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358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简化屋面屋脊部分的施工作业,同时简化移设.拆除,而且经由屋脊的空气换气成为可能。屋面板材(10)有从屋面板构件(12)的上面突出的第3突出片(43)和第2突出片(42)。固定于椽木(N)上的屋面板材(10)在屋脊侧上被脊盖(120)覆盖。脊盖(120)有其裙部(123)和从脊盖下面突出并分别插入屋面板材(10)中的连接构件(14L)之间的背侧突出片(125)。因而,在脊盖(120)覆盖的范围内,从脊梁向屋脊侧,脊盖(120)下面上的裙部(123)和屋面板构件(12)上面上的第3突出片(43)和脊盖(120)下面上的背侧突出片(125)按此一顺序沿着屋面坡度交替排列并彼此相面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屋顶上的屋脊到脊梁、敷设屋面的屋面敷设件在屋脊两侧并具有屋面坡度的屋面,以及通过简单的施工使耐久性、绝热性、隔音性良好的屋面敷设成为可能,此外可以通过安装·拆除来移设的屋面板材
技术介绍
对于屋面敷设来说,历来是以瓦为主流的,但是近年来,逐渐变成利用金属板的屋面敷设件取代了瓦。在这种屋面敷设件中,通过利用金属板可以发挥优良的耐久性。可是,在把屋面敷设件有屋面坡度地配置在屋脊两侧的场合,在该屋脊处有必要防雨。如果敷设件是瓦,则用线材把脊瓦、半圆脊瓦、兽头瓦等屋脊瓦固定于基底件进行防雨。但是,靠利用金属板等的屋面敷设件,用兼有屋面坡度地弯曲的脊盖在屋脊侧横跨屋面宽度地直接覆盖屋面两侧的屋面敷设件正在成为一般做法。用这种脊盖,首先,在屋脊两侧的屋面敷设件上在屋脊侧横跨屋面宽度敷设横梁,用钉子、螺钉等把该横梁固定于屋面下构件(望板或椽木)等屋面下构件。在此一横梁固定之际,钉子或螺钉贯通横梁下边的屋面敷设件,达到其下面的基底件。用钉子、螺钉等把脊盖固定于这样固定的横梁上。在上述现有技术的脊盖中,由于在其固定之际使用多个钉子或螺钉,所以其作业是繁杂的。此外,在为了再利用的目的而拆除已设的脊盖或屋面敷设件之际,还有必要全部拆除已经固定的螺钉或钉子,此一作业也是繁杂的。进而,因为在屋面敷设件上有钉子等引起的贯通孔,所以还存在着以下这样的问题。如果雨水侵入脊盖与屋面敷设件之间,则有时因此一侵入雨水在贯通孔周围生锈而带来损坏。由此,为了谋求可靠的防雨,有必要兼顾已经设置的屋面敷设件的情形在施工现场通过所谓现场对号对脊盖追加加工,是繁杂的。另外,近年来因为居住环境改善,所以希望建筑物内或天井里的空气换气。虽然在屋顶上的屋脊处进行此一空气换气是效率高的,但是因为上述防雨的要求所以无法把脊盖用于空气换气,只能在建筑物墙上安装换气扇等。另一方面,在利用耐久性优良的金属板等的屋面敷设件中,在构成它们的屋面板构件的敷设接合部的下面设置滴水板。而且,靠此一滴水板防止来自接合部的雨水的侵入。因而,除了屋面敷设件本身的优良的耐久性外,通过屋面下构件(望板或椽木)的防水发挥屋面保护上的优良效果。但是,现有技术的屋面板材存在着下面这样的问题,还很难说确立了取代瓦的地位。第一,现有技术的屋面板材的技术思路是通过把敷设接合部没有间隙地牢固接合来防止雨水的侵入。但是,无论多么牢固地接合的形状,完全防止流体中表面张力很大的水的侵入是不可能的,在防止雨水对屋面下构件(望板或椽木)的侵入的效果上有一定的极限。第二,虽然作为屋面板材的材料使用耐久性上优良的金属,但是因此在降雨时产生金属声音,该声音经由与屋面板材直接接触的屋面下构件(望板或椽木)传到屋面背面,产生声响这样的新问题。第三,因为金属制的屋面板构件与陶器的瓦相比比热极小,故随着环境变化而冷热变化剧烈,该温度变化传到木制的屋面下构件(望板或椽木),与前述的雨水的侵入相结合,缩短屋面的耐用年限。此外,因为进行经由屋面板材所敷设的整个屋面的散热、加热,故室内成为夏季热冬季冷。此外,还具有以下这类问题。如果是瓦,则只要把挂瓦条固定于望板并把瓦放在挂瓦条上就几乎完成了屋面敷设。但是,在屋面板材中,在敷设之际,设置制成特异形状的吊装件,在屋面板材上有必要进行接合于此一吊装件的特异形状的弯曲加工等。或者,有必要用螺钉·钉子把屋面板材本身固定于屋面下构件(望板或椽木)上,敷设屋面。在像这样用吊装件的场合,因为有必要能够与屋面板材的弯曲加工部接合地固定吊装件,用的吊装件的个数比较多,故敷设作业是繁杂的。此外,在拆除屋面板材之际,虽然有必要分解与吊装件的接合,但是因为该接合部位被屋面板材本身挡住,故分解接合拆除屋面板材的作业也是繁杂的。另一方面,在用螺钉·钉子的场合,为了屋面板材不从椽木错位,有必要钉上螺钉或钉子,仍然是繁杂的。此外,在拆除屋面板材之际,还有必要全部拆除已经固定的螺钉或钉子,是繁杂的。