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田害虫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42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田害虫诱捕器,包括集虫器,所述集虫器内设有锥形器,所述锥形器顶端设有进虫口,所述锥形器的外壁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锥形器内的中部设有诱芯,所述诱芯中部设有诱芯孔,所述诱芯左右两端均设有端头,两个所述端头相背的一端贯穿通孔,所述锥形器底端设有一圈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左右两侧均通过连接装置与集虫器相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一端与集虫器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设置在L型凹槽内,所述L型凹槽设置在连接环的顶端中部,所述L型凹槽底端右侧设有矩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便于携带收纳,诱捕效果好,锥形器便于安装拆卸,清洗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烟田害虫诱捕器
本技术涉及害虫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烟田害虫诱捕器。
技术介绍
在烟草的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害虫的侵袭,导致减产减收,为此,如何对害虫进行防治,是烟草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过去人们大多通过喷洒农药对害虫进行防治,这种方式不仅会使农药在烟草上残留,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较差,在喷洒农药的同时,会使生态环境受到污染,而且危及到人体的健康安全和烟草生产的优质高效,且农药在生产的过程中也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5912732U公开了一种农林害虫诱捕器,包括杀虫箱,杀虫箱的上壁开设有支撑孔,杀虫箱上壁设有出风孔,多个出风孔上有致密网,杀虫箱内中间设有抽风扇,杀虫箱的底部添加有杀虫液,支撑孔上放置有诱捕器,诱捕器的上端开口处设有环形诱虫灯,诱虫灯经卡环固定,诱捕器的内壁上设有滑轨,置于杀虫箱内的滑轨上设有多个通孔,诱捕器外壁上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杀虫箱外壁上连接有伸出板,伸出板上固定有竖向的高压电网,高压电网的上端设有遮雨棚,其中一个伸出板上经支柱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现有的害虫诱捕器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装置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诱捕效果不佳,使用携带收纳不便,安装拆卸步骤繁琐,不便于清洗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田害虫诱捕器,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便于携带收纳,诱捕效果好,锥形器便于安装拆卸,清洗方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诱捕效果不佳,使用携带收纳不便,安装拆卸步骤繁琐,不便于清洗更换的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烟田害虫诱捕器,包括集虫器,所述集虫器内设有锥形器,所述锥形器顶端设有进虫口,所述锥形器的外壁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锥形器内的中部设有诱芯,所述诱芯中部设有诱芯孔,所述诱芯左右两端均设有端头,两个所述端头相背的一端贯穿通孔,所述锥形器底端设有一圈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左右两侧均通过连接装置与集虫器相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一端与集虫器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设置在L型凹槽内,所述L型凹槽设置在连接环的顶端中部,所述L型凹槽底端右侧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顶端设有夹块,所述夹块顶端与挡板相抵;所述集虫器右侧上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右侧设有中空管。进一步的,所述中空管右侧中部设有螺栓,所述螺栓左端贯穿中空管的右侧壁并延伸至中空管内。进一步的,所述夹块顶端呈圆弧状。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底端设有与夹块相匹配的圆弧槽。进一步的,所述中空管的右侧壁内设有与螺栓相匹配的内螺纹。