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间作业用的反光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452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夜间作业用的反光防护服,包括前襟、后襟、臂部和颈围部,臂部分为大臂袖和小臂袖,所述小臂袖末端为袖口;所述小臂袖和大臂袖均由弹性布料包裹而成,所述大臂袖开设有用于方便手臂放入的拉链口,所述前襟、臂部和颈部均为憎水表面;前襟和后襟中部设有第一反光条,下摆处设有第二反光条;第一、第二反光条由前襟至后襟周向环绕设置;所述臂部外侧设有第三反光条,所述第三反光条分布于大臂袖至小臂袖处。防护服采用了弹性布料,紧密包裹使清理人员行动更为便利;反光条的设置使得清理人员在着装后进行夜间清理时,远处的灯光照射可以起到反光警示效果,对清理人员的位置和工作状态进行反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夜间作业用的反光防护服
本技术涉及防护服,具体为一种夜间作业用的反光防护服。
技术介绍
防护服种类包括消防防护服、工业用防护服、医疗款防护服、军用防护服和特殊人群使用防护服。防护服主要应用于消防、军工、船舶、石油、化工、喷漆、清洗消毒、实验室等行业与部门。本技术中所涉及的防护服,是一种化工防护服,目的是针对高速道路上意外失事的化工运输车辆,所倾倒出的有毒物质进行清理用的防护服。由于化工品一般具有不可预见性的毒性,因此清理人员在清理时,必须要保证皮肤未暴露于化工品内;同时清理时间较长,且考虑到夜间行车,需要一种具有反光功能的防护服,以保证清理人员在夜间工作时,远方的车辆或灯光可以观察到清理人员具体位置,以保护清理人员的安全。目前市场上的防护服多较为笨重,且体积较大,造成清理人员活动不便;其次,无夜间警示功能,清理人员连夜清理时,不易被观察到具体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夜间作业用的反光防护服,防护服采用了弹性布料,紧密包裹使清理人员行动更为便利;反光条的设置使得清理人员在着装后进行夜间清理时,远处的灯光照射可以起到反光警示效果,对清理人员的位置和工作状态进行反馈。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夜间作业用的反光防护服,包括前襟、后襟、臂部和颈围部(3),臂部分为大臂袖(21)和小臂袖(22),所述小臂袖(22)末端为袖口(2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襟、后襟、小臂袖(22)和大臂袖(21)均由弹性布料包裹而成,所述大臂袖(21)开设有用于方便手臂放入的拉链口(4),所述前襟、后襟、臂部和颈部均为憎水表面;前襟和后襟中部设有第一反光条(11),第一反光条(11)由前襟至后襟周向环绕设置;前襟和后襟下摆处设有第二反光条(12),第二反光条(12)沿下摆由前襟至后襟周向环绕设置;所述臂部外侧设有第三反光条(13),所述第三反光条(13)分布于大臂袖(21)至小臂袖(22)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间作业用的反光防护服,包括前襟、后襟、臂部和颈围部(3),臂部分为大臂袖(21)和小臂袖(22),所述小臂袖(22)末端为袖口(2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襟、后襟、小臂袖(22)和大臂袖(21)均由弹性布料包裹而成,所述大臂袖(21)开设有用于方便手臂放入的拉链口(4),所述前襟、后襟、臂部和颈部均为憎水表面;前襟和后襟中部设有第一反光条(11),第一反光条(11)由前襟至后襟周向环绕设置;前襟和后襟下摆处设有第二反光条(12),第二反光条(12)沿下摆由前襟至后襟周向环绕设置;所述臂部外侧设有第三反光条(13),所述第三反光条(13)分布于大臂袖(21)至小臂袖(22)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间作业用的反光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襟和后襟的连接处还设有腰侧反光条(10),腰侧反光条(10)由下摆处一直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蓝翔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