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加工支撑传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70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线加工支撑传送架,包括台面和防护罩,台面的顶部一侧连接有防护罩,防护罩的后端连接有绕线轮,防护罩的前端连接有驱动绕线轮转动的手动轴,防护罩内设有驱动绕线轮转动的驱动装置,防护罩外壁上安装有急停按钮、启动按钮和调速器;台面的底部四周分别连接有四个接机架,每两个相邻的接机架之间下部连接有横梁,四个接机架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支腿,每个支腿旁的横梁下端连接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支腿,这样铜线线圈是由地面承重,避免断裂现象,万向轮方便机器移动应急,调速器可以调节绕线轮的送线和出线速度,保证了铜线在退火时的温度均匀,手动轴保证了在电机停止工作时,可以手动驱动退火机内的铜线不会烧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线加工支撑传送架
本技术属于铜线加工制造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铜线加工支撑传送架。
技术介绍
铜线拉丝机属于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预加工设备,目的是为了把由钢材生产厂家生产运输至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线材或棒材经过拉丝机的拉拔处理,使线材或棒材的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因此拉丝机对线材或棒材的预处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拉丝机属于金属制品设备行业金属线材拉丝机,拉丝机广泛应用于钢丝、制绳丝、预应力钢丝、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的生产和预加工处理,在加工前需要把铜线拉直,目的是使铜线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V”形断裂或因铜粉过多造成断裂等。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铜线拉丝机在铜线入口处设置的是放线盘和多个导轮,用来放出铜线和拉直铜线,这样一来多个导轮穿线过于麻烦,也可能出现绕线现象,会造成加工过慢甚至暂时停工,而且每次进行加工时放线盘和导轮都要重新安装,比较麻烦。2、放线盘和导轮都是连接在拉丝机上面,而不是固定在地面,铜线线圈一般比较大也比较重,当铜线线圈绕在放线盘上时,放线盘可能会因为承重能力不足导致损坏,从而带动导轮掉落,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线加工支撑传送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铜线固定支撑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铜线加工支撑传送架,包括台面和防护罩,所述台面的顶部一侧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后端连接有绕线轮,所述防护罩的前端连接有驱动绕线轮转动的手动轴,所述防护罩内设有驱动绕线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防护罩外壁上安装有急停按钮、启动按钮和调速器,所述急停按钮、启动按钮和调速器均与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台面的底部四周分别连接有四个接机架,所述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接机架之间下部连接有横梁,所述四个接机架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支腿,每个所述支腿旁的所述横梁下端连接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绕线轮包括两防护轮、卷筒、绕线轮转轴、摩擦轮、调节轮和拨丝杆,所述两个防护轮平行设置,且两个防护轮的中间连接有卷筒,所述卷筒的一侧连接有绕线轮转轴,所述绕线轮转轴上套设有摩擦轮,所述绕线轮转轴的端部套设有调节轮,靠近所述摩擦轮侧的所述防护轮下部设置有拨丝杆,所述绕线轮通过绕线轮转轴与所述驱动装置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转动齿轮,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绕线轮通过绕线轮转轴与转动齿轮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万向轮包括连接板、转动柱、防护壳、钢轮转轴和钢轮,所述连接板上端面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底部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下方中部通过钢轮转轴转动连接有钢轮。优选的,所述转动柱包括外圈齿轮、内圈齿轮和方向转轴,所述外圈齿轮的内部设置有内圈齿轮,所述内圈齿轮的内部通过方向转轴与所述防护壳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绕线轮的直径为550mm,且绕线轮的默认线速度是每分钟20m;所述调速器具有三档调节线速度,分别为10m/min、30m/min和40m/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机器底部设置了四个支腿,在使用时把支腿放下,可以固定在地面上,铜线线圈是由地面承重,不会出现断裂现象,保证了铜线拉丝的正常加工,同时四个支腿旁还设置有四个万向轮,可以移动机器,当退火拉丝的机器在检修或者别的支撑传送架检修时,就可以推动机器暂时应急,不会耽误加工的进程。2、本技术设置了调速器和手动轴,调速器可以调节绕线轮的送线和出线速度,退火拉丝机火力较小时,就可以调慢送线速度,火力较大时,就调快送线速度,保证了铜线在退火时的温度均匀,不会出现断裂现象;手动轴是在突然停电时使用的,可以当做一个紧急抽回铜线装置,保证了电机停止工作时退火机内的铜线不会烧坏。