进一步的,所述进虫口的直径为21-25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诱芯孔内放置诱饵能够吸引害虫进入锥形器内,使得害虫进食后通过进虫口进入集虫器内,从而将害虫捕捉;通过旋转连接环使得夹块左移远离挡板,从而将锥形器取下清洗,操作简捷方便;通过中空管使得诱捕器能够悬挂在支撑杆上,安装方便;2、螺栓能够起到夹紧作用,防止装置从支撑杆上滑落,通过设置圆弧槽使得夹块与挡板连接紧密,不易松动;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便于携带收纳,诱捕效果好,锥形器便于安装拆卸,清洗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烟田害虫诱捕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烟田害虫诱捕器的连接装置左视图。图中:1-集虫器、2-通孔、3-锥形器、4-端头、5-诱芯、6-诱芯孔、7-进虫口、8-连接环、9-挡板、10-连接板、11-中空管、12-螺栓、13-L型凹槽、14-夹块、15-弹簧、16-矩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2,一种烟田害虫诱捕器,包括集虫器1,集虫器1内设有锥形器3,锥形器3顶端设有进虫口7,锥形器3的外壁上设有多个通孔2,锥形器3内的中部设有诱芯5,诱芯5中部设有诱芯孔6,用于放置诱饵,诱芯5左右两端均设有端头4,两个端头4相背的一端贯穿通孔2,锥形器3底端设有一圈连接环8,连接环8左右两侧均通过连接装置与集虫器1相连接,使得锥形器3便于拆卸清洗,连接装置包括挡板9,挡板9一端与集虫器1的侧壁固定连接,挡板9设置在L型凹槽13内,L型凹槽13设置在连接环8的顶端中部,L型凹槽13底端右侧设有矩形槽16,矩形槽16内设有弹簧15,弹簧15顶端设有夹块14,夹块14顶端与挡板9相抵;集虫器1右侧上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右侧设有中空管11。中空管11右侧中部设有螺栓12,起到夹紧作用,螺栓12左端贯穿中空管11的右侧壁并延伸至中空管11内,夹块14顶端呈圆弧状,挡板9底端设有与夹块14相匹配的圆弧槽,中空管11的右侧壁内设有与螺栓12相匹配的内螺纹,进虫口7的直径为21-25mm。使用时,将中空管11套在与之相匹配的支撑杆上,旋紧螺栓12,使得中空管11与支撑杆固定,将支撑杆插在烟田里,在诱芯孔6内放置诱饵,吸引害虫进入锥形器3内,害虫进食完毕后向上飞通过进虫口7进入集虫器1内,从而将害虫捕捉,当捕捉完毕后,取下诱捕器,旋转连接环8,使得夹块14远离挡板9并对准L型凹槽13的开口,取下锥形器3,将害虫从集虫器1内倒出,将锥形器3清洗过后重新安装于集虫器1内即可。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田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虫器(1),所述集虫器(1)内设有锥形器(3),所述锥形器(3)顶端设有进虫口(7),所述锥形器(3)的外壁上设有多个通孔(2),所述锥形器(3)内的中部设有诱芯(5),所述诱芯(5)中部设有诱芯孔(6),所述诱芯(5)左右两端均设有端头(4),两个所述端头(4)相背的一端贯穿通孔(2),所述锥形器(3)底端设有一圈连接环(8),所述连接环(8)左右两侧均通过连接装置与集虫器(1)相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挡板(9),所述挡板(9)一端与集虫器(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9)设置在L型凹槽(13)内,所述L型凹槽(13)设置在连接环(8)的顶端中部,所述L型凹槽(13)底端右侧设有矩形槽(16),所述矩形槽(16)内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顶端设有夹块(14),所述夹块(14)顶端与挡板(9)相抵;所述集虫器(1)右侧上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右侧设有中空管(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田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虫器(1),所述集虫器(1)内设有锥形器(3),所述锥形器(3)顶端设有进虫口(7),所述锥形器(3)的外壁上设有多个通孔(2),所述锥形器(3)内的中部设有诱芯(5),所述诱芯(5)中部设有诱芯孔(6),所述诱芯(5)左右两端均设有端头(4),两个所述端头(4)相背的一端贯穿通孔(2),所述锥形器(3)底端设有一圈连接环(8),所述连接环(8)左右两侧均通过连接装置与集虫器(1)相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挡板(9),所述挡板(9)一端与集虫器(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9)设置在L型凹槽(13)内,所述L型凹槽(13)设置在连接环(8)的顶端中部,所述L型凹槽(13)底端右侧设有矩形槽(16),所述矩形槽(16)内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顶端设有夹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传江薛博杨德廉王先伟崔志军夏磊王涛王德权杨修峰徐刚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烟草专卖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