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水保温材料及使用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组分为:氧化镁粉,氯化镁混合溶液,锯末、珍珠岩之一或二者的混合物,玻璃纤维,聚丙烯布,石英砂;氯化镁混合溶液中有少量的高锰酸钾、盐酸、硫酸亚铁、明矾、聚合剂、硅酸钠等。使用时氧化镁粉和氯化镁混合溶液按1∶3-4∶3制成混合浆,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材料和方法铺顶,施工简便,耐高低温,既防水、防火又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保温材料及使用方法,属于建筑材料
传统的楼顶防水材料有“二毡三油”、“三毡四油”,即一层毡布一层沥青层层铺展在屋面上;这种材料价格较低,但耐高温性差,使用寿命短,且不具有保温功能。现代高级建筑有使用聚氨酯作防水材料,但因其成本高而未被广泛采用。CN1047880A公开了一种复合建筑防水材料,以粉煤灰为原料,主要成份是有机酸金属盐,其耐热性为100℃烘干5小时不变质,耐冻性为-30℃冻融15次不变质,使用寿命为15年。这种材料耐低温不够,保温性也差,不适合寒冷地区的建筑物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耐高、低温的铁镁系防水保温材料及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防水保温材料包括如下组分氧化镁,氯化镁混合溶液,锯末、珍珠岩之一或二者的混合物,玻璃纤维,聚丙烯布,石英砂。上述氧化镁粉的含镁量在70%以上为宜。上述氯化镁混合溶液成份如下(均为重量份)A酸液高锰酸钾 3-8 (工业纯)水70-120明矾 30-80 (工业纯)盐酸 150-240 (浓度为35-40%,工业纯)B改性氯化镁溶液氯化镁(片状结晶) 80-120 (纯度46%以上,工业纯)水120-180硫酸亚铁 3-8 (工业纯)C早强聚合剂(均为工业纯)甲苯 6-12二甲苯6-12苯酸 4-10二丁酯6-12乙二胺6-12三乙烯四胺6-12D氯化镁溶液氯化镁(片状结晶) 80-120 (纯度46%以上,工业纯)水120-180E硅酸钠上述各组份重量比例为A∶B∶C∶D∶E=2∶1.5∶1∶100∶5;配制时A中各成份依次加入,C中乙二胺分四次加入。上述氯化镁混合溶液还包括如下成份F有机硅消泡剂G防水剂PEH轻质碳酸钠上述各组份重量比例为A∶B∶C∶D∶E∶F∶G∶H=2∶1.5∶1∶100∶5∶0.5∶5∶5使用时氧化镁与氯化镁混合溶液按重量比1∶3-4∶3混成糊状混合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混合浆刷在屋面上,铺一层玻璃纤维,作隔离材料,再盖一层聚丙烯布。2.在混合浆中加入重量百分比15-25%锯末、珍珠岩或其二者的混合,搅拌均匀,铺在聚丙烯布上作保温层,再铺一层玻璃纤维。3.在混合浆中加入重量百分比15-25%的石英砂,混合均匀,覆盖在上述玻璃纤维上,为表面阳光反射层。4.用聚乙烯薄膜覆盖屋面,压实,压光,待凝固好,将薄膜揭掉即可。上述步骤1和3中混合浆氧化镁与氯化镁混合溶液按重量比1∶3-1∶2为佳。上述步骤2中混合浆氧化镁与氯化镁混合溶液按重量比1∶2-4∶3为佳。上述步骤3中混合浆中还可加入重量百分比4-6%的建筑用防水剂PE。用本专利技术材料和方法制作屋面,表面坚硬光滑,即防水、防火又具有良好的保温性。高温400℃不变型,低温-50℃不龟裂,明火不燃,连阴雨不渗水不返潮。原料易得,施工方便,成本底。本专利技术的材料可广泛用于室内屋面,浴室地面及墙壁,游泳池,大型粮库,露天粮仓,桥梁函洞,人防工程,地下室等特别需要防渗水防潮湿的建筑物面。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防水保温材料各组分氧化镁(含镁量70%),氯化镁混合溶液,锯末、珍珠岩1∶1的混合物,玻璃纤维,聚丙烯布,石英砂。氯化镁混合溶液成份如下(均为重量份,工业纯)A酸液,高锰酸钾5份,水100份,明矾50份,盐酸200份(浓度为35%);B改性氯化镁溶液,氯化镁(片状结晶)100份(纯度46%),水150份,硫酸亚铁5份;C早强聚合剂甲苯10份,二甲苯10份,苯酸8份,二丁酯10份,乙二胺10份,三乙烯四胺10份;D氯化镁溶液,氯化镁(片状结晶)100份(纯度46%),水150份;E硅酸钠F有机硅消泡剂G防水剂PEH轻质碳酸钠上述各组份重量比例为A∶B∶C∶D∶E∶F∶G∶H=2∶1.5∶1∶100∶5∶0.5∶5∶5使用时氧化镁与氯化镁混合溶液按重量比1∶2和4∶3混成糊状混合浆。实施例2.