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虚拟现实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900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虚拟现实防护装置,包括下固定带、上固定带、连接壳体、销轴、卡钩、卡槽、防护壳体、防护层一、密封圈一、侧密封盖、弹簧插销、防护层二、操作件、凹槽、密封玻璃一、密封圈二、凸槽和密封玻璃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这里首先将虚拟现实设备放置到防护层一中,而后盖上侧密封盖并通过弹簧插销进行锁紧,然后将防护壳体左侧通过卡钩卡紧在连接壳体右侧,而后再带上潜水面罩并通过固定带进行固定,这里设置的密封玻璃一能够有效的提高连接壳体的防水性能,同时又不影响体验的效果,而设置的密封玻璃二能够有效的提高防护壳体的密封性能,也就保证了虚拟现实设备单独的防水性能,另外又不影响体验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虚拟现实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虚拟现实
,特别涉及一种水下虚拟现实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人都期望通过各种方式来更好的体验大自然,潜水既是其中一种。然而,大部分潜水胜地都是远离城市的海岛等地,对于大部分人而已,如果要体验潜水,则需要长途奔波到旅游景点才能实现,而现有的潜水景点众多,如果要逐一体验这些不同景点的不同潜水景象,则需要到不同的地点进行潜水,这明显成本高昂,不利于大众普及;另一方面,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开发机构期望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来使人们方便地获得潜水体验,但是,目前大部分潜水虚拟现实技术仍然在非真实水下场景下来实现的,其浮力体验等也是利用了机械装置来模拟的,这明显无法真实的还原在水下的负压等等多种复杂感受;因此,要实现最优的潜水虚拟现实体验,最好还是让体验者真实的潜入水中,并在水中播放虚拟现实影像,由虚拟现实影像结合真实的水下感受,来使体验者获得充满真实感的潜水虚拟现实体验;而现有的虚拟现实防护装置功能比较简单,另外体验时间也比较短暂,从而严重影响了潜水虚拟现实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水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虚拟现实防护装置,包括潜水面罩(1)和虚拟现实设备(1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固定带(2)、上固定带(3)、连接壳体(4)、销轴(5)、卡钩(6)、卡槽(7)、防护壳体(8)、防护层一(9)、密封圈一(10)、侧密封盖(11)、弹簧插销(12)、防护层二(13)、操作件(14)、凹槽(15)、密封玻璃一(17)、密封圈二(18)、凸槽(19)和密封玻璃二(20);所述下固定带(2)设在潜水面罩(1)左下侧;所述上固定带(3)设在潜水面罩(1)右上侧;所述连接壳体(4)左上侧固定连接在潜水面罩(1)右上侧观看口处,所述连接壳体(4)内部右侧设有凸槽(19);所述凸槽(19)内部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虚拟现实防护装置,包括潜水面罩(1)和虚拟现实设备(1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固定带(2)、上固定带(3)、连接壳体(4)、销轴(5)、卡钩(6)、卡槽(7)、防护壳体(8)、防护层一(9)、密封圈一(10)、侧密封盖(11)、弹簧插销(12)、防护层二(13)、操作件(14)、凹槽(15)、密封玻璃一(17)、密封圈二(18)、凸槽(19)和密封玻璃二(20);所述下固定带(2)设在潜水面罩(1)左下侧;所述上固定带(3)设在潜水面罩(1)右上侧;所述连接壳体(4)左上侧固定连接在潜水面罩(1)右上侧观看口处,所述连接壳体(4)内部右侧设有凸槽(19);所述凸槽(19)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玻璃二(20);所述卡钩(6)为两个,所述卡钩(6)左侧分别通过销轴(5)活动连接在连接壳体(4)上下外部中,所述卡钩(6)右侧分别与对应的卡槽(7)相连接;所述卡槽(7)分别设在防护壳体(8)左侧上下位置中;所述防护壳体(8)左侧面与所述凸槽(19)右侧面之间设有密封圈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则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起典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