分别以中间层∶外包裹层=2~5∶1、3~10∶1、2~5∶1为宜。本技术陶瓷砖采用嵌套式结构,中间层的孔隙率高于外包裹层,可形成具有亥姆霍兹共振器的结构。声波一旦进入陶瓷砖内,由于中间层具有相对较大的空间,因此声波更容易在中间层内多层反射,从而相对地难以通透过孔隙率较小的外包裹层,以此消耗声波能量而实现有效吸声。此外,由于外包裹层具有相对较小的孔结构,因而可起到过滤空气中微尘的作用以避免进入中间层,有效提高了中间层的吸附作用;并且,由于微尘被阻挡在陶瓷砖外包裹层的表面,因而易于清理。进一步地,本技术陶瓷砖所述表层与承载层为一整体,即以同一材料和孔径结构形成外包裹层而全包裹嵌套中间层。或者,本技术陶瓷砖所述表层为功能型釉层,即以呈槽型的承载层半包裹嵌套中间层,另以功能型釉层覆盖在中间层的上表面。此时,所述承载层的顶端与中间层其上表面的边缘对应;或者,所述承载层的顶端延伸包裹中间层其上表面的边缘。上述方案中,本技术陶瓷砖所述中间层的吸水率为30~60%,外包裹层的吸水率为10~30%。优选地,所述承载层的吸水率为20~30%,所述表层的吸水率为10~15%。本技术陶瓷砖所述中间层的原料组成为活性炭65~85wt%、硅藻泥5~20wt%、水10~15wt%,或者,多孔陶瓷废料颗粒65~80wt%、高岭土10~20wt%、水10~15wt%;所述活性炭或多孔陶瓷废料颗粒的粒度为1~4mm;所述承载层的原料组成为陶瓷通体砖废料颗粒30~65wt%、废玻璃粉5~10wt%、粘土10~20wt%、长石12~25wt%、水8~15wt%。本技术所述功能型釉层为自洁釉层或装饰釉层;所述自洁釉层为含有纳米TiO2、纳米ZnO、或纳米Ag的涂层;所述装饰釉层为适宜于在1100~1250℃温度下煅烧的釉料烧结后的釉层。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嵌套状结构提高了陶瓷砖的吸声效果本技术陶瓷砖采用嵌套状结构,其中间层的孔隙率高于外包裹层,这种半封闭结构使得陶瓷砖具有亥姆霍兹共振器的作用,声波进入陶瓷砖内,更容易在具有相对较大空间的中间层内多层反射,而相对难以通透过孔隙率较小的外包裹层,从而消耗声波能量,达到消声的目的(声音吸收系数为0.7~0.9)。(2)嵌套状结构提高了陶瓷砖的吸附、抗污效果本技术陶瓷砖采用嵌套状结构,其中间层的孔隙率高于外包裹层,这样外包裹层可起到过滤空气中微尘的作用,避免了微尘进入到中间层而导致其吸附量下降的问题,提高了陶瓷砖的吸附能力,有助于改善室内环境。并且,微尘由于只停留在外包裹层的表面,因此很容易通过外力的方式(例如吸尘器)移除,能够方便地恢复陶瓷砖的表面清洁,从而具有明显的抗污效果。(3)嵌套状结构提高了陶瓷砖的强度,易于铺贴。本技术陶瓷砖采用嵌套状结构,可一体式煅烧而成,砖体强度高,避免了现有技术多层叠加的结构方式需要通过胶粘剂来强化层状结构所带来的弊端。同时,本技术烧结而成的一体式结构也易于铺贴,只需要按照常规陶瓷砖的铺贴工艺即可。(4)本技术陶瓷砖原料易得,所形成的泥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与延展性,易于成型烧结,产品质量稳定、性能优良,有助于功能型建筑陶瓷砖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发展。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兼具吸声/吸附功能的抗污陶瓷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兼具吸声/吸附功能的抗污陶瓷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兼具吸声/吸附功能的抗污陶瓷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中间层1,表层2,承载层3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兼具吸声/吸附功能的抗污陶瓷砖的实施例之一。1、本实施例一种兼具吸声/吸附功能的抗污陶瓷砖,由均为多孔结构的中间层1、外包裹层组成,外包裹层由表层2和承载层3为一整体而构成。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中间层1嵌套在承载层3内、承载层3和表层2为一整体形成外包裹层全包裹中间层的结构。其中,中间层的原料为活性炭、硅藻泥、水;外包裹层的原料为建筑陶瓷通体砖废料颗粒、废玻璃粉、粘土、长石、水。2、本实施例一种兼具吸声/吸附功能的抗污陶瓷砖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上述活性炭(粒度2.8~3.2mm)70kg、硅藻泥18kg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水12kg,使用捏泥机和真空炼泥机,制作成具有良好可塑性与延展性的中间层泥料;将上述建筑陶瓷通体砖废料颗粒(粒度80目)55kg、废玻璃粉(粒度120目)7.5kg、粘土12.5kg、长石25kg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水12kg,使用捏泥机和真空炼泥机,制作成具有良好可塑性与延展性的外包裹层泥料;(2)利用包馅成型机,以中间层泥料为内、外包裹层泥料为外,压制成外包裹层全包裹嵌套中间层结构、尺寸为长300mm×宽30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兼具吸声/吸附功能的抗污陶瓷砖,其特征在于:由均为多孔结构的中间层、外包裹层组成;所述中间层嵌套在外包裹层内,所述外包裹层由表层、以及呈槽型的承载层构成而包裹中间层;所述中间层的厚度、孔径和孔隙率均大于外包裹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吸声/吸附功能的抗污陶瓷砖,其特征在于:由均为多孔结构的中间层、外包裹层组成;所述中间层嵌套在外包裹层内,所述外包裹层由表层、以及呈槽型的承载层构成而包裹中间层;所述中间层的厚度、孔径和孔隙率均大于外包裹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吸声/吸附功能的抗污陶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孔径和孔隙率按比例中间层∶外包裹层=2~5∶1、3~10∶1、2~5∶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兼具吸声/吸附功能的抗污陶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与承载层为一整体。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兼具吸声/吸附功能的抗污陶瓷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恩奇何世斌杨柯
申请(专利权)人:郝恩奇何世斌杨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