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简化屋脊部分的施工作业,简化移设·拆除,使经由屋脊的空气换气成为可能。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久性优良,可靠地防止雨水的侵入,还实现绝热、隔音效果的优良的屋面板材。进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敷设之际的施工作业简化,移设·拆除简便的屋面板材。专利技术的公开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屋面是从屋面顶上的屋脊到脊梁、敷设屋面的屋面敷设件在屋脊两侧并具有屋面坡度的屋面,其特征在于,从前述屋脊侧沿着前述屋面坡度按规定的长度备有从前述屋面敷设件向上突出的凸条部,并且沿着屋面宽度方向排成多列地备有前述凸条部,备有在前述屋脊处横跨屋面宽度覆盖屋面两侧的前述屋面敷设件和前述凸条部的形成屋面的屋脊外观的脊盖,和把前述脊盖固定于屋面的脊檩使该脊盖覆盖前述屋面敷设件和前述凸条部的脊盖固定构件,前述脊盖备有从其下面突出,插入相邻的前述凸条部与凸条部之间的凸条间突出片,前述屋面敷设件备有从其上面突出,在前述脊盖带有的前述凸条间突出片的屋面坡度上游侧,从上面突出地备有与该凸条间突出片相面对的敷设件侧突出片部,前述凸条间突出片和前述敷设件侧突出片部制成与相邻的前述凸条部与凸条部之间所形成的凹部一致的形状。在此一场合,最好是把前述脊盖取为沿着前述屋面坡度备有多个前述凸条间突出片,把前述屋面敷设件取为使前述敷设件侧突出片部插入沿着前述屋面坡度相邻的前述凸条间突出片与凸条间突出片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屋面中,用形成屋脊外观的脊盖横跨屋面宽度地覆盖屋面两侧的屋面敷设件和从其上面突出的凸条部,靠脊盖固定构件把此一脊盖固定于屋面的脊檩上。如果这样用脊盖覆盖屋面敷设件和凸条部,则在脊盖与屋面敷设件之间,从脊盖下面突出的凸条间突出片在屋面敷设件的上面一侧一致地插入由相邻的凸条部所形成的凹部。在沿着屋面坡度的此一凸条间突出片的上游侧,在脊盖下面与屋面敷设件上面的间隙处,从屋面敷设件的上面突出的敷设件侧突出片部在屋面敷设件的上面一侧一致地插入相邻的凸条部间的凹部。由此,在脊盖下面与屋面敷设件上面的间隙处,在由脊盖所覆盖的范围内,从脊梁侧到屋脊侧,脊盖下面的凸条间突出片和屋面敷设件上面的敷设件侧突出片部成为沿着屋面坡度按此一顺序排列并相面对。在脊盖为沿着屋面坡度备有多个凸条间突出片的场合,因为凸条间突出片沿着屋面坡度有多个,所以在脊盖下面与屋面敷设件上面的间隙处,从脊盖下面一侧一致地插入相邻的凸条部间的凹部的多个凸条间突出片成为沿着屋面坡度排列。而且,在这样排列的脊盖下面的凸条间突出片之间,从屋面敷设件的上面突出的敷设件侧突出片部在屋面敷设件的上面一侧一致地插入相邻的凸条部间的凹部。由于凸条间突出片和敷设件侧突出片部采取这样的位置关系,所以脊盖下面的凸条间突出片和屋面敷设件上面的敷设件侧突出片部分别一致地插入屋面敷设件的上面侧的相邻的凸条部间的凹部,因此可以像以下这样阻止雨水的侵入。降落于屋面的雨水打在脊盖上面而流下,到达脊盖未覆盖的区域的屋面敷设件和凸条部。此一雨水与直接降落于屋面敷设件和凸条部的雨水一起沿着屋面坡度朝脊梁方向流下。在雨水几乎从上方降落的场合,由于不会逆着屋面坡度向屋脊侧流动,所以本专利技术的屋面对于这种雨当然发挥最佳的防雨作用。另一方面,台风等引起的伴随强风的降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屋面,是从屋顶上的屋脊到脊梁、敷设屋面的屋面敷设件在屋脊两侧并具有屋面坡度的屋面,其特征在于,从前述屋脊侧沿着前述屋面坡度按规定的长度备有从前述屋面敷设件向上突出的凸条部,并且沿着屋面宽度方向排成多列地备有前述凸条部,备有在前述 屋脊处横跨屋面宽度覆盖屋面两侧的前述屋面敷设件和前述凸条部的形成屋面的屋脊外观的脊盖,和把前述脊盖固定于屋面的脊檩使该脊盖覆盖前述屋面敷设件和前述凸条部的脊盖固定构件,前述脊盖备有从其下面突出,插入相邻的前述凸条部与凸条部之间的凸条间突 出片,前述屋面敷设件备有从其上面突出,在前述脊盖带有的前述凸条间突出片的屋面坡度上游侧,从上面突出地与该凸条间突出片相面对的敷设件侧突出片部,前述凸条间突出片和前述敷设件侧突出片部制成与相邻的前述凸条部与凸条部之间所形成的凹部一致的 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基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水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