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绕线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罩内电机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万向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万向轮转轴结构示意图;图中:1、台面;2、防护罩;21、电机;22、转动齿轮;3、手动轴;4、绕线轮;41、防护轮;42、卷筒;43、绕线轮转轴;44、摩擦轮;45、调节轮;46、拨丝杆;5、接机架;6、横梁;7、支腿;8、万向轮;81、连接板;82、转动柱;821、外圈齿轮;822、内圈齿轮;823、方向转轴;83、防护壳;84、钢轮转轴;85、钢轮;9、急停按钮;10、启动按钮;11、调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铜线加工支撑传送架,包括台面1和防护罩2,所述台面1的顶部一侧连接有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的后端连接有绕线轮4,所述防护罩2的前端连接有驱动绕线轮4转动的手动轴3,所述防护罩2内设有驱动绕线轮4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防护罩2外壁上安装有急停按钮9、启动按钮10和调速器11,所述急停按钮9、启动按钮10和调速器11均与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台面1的底部四周分别连接有四个接机架5,所述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接机架5之间下部连接有横梁6,所述四个接机架5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支腿7,每个所述支腿旁的所述横梁6下端连接有可折叠式的万向轮8。为了绕线方便,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绕线轮4包括两防护轮41、卷筒42、绕线轮转轴43、摩擦轮44、调节轮45和拨丝杆46,所述两个防护轮41平行设置,且两个防护轮41的中间连接有卷筒42,所述卷筒42的一侧连接有绕线轮转轴43,所述绕线轮转轴43上套设有摩擦轮44,所述绕线轮转轴43的端部套设有调节轮45,靠近所述摩擦轮44侧的所述防护轮41下部设置有拨丝杆46,所述绕线轮4通过绕线轮转轴43与所述驱动装置转动连接。为了使用电力,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21和转动齿轮22,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齿轮22,所述绕线轮4通过绕线轮转轴43与转动齿轮22转动连接。为了能够方便移动,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万向轮8包括连接板81、转动柱82、防护壳83、钢轮转轴84和钢轮85,所述连接板81上端面与所述横梁6连接;所述连接板81的底部连接有转动柱82,所述转动柱82的底部连接有防护壳83,所述防护壳83的下方中部通过钢轮转轴84转动连接有钢轮85;所述防护壳83通过转动装置86与所述连接板81可折叠式连接。为了改变移动方向,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转动柱82包括外圈齿轮821、内圈齿轮822和方向转轴823,所述外圈齿轮821的内部设置有内圈齿轮822,所述内圈齿轮822的内部通过方向转轴823与所述防护壳83转动连接。为了使机器耐热和控制送线速度,本技术中,优选的,本机器中的支撑部件使用添加钨的合金铸造,所述绕线轮4的直径为550mm,且绕线轮4的默认线速度是每分钟20m;所述调速器11具有三档调节线速度,分别为10m/min、30m/min和40m/min。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首先检查各部件连接处是否稳定,有无松散晃动现象,检查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线加工支撑传送架,包括台面(1)和防护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1)的顶部一侧连接有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的后端连接有绕线轮(4),所述防护罩(2)的前端连接有驱动绕线轮(4)转动的手动轴(3),所述防护罩(2)内设有驱动绕线轮(4)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防护罩(2)外壁上安装有急停按钮(9)、启动按钮(10)和调速器(11),所述急停按钮(9)、启动按钮(10)和调速器(11)均与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台面(1)的底部四周分别连接有四个接机架(5),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接机架(5)之间下部连接有横梁(6),所述四个接机架(5)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支腿(7),每个所述支腿旁的所述横梁(6)下端连接有万向轮(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线加工支撑传送架,包括台面(1)和防护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1)的顶部一侧连接有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的后端连接有绕线轮(4),所述防护罩(2)的前端连接有驱动绕线轮(4)转动的手动轴(3),所述防护罩(2)内设有驱动绕线轮(4)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防护罩(2)外壁上安装有急停按钮(9)、启动按钮(10)和调速器(11),所述急停按钮(9)、启动按钮(10)和调速器(11)均与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台面(1)的底部四周分别连接有四个接机架(5),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接机架(5)之间下部连接有横梁(6),所述四个接机架(5)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支腿(7),每个所述支腿旁的所述横梁(6)下端连接有万向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线加工支撑传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轮(4)包括两防护轮(41)、卷筒(42)、绕线轮转轴(43)、摩擦轮(44)、调节轮(45)和拨丝杆(46),所述两个防护轮(41)平行设置,且两个防护轮(41)的中间连接有卷筒(42),所述卷筒(42)的一侧连接有绕线轮转轴(43),所述绕线轮转轴(43)上套设有摩擦轮(44),所述绕线轮转轴(43)的端部套设有调节轮(45),靠近所述摩擦轮(44)侧的所述防护轮(41)下部设置有拨丝杆(46),所述绕线轮(4)通过绕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双双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金屹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