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肥料的造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862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肥料的造粒装置,包括加料装置、料筒和螺杆,所述加料装置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料筒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料筒的第二端设为开口,所述螺杆伸入所述料筒内,所述螺杆的螺纹边缘与所述料筒的内壁接触,所述螺杆能够以所述料筒的中心轴为轴转动。如此设置,有机肥料在料筒中受到剪切力和压力,呈现出与螺纹之间的螺纹槽相同的形状,在料筒的第二端,有机肥料受重力断裂形成颗粒,解决了有机肥料施肥不方便,施肥不匀且有机肥料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同时,还实现了有机肥料的连续造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肥料的造粒装置
本技术涉及有机肥料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有机肥料的造粒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肥料是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或发酵而成的一类肥料。有机肥料的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深受广大种植户的欢迎。有机肥料能够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大部分氮元素和钾元素,还是作物所需的碳素营养的源泉。微生物分解或者发酵后的有机肥料比较松散,施肥时,往往需要在整片土壤的表面均洒落有机肥料,施肥时极不方便,费时耗力,并且会造成施肥不匀,有机肥料得不到有效利用。因此,解决有机肥料施肥不方便,施肥不匀且有机肥料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肥料的造粒装置,将松散的有机肥料加工为颗粒状,解决有机肥料施肥不方便,施肥不匀且有机肥料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机肥料的造粒装置,包括加料装置、料筒和螺杆,所述加料装置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料筒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料筒的第二端设为开口,所述螺杆伸入所述料筒内,所述螺杆的螺纹边缘与所述料筒的内壁接触,所述螺杆能够以所述料筒的中心轴为轴转动。优选地,所述螺杆包括靠近所述加料装置的第一段和远离所述加料装置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螺纹深度一致,螺纹间距一致。优选地,所述第二段的螺纹深度由靠近第一段的一端到远离第一段的一端逐渐变浅,所述第二段的螺纹间距由靠近第一段的一端到远离第一段的一端逐渐减小。优选地,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的长度相等。优选地,所述螺杆包括中心轴、可拆卸地套在所述中心轴外的轴套和防止所述中心轴和所述轴套发生相对转动的限位结构,所述螺纹设置在所述轴套的外壁上。优选地,还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螺杆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螺杆以所述料筒的中心轴为轴转动。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变频器,所述电机与所述螺杆相连接,所述变频器与所述电机相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电机的转速。优选地,还包括传动装置,所述螺杆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电机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加料装置的中心轴上设有绞龙,所述绞龙与所述加料装置相连接、且能够以所述加料装置的中心轴为轴转动以将有机肥料输送到所述料筒内。优选地,所述加料装置内设有过滤筛,所述过滤筛与所述加料装置相连接、且位于所述绞龙的上端。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有机肥料的造粒装置包括加料装置、料筒和螺杆。加料装置的下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料筒的第一端相连接,料筒水平设置,料筒的第二端开口,螺杆伸入料筒内,螺杆的螺纹边缘与料筒的内壁相接触,螺杆能够以料筒的中心轴为轴转动。有机肥料通过加料装置进入料筒内,螺杆以料筒的中心轴为轴转动时,依靠螺杆旋转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将有机肥料在螺杆上的螺纹内压实,压实后的形状也呈螺旋状、位于螺纹之间,由螺杆上远离料筒的一端输出,压实的有机肥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断裂形成颗粒。如此设置,将有机肥料加工成颗粒状,解决了有机肥料施肥不方便,施肥不匀且有机肥料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造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图3中:1-加料装置,2-料筒,3-螺杆,4-轴套,5-过滤筛,6-支撑架,7-电机,8-变频器,9-皮带,10-绞龙,11-第一段,12-第二段,13-中心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肥料的造粒装置,用于将有机肥料加工为颗粒状,解决了有机肥料施肥不方便,施肥不匀且有机肥料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请参考图1-图2,有机肥料的造粒装置包括加料装置1、料筒2和螺杆3。