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船式水华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925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双船式水华清除装置,涉及水华藻类治理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双船体,架设于双船体上并将水中藻类打散的曝气装置,架设于双船体上且打捞被曝气装置打散的藻类的刮渣装置,架设于双船体上且收集刮渣装置所打捞藻类的收渣装置,设在双船体上为整个装置提供电源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船式水华清除装置对水华蓝藻进行曝气打散、打捞和收集,船体之间的间距可调,能适应不同的水文环境,持续打捞动作,加快水华处理,提高打捞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船式水华清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华藻类治理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船式水华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水体富营养化最常见的结果就是导致由于藻类大量繁殖形成的水华现象。淡水藻类的大部分门类都有形成有害水华的种类,包括属于真核藻类的绿藻、甲藻、隐藻、金藻等,以及属于原核生物的蓝藻。这些藻类有些产生异味物质,有的产生毒素,但是蓝藻水华的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大,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最为严重。在夏季高温季节,可将水面或港湾中大量堆积的水华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打捞出来,进行处置。现在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打捞船,普遍存在持续打捞能力差,打捞效率不高的问题。如何快速打捞蓝藻,进行资源化成为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船式水华清除装置,以解决水华打捞慢,打捞效率低,可持续性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船式水华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船体,架设于双船体上并将水中藻类打散的曝气装置,架设于双船体上且打捞被曝气装置打散的藻类的刮渣装置,架设于双船体上且收集刮渣装置所打捞藻类的收渣装置,设在双船体上为整个装置提供电源的太阳能发电装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双船体包括两个单船体以及调节两个单船体之间距离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在第一单船体上的电机和设在第二单船体上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电机之间通过电机转轴上的齿轮与调节杆上的齿条机构啮合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鼓风机、曝气管和曝气盘,所述曝气管一端连接鼓风机,另一端连接曝气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曝气盘出气孔朝上,且其为喇叭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刮渣装置包括传送带和用于将传送带上的藻类进行打碎的破碎装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传送带上设有向传送带传动方向倾斜的金属刀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金属刀片与传送带方向垂直设置,且其边缘等间距设置多个凹槽,所述金属刀片上的凹槽与破碎装置上设置搅碎藻类的旋转刀配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收渣装置包括位于传送带末端下方的料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料斗内部设置口部朝向传送带末端部位的喷头,所述喷头与水泵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料斗底部设置有过滤孔。本技术提供的双船式水华清除装置,包括双船体、太阳能发电装置、曝气装置、刮渣装置和收渣装置,双船体用于承载其他装置和设备,太阳能发电装置装设在双船体上,为曝气装置、刮渣装置、收渣装置及其他装置提供电力;曝气装置装设在双船体上,用于将蓝藻打散,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便于后续蓝藻收集;刮渣装置装设在双船体上,用于打捞蓝藻,同时将蓝藻运送到收渣装置内;收渣装置位于刮渣装置末端收集刮渣装置打捞的蓝藻;双船体的船体之间设有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船体间距,适应不同的水文环境,调节装置包括电机和调节杆,调节杆与电机通过齿轮齿条机构连接,电机装设在一个船体上且与太阳能发电装置电路连接,调节杆的末端与另一个船体连接,船体在打捞过程中遇到阻挡时,可控制启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条与齿轮配合动作,调节杆回收,船体之间间距变小,避开阻碍物,继续打捞动作。