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二出式物料分散绞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07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进二出式物料分散绞龙,包括电机、输送管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在输送管内,旋转轴两端分别通过安装在输送管两端的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支撑,所述电机设置在输送管一端,电机与旋转轴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的中间顶部设有进料口,输送管的两端底部设有分流出料口;所述旋转轴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螺旋叶片、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与第二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反,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邻接端对应所述进料口,第一螺旋叶片、第二螺旋叶片的背离邻接端的另一端分别对应两个分流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对物料进行分散处理,操作和维修都很方便,适合于粒料和粉料的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进二出式物料分散绞龙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器,具体地说是一种一进二出式物料分散绞龙,属于物料分配输送

技术介绍
绞龙是螺旋输送机的俗称,其通过在旋转轴上焊设螺旋叶片,旋转轴由电动机驱动,通过旋转轴的转动来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进而实现物料的输送,绞龙一般适用于颗粒或粉状物料的水平输送,倾斜输送,垂直输送等。绞龙旋转轴的转动方向决定了物料的输送方向,目前一般的螺旋输送机在设计时都是按照单向输送来设计螺旋叶片的,当反向输送时,会大大降低输送机的使用寿命。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很多情况都是对物料进行分散处理又集中,故现有的单向绞龙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一进二出式物料分散绞龙,其结构简单,能够对物料进行分散处理,操作和维修都很方便,适合于粒料和粉料的输送。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进二出式物料分散绞龙,包括电机、输送管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在输送管内,旋转轴两端分别通过安装在输送管两端的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支撑,所述电机设置在输送管一端,电机与旋转轴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的中间顶部设有进料口,输送管的两端底部设有分流出料口;所述旋转轴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螺旋叶片、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与第二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反,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邻接端对应所述进料口,第一螺旋叶片、第二螺旋叶片的背离邻接端的另一端分别对应两个分流出料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套设在旋转轴上的第一支撑座、第一耐磨衬套和第一带座轴承,所述第一支撑座为工字轮式,第一支撑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管一端,所述第一耐磨衬套安装在第一支撑座内,所述第一带座轴承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座另一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轴连接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一轴颈,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套装在第一轴颈上,所述第一轴颈由端部向内依次为尺寸逐级增大的连接部、轴承支撑部和衬套支撑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电机,所述轴承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带座轴承的内孔匹配,所述衬套支撑部与所述第一耐磨衬套的内孔匹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耐磨衬套为聚四氟乙烯衬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带座轴承上设有注油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套设在旋转轴上的第二支撑座、第二耐磨衬套和第二带座轴承,所述第二支撑座为圆盘式,第二支撑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管另一端,所述第二耐磨衬套安装在第一支撑座内,所述第二带座轴承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座外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二轴颈,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套装在第二轴颈上,所述第二耐磨衬套内端设有轴向延伸部,所述轴向延伸部伸入到所述输送管端部的安装孔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耐磨衬套为聚四氟乙烯衬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带座轴承上设有注油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与旋转轴通过联轴器直接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对物料进行分散处理,操作和维修都很方便,适合于粒料和粉料的输送。2)、本技术改进设计了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使得由它们二者支撑的旋转轴能够稳定可靠地转动,提高绞龙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机、2-联轴器、3-第一支撑组件、3.1-第一支撑座、3.2-第一耐磨衬套、3.3-第一带座轴承、4-输送管、4a-进料口、4b-分流出料口、5-旋转轴、5a-第一轴颈、5a.1-连接部、5a.2-轴承支撑部、5a.3-衬套支撑部、5b-第二轴颈、6-第一螺旋叶片、7-第二螺旋叶片、8-第二支撑组件、8.1-第二支撑座、8.2-第二耐磨衬套、8.3-第二带座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一进二出式物料分散绞龙,其主要由电机1、输送管4、旋转轴5、第一螺旋叶片6、第二螺旋叶片7、第一支撑组件3和第二支撑组件8等组成。