加料装置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料筒2的第一端相连接,料筒2水平设置,料筒2的第二端开口,螺杆3伸入料筒2内,螺杆3的螺纹边缘与料筒2的内壁相接触,螺杆3能够以料筒2的中心轴为轴转动。有机肥料通过加料装置1进入料筒2内,螺杆3以料筒2的中心轴为轴转动时,依靠螺杆3旋转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将有机肥料在螺杆3上的螺纹内压实,压实后的形状也呈螺旋状、位于螺纹之间,由螺杆3上远离料筒2的一端输出,压实的有机肥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断裂形成颗粒。如此设置,利用螺杆3转动时,螺纹对有机肥料的剪切力和压力将有机肥料加工成颗粒状,解决了有机肥料施肥不方便的问题,同时施肥时,颗粒状的有机肥料施加在种植植株的位置,解决了施肥不匀且有机肥料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在本实施中,请参考图2,螺杆3包括两段,第一段11靠近加料装置1,第二段12远离加料装置1,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紧密连接。第一段11的螺纹深度处处相等,并且螺纹间距也相等。如此设置,第一段11起到输送有机肥料的作用,在输送的过程中,有机肥料受到螺纹的切应力和压力,将有机肥料初步压实,使有机肥料的松散度降低。螺杆3的第二段12为距离加料装置1较远的一段,由靠近第一段11的一端到远离第一段11的一端,第二段12的螺纹深度和螺纹间距均逐渐较小,此时,由第一段11输送到第二段12的有机肥料在第二段12内受到更大的压力和剪切力,使有机肥料进一步压实,压实后的有机肥料位于螺杆3的螺纹之间,呈螺旋状缠绕在螺杆3上,且有机肥料的形状与螺杆3上由螺纹形成的螺纹槽的形状一致。有机肥料在螺杆3的转动作用下输送到料筒2的第二端。如此设置,螺杆3的第二段12输送有机肥料的同时,将有机肥料进一步压实,使松散的有机肥料形成螺纹槽形状的紧实结构,最终在料筒2的第二端,有机肥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形成颗粒,解决了有机肥料施肥不方便,施肥不均匀且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螺杆3的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的分界点为螺杆3的中点,也即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的长度相等。专利技术人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将螺杆3设置为等长的两段。如此设置,第一段11将有机肥料输送到第二段12,使加料装置1中的有机肥料顺利进入料筒2内,加料装置1内能够连续加料,有机肥料的造粒装置可以进行连续造粒,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第二段12将有机肥料进一步压实,防止有机肥料的颗粒形状稳定性差,出现成粒效果不佳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螺杆3包括中心轴13和轴套4,轴套4可拆卸地套在中心轴13外,螺杆3还包括用于防止中心轴13和轴套4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限位结构,螺纹位于轴套4的外壁上。在造粒的过程中,中心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肥料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料装置(1)、料筒(2)和螺杆(3),所述加料装置(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料筒(2)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料筒(2)的第二端设为开口,所述螺杆(3)伸入所述料筒(2)内,所述螺杆(3)的螺纹边缘与所述料筒(2)的内壁接触,所述螺杆(3)能够以所述料筒(2)的中心轴为轴转动;所述螺杆(3)包括靠近所述加料装置(1)的第一段(11)和远离所述加料装置(1)的第二段(12),所述第一段(11)的螺纹深度一致,螺纹间距一致,所述第二段(12)的螺纹深度由靠近所述第一段(11)的一端到远离所述第一段(11)的一端逐渐变浅,所述第二段(12)的螺纹间距由靠近所述第一段(11)的一端到远离所述第一段(11)的一端逐渐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肥料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料装置(1)、料筒(2)和螺杆(3),所述加料装置(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料筒(2)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料筒(2)的第二端设为开口,所述螺杆(3)伸入所述料筒(2)内,所述螺杆(3)的螺纹边缘与所述料筒(2)的内壁接触,所述螺杆(3)能够以所述料筒(2)的中心轴为轴转动;所述螺杆(3)包括靠近所述加料装置(1)的第一段(11)和远离所述加料装置(1)的第二段(12),所述第一段(11)的螺纹深度一致,螺纹间距一致,所述第二段(12)的螺纹深度由靠近所述第一段(11)的一端到远离所述第一段(11)的一端逐渐变浅,所述第二段(12)的螺纹间距由靠近所述第一段(11)的一端到远离所述第一段(11)的一端逐渐减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11)与所述第二段(12)的长度相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包括中心轴(13)、可拆卸地套在所述中心轴(13)外的轴套(4)和防止所述中心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张娜王永欢王丽刘秀君喻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瑞元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