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昕专利>正文

一种防损伤产科用助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8520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损伤产科用助产装置,包括定位槽、紫外线灯、把手和吸盘主体,所述吸盘主体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且吸盘主体的内侧壁皆设置有硅胶层,所述吸盘主体的顶端安装有拉杆,且吸盘主体的顶端与拉杆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拉杆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活塞轴,且活塞轴底端拉杆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轴的两端皆均匀设置有卡槽,且活塞轴的顶端设置有活塞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使其便于工作人员精确了解吸盘内产生的负压数值,从而便于其根据不同产妇的情况来调整吸盘内产生的负压,从而避免了由于吸盘内压力过大而造成的对孕妇和新生儿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损伤产科用助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防损伤产科用助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生产时安全性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每个人的出生都是从母亲的腹中生产降生于世,其过程是十分辛苦的,每年有很多母亲和幼儿在难产中失去生命,医学界对此十分重视,各式各样的助产装置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拿吸盘助产装置为例,是通过吸盘将幼儿从产道拉出,在目前的临床手术中十分常见,市面上销售的吸盘助产装置样式各异,但现如今的吸盘助产装置还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活塞的气密性不好,吸盘的吸附效果比较差,没有设置时钟,不能很好的记录生产时间,不能及时知晓幼儿出生的准确时间等,导致了生产需求得不到提高,无法满足使用的需求,市场上急需改善吸盘助产装置的技术,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妇产科生产作业,极大的保障母亲与幼儿的安全,是目前市场上所需要的,除此之外,现存的助产装置不具备相应的定位结构,对于技术不够熟练的医护人员来说,在使用时容易由于手抖而对产妇和新生儿造成一定的损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防损伤产科用助产装置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损伤产科用助产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损伤产科用助产装置,包括定位槽(4)、紫外线灯(5)、把手(14)和吸盘主体(19),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主体(19)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0),且吸盘主体(19)的内侧壁皆设置有硅胶层(9),所述吸盘主体(19)的顶端安装有拉杆(17),且吸盘主体(19)的顶端与拉杆(17)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拉杆(17)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活塞轴(7),且活塞轴(7)底端拉杆(17)的内部设置有活塞(8),所述活塞轴(7)的两端皆均匀设置有卡槽(3),且活塞轴(7)的顶端设置有活塞柄(2),所述活塞柄(2)下方拉杆(17)的两端皆设置有与卡槽(3)配合的卡扣(13),所述卡扣(13)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损伤产科用助产装置,包括定位槽(4)、紫外线灯(5)、把手(14)和吸盘主体(19),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主体(19)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0),且吸盘主体(19)的内侧壁皆设置有硅胶层(9),所述吸盘主体(19)的顶端安装有拉杆(17),且吸盘主体(19)的顶端与拉杆(17)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拉杆(17)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活塞轴(7),且活塞轴(7)底端拉杆(17)的内部设置有活塞(8),所述活塞轴(7)的两端皆均匀设置有卡槽(3),且活塞轴(7)的顶端设置有活塞柄(2),所述活塞柄(2)下方拉杆(17)的两端皆设置有与卡槽(3)配合的卡扣(13),所述卡扣(13)下方拉杆(17)的一侧设置有把手(14),且把手(14)的两端皆设置有定位指套(15),所述把手(14)底端拉杆(17)的一侧设置有紫外线灯(5),所述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昕
申请(专利权)人:李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