如此,本技术双船式水华清除装置能够对水华蓝藻进行曝气打散、打捞和收集,同时,船体之间的间距可调,能够适应不同的水文环境,持续打捞动作,加快了水华处理,提高了打捞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双船式水华清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刮渣装置和收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双船体;10、调节装置;101、电机;102、调节杆;2、太阳能发电装置;3、曝气装置;31、鼓风机;32、曝气管;33、曝气盘;330、出气孔;4、刮渣装置;41、传送带;42破碎装置;410金属刀片;420、旋转刀;5、收渣装置;50、料斗;51、喷头、52、过滤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的双船式水华清除装置,其包括双船体1,架设于双船体1上并将水中藻类打散的曝气装置3,架设于双船体1上且打捞被曝气装置3打散的藻类的刮渣装置3,架设于双船体1上且收集刮渣装置3所打捞藻类的收渣装置5,设在双船体1上为整个装置提供电源的太阳能发电装置2。太阳能发电装置2为多块铺设在双船体1表面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它与其他用电装置(调节装置、曝气装置、刮渣装置、破碎装置、水泵)用电线连接。双船体1还设置电动浆以便移动,在双船体上还可以设置蓄电池以存储多余电量,太阳能电池板加长蓄电池的供电时间,使得清除水华的作业能够持续进行。优选地,双船体1包括两个单船体以及调节两个单船体之间距离的调节装置10;调节装置10包括设在第一单船体上的电机101和设在第二单船体上的调节杆102;调节杆102与电机101之间通过电机101转轴上的齿轮与调节杆102上的齿条机构啮合连接。如图3所示,曝气装置3包括鼓风机31、曝气管32和曝气盘33,曝气管32一端连接鼓风机31,另一端连接曝气盘33。曝气时,鼓风机31启动向曝气管32输气,并从曝气盘33中吹出,曝气盘33埋入水底,产生气泡,达到对水华蓝藻打散的效果。优选地,曝气盘32出气孔朝上,且其为喇叭状,气体从喇叭状的出气孔330中吹出时产生更大的气泡,从而更充分的对水华蓝藻进行打散。优选地,如图4所示,刮渣装置4包括传送带41和用于将传送带41上的藻类进行打碎的破碎装置42。传送带41倾斜设置,前端部分没入水中,打捞时,蓝藻附着在传送带41上并通过传送带41运送,配合破碎装置42将大型的藻类进行破碎。优选地,传送带41上设有向传送带41传动方向倾斜的金属刀片410。传送带41转动,蓝藻通过金属刀片410与传送带41的V型收集腔或钩子状进行打捞和收集。优选地,金属刀片410与传送带方向垂直设置,且其边缘等间距设置多个凹槽,金属刀片410上的凹槽与破碎装置42上设置搅碎藻类的旋转刀420配合。金属刀片410具有凹槽,那么旋转刀420可以陷于凹槽中,这样可以很好的将挂于金属刀片410上的藻类进行破碎,便于后续收集。优选地,如图4所示,收渣装置5包括位于传送带41末端下方的料斗50。以便收集被旋转刀420破碎的藻类优选地,料斗50内部设置口部朝向传送带41末端部位的喷头51,喷头51与水泵连接;这样水泵可以抽取水,使水通过喷头51喷射于传送带41末端,将传送带41上的藻类碎块冲洗干净并收集与收渣装置5中,使得传送带41进行再一次打捞,而不使打捞的碎片再次进入湖中。优选地,料斗50底部设置有过滤孔52,以便过滤藻类,使料斗内部的水排出,便于藻类的收集。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双船式水华清除装置,包括双船体1、太阳能发电装置2、曝气装置3、刮渣装置4和收渣装置5,双船体1用于承载其他装置和设备,太阳能发电装置2装设在双船体1上,为曝气装置3、刮渣装置4、收渣装置5及其他装置提供电力;曝气装置3装设在双船体1上,在使用中曝气装置3是沉入水中用于将蓝藻打散,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船式水华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船体,架设于双船体上并将水中藻类打散的曝气装置,架设于双船体上且打捞被曝气装置打散的藻类的刮渣装置,架设于双船体上且收集刮渣装置所打捞藻类的收渣装置,设在双船体上为整个装置提供电源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船式水华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船体,架设于双船体上并将水中藻类打散的曝气装置,架设于双船体上且打捞被曝气装置打散的藻类的刮渣装置,架设于双船体上且收集刮渣装置所打捞藻类的收渣装置,设在双船体上为整个装置提供电源的太阳能发电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船式水华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船体包括两个单船体以及调节两个单船体之间距离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在第一单船体上的电机和设在第二单船体上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电机之间通过电机转轴上的齿轮与调节杆上的齿条机构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船式水华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鼓风机、曝气管和曝气盘,所述曝气管一端连接鼓风机,另一端连接曝气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船式水华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盘出气孔朝上,且其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小伟刘佳佳吕军庆杨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澜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