如图1所示,所述旋转轴5设置在输送管4内,旋转轴5两端分别通过安装在输送管4两端的第一支撑组件3、第二支撑组件8支撑,所述电机1设置在输送管4一端,电机1与旋转轴5通过联轴器2直接连接;所述输送管4的中间顶部设有进料口4a,输送管4的两端底部设有分流出料口4b;所述旋转轴5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螺旋叶片6、第二螺旋叶片7,所述第一螺旋叶片6与第二螺旋叶片7的旋向相反,第一螺旋叶片6和第二螺旋叶片7的邻接端对应所述进料口4a,第一螺旋叶片6、第二螺旋叶片7的背离邻接端的另一端分别对应两个分流出料口4b。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5连接电机1的一端设有第一轴颈5a,所述第一支撑组件3套装在第一轴颈5a上,第一支撑组件3主要由第一支撑座3.1、第一耐磨衬套3.2和第一带座轴承3.3组成,所述第一支撑座3.1为工字轮式,第一支撑座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管4一端,所述第一耐磨衬套3.2安装在第一支撑座3.1内,所述第一带座轴承3.3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座3.1另一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颈5a由端部向内依次为尺寸逐级增大的连接部5a.1、轴承支撑部5a.2和衬套支撑部5a.3,所述连接部5a.1通过联轴器2直接连接电机1,所述轴承支撑部5a.2与所述第一带座轴承3.3的内孔匹配,所述衬套支撑部5a.3与所述第一耐磨衬套3.2的内孔匹配。如此设置,联轴器2安装在连接部5a.1上,第一带座轴承3.3安装在轴承支撑部5a.2,第一耐磨衬套3.2安装在衬套支撑部5a.3,可以保证各部件均有可靠的定位。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5远离电机1的一端设有第二轴颈5b,所述第二支撑组件8套装在第二轴颈5b上,第二支撑组件8包括第二支撑座8.1、第二耐磨衬套8.2和第二带座轴承8.3,所述第二支撑座8.1为圆盘式,第二支撑座8.1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管4另一端,所述第二耐磨衬套8.2安装在第一支撑座3.1内,所述第二带座轴承8.3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座8.1外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耐磨衬套8.2内端设有轴向延伸部,所述轴向延伸部伸入到所述输送管4端部的安装孔内。如此设置,可以加大第二耐磨衬套8.2与旋转轴5的整体接触面积,提高支撑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耐磨衬套3.2和第二耐磨衬套8.2为聚四氟乙烯衬套。聚四氟乙烯摩擦系数很低,并且具有耐高温、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有利于提高设备性能和使用寿命。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座轴承3.3和第二带座轴承8.3上设有注油杯。如此设置,可以通过加注润滑油来使第一带座轴承3.3和第二带座轴承8.3能够顺畅转动。具体应用时,物料由输送管4中间的进料口4a进入输送管4,被第一螺旋叶片6和第二螺旋叶片7分别向两端推动,达到输送管4两端的分流出料口4b并排出,实现物料分散。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进二出式物料分散绞龙,包括电机(1)、输送管(4)和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5)设置在输送管(4)内,旋转轴(5)两端分别通过安装在输送管(4)两端的第一支撑组件(3)、第二支撑组件(8)支撑,所述电机(1)设置在输送管(4)一端,电机(1)与旋转轴(5)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4)的中间顶部设有进料口(4a),输送管(4)的两端底部设有分流出料口(4b);所述旋转轴(5)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螺旋叶片(6)、第二螺旋叶片(7),所述第一螺旋叶片(6)与第二螺旋叶片(7)的旋向相反,第一螺旋叶片(6)和第二螺旋叶片(7)的邻接端对应所述进料口(4a),第一螺旋叶片(6)、第二螺旋叶片(7)的背离邻接端的另一端分别对应两个分流出料口(4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进二出式物料分散绞龙,包括电机(1)、输送管(4)和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5)设置在输送管(4)内,旋转轴(5)两端分别通过安装在输送管(4)两端的第一支撑组件(3)、第二支撑组件(8)支撑,所述电机(1)设置在输送管(4)一端,电机(1)与旋转轴(5)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4)的中间顶部设有进料口(4a),输送管(4)的两端底部设有分流出料口(4b);所述旋转轴(5)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螺旋叶片(6)、第二螺旋叶片(7),所述第一螺旋叶片(6)与第二螺旋叶片(7)的旋向相反,第一螺旋叶片(6)和第二螺旋叶片(7)的邻接端对应所述进料口(4a),第一螺旋叶片(6)、第二螺旋叶片(7)的背离邻接端的另一端分别对应两个分流出料口(4b)。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进二出式物料分散绞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3)包括套设在旋转轴(5)上的第一支撑座(3.1)、第一耐磨衬套(3.2)和第一带座轴承(3.3),所述第一支撑座(3.1)为工字轮式,第一支撑座(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管(4)一端,所述第一耐磨衬套(3.2)安装在第一支撑座(3.1)内,所述第一带座轴承(3.3)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座(3.1)另一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进二出式物料分散绞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5)连接电机(1)的一端设有第一轴颈(5a),所述第一支撑组件(3)套装在第一轴颈(5a)上,所述第一轴颈(5a)由端部向内依次为尺寸逐级增大的连接部(5a.1)、轴承支撑部(5a.2)和衬套支撑部(5a.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满意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