防水保温材料各组分氧化镁(含镁量75%),氯化镁混合溶液,锯末,玻璃纤维,聚丙烯布,石英沙。氯化镁混合溶液成份如下(均为重量份,工业纯)A酸液,高锰酸钾4份,水80份,明矾40份,盐酸150份(浓度为38%);B改性氯化镁溶液,氯化镁(片状结晶)80份(纯度48%),水120份,硫酸亚铁4份;C早强聚合剂甲苯6份,二甲苯6份,苯酸4份,二丁酯6份,乙二胺6份,三乙烯四胺6份;D氯化镁溶液,氯化镁(片状结晶)80份(纯度48%),水120份;E硅酸钠F有机硅消泡剂G防水剂PEH轻质碳酸钠上述各组份重量比例为A∶B∶C∶D∶E∶F∶G∶H=2∶1.5∶1∶100∶5∶0.5∶5∶5使用时氧化镁与氯化镁混合溶液按重量比1∶3和1∶1混成糊状混合浆。实施例3.防水保温材料各组分氧化镁(含镁量70%),氯化镁混合溶液,珍珠岩,玻璃纤维,聚丙烯布,石英沙。氯化镁混合溶液成份如下(均为重量份,工业纯)A酸液,高锰酸钾8份,水120份,明矾50份,盐酸240(浓度为40%);B改性氯化镁溶液,氯化镁(片状结晶)120份(纯度50%),水180份,硫酸亚铁8份;C早强聚合剂甲苯12份,二甲苯12份,苯酸10份,二丁酯12份,乙二胺12份,三乙烯四胺12份;D氯化镁溶液,氯化镁(片状结晶)120份(纯度50%),水180份;E硅酸钠F有机硅消泡剂G防水剂PEH轻质碳酸钠上述各组份重量比例为A∶B∶C∶D∶E∶F∶G∶H=2∶1.5∶1∶100∶5∶0.5∶5∶5使用时氧化镁与氯化镁混合溶液按重量比1∶2和4∶3混成糊状混合浆。实施例4.施工方法使用实施例1的配方,按如下步骤进行1.将混合浆刷在屋面上,铺一层玻璃纤维,作隔离材料,再盖一层聚丙烯布。2.在混合浆中加入重量百分比20%锯末、珍珠岩1∶1的混合,搅拌均匀,铺在聚丙烯布上作保温层,再铺一层玻璃纤维。3.在混合浆中加入重量百分比20%的石英粉和5%的建筑用防水剂PE,混合均匀,覆盖在上述玻璃纤维上,为表面阳光反射层。4.用聚乙烯薄膜覆盖屋面,压实,压光,待凝固好,将薄膜揭掉即可。上述步骤1和3中混合浆氧化镁与氯化镁混合溶液按重量比1∶2.5。上述步骤2中混合浆氧化镁与氯化镁混合溶液按重量比4∶3。本实施例铺设的屋面,400℃不变型,明火不燃,其抗压为4.7mPa,抗折1.9mPa,不透水性在不透水仪加压0.4mPa持续30min无渗透现象,以上均为三块平均值,试件尺寸均为200×100×40(mm)3。上述数据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如下1.抗压依据GBT81-85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用HYL-2000型试验机测定抗压。抗压强度按fcc=P/A计算。2.抗折依据GBT542-81抗折试验方法,用WE-100型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抗折强度按公式Rm=3P·L/2bn2计算(N/mm2)。3.不透水性依据GBT328.1-7-89标准,用TS11型不透水仪试验,加压0.4mPa,持续30min,测定有无渗透水。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用防水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镁,氯化镁混合溶液,锯末、珍珠岩之一或二者的混合物,玻璃纤维,聚丙烯布,石英砂;所述氯化镁混合溶液成份如下(均为重量份,工业纯)A酸液高锰酸钾 3-8水 7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防水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镁,氯化镁混合溶液,锯末、珍珠岩之一或二者的混合物,玻璃纤维,聚丙烯布,石英砂;所述氯化镁混合溶液成份如下(均为重量份,工业纯):A:酸液高锰酸钾 3-8水 70-120明矾 30 -80盐酸 150-240 (浓度为35-40%)B:改性氯化镁溶液氯化镁(片状结晶) 80-120 (纯度46%以上)水 120-180硫酸亚铁 3-8C:早强聚合剂甲苯 6-12二甲苯 6-12苯酸 4-10二丁酯 6-12乙二胺 6-12三乙烯四胺 6-12D:氯化镁溶液氯化镁(片状结晶) 80-120 (纯度46%以上)水 120-180E:硅酸钠上述各组份重量比例为A∶B∶C∶D∶E=2∶1.5∶1 ∶100∶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兆学,郭目河,孔祥川,
申请(专利权)人:曲阜市鲁环防水建材工程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