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强拾音距离话筒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256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强拾音距离话筒单元,包括网罩和横杆,拆卸过程,通过挤压两个对称设置的按键弧形板,按键块挤压整个弹性球,将整个弹性球移除卡槽的内部,弹簧二和弹簧一均受到挤压,拖动整个网罩,能够将网罩拆卸,将网罩拿去清理,清理内部含有灰尘,安装过程,清洗完成后,晾干后直接通过挤压两个对称设置的弹性杆,将弹性杆移动到外科二的内侧面上,挤压整个网罩,受到弹簧一反弹力,从而正整个弹性球一回到卡槽的内部,从而固定整个网罩,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网罩便于拆卸和安装,方便定期清理网罩内部残留的灰尘和污垢,从而增多接触孔,从而增加拾音距离,增强拾音距离,操作简单便利,为人们提供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强拾音距离话筒单元
本技术涉及一种话筒,具体是一种超强拾音距离话筒单元。
技术介绍
话筒又称麦克风,一种电声器材,属传声器,是声电转换的换能器,通过声波作用到电声元件上产生电压,再转为电能。用于各种扩音设备中,话筒种类繁多,电路简单,分析话筒电路主要掌握两点:信号传输回路分析,比较简单,分析各种话筒输入插口电路;话筒信号放大器分析,话筒放大器是一种小信号低噪声音频放大器,分析话筒电平控制电路并不困难,现有话筒长时间使用,话筒的网罩容易沾染许多灰尘,从而让网罩产生堵塞,影响整个话筒拾音距离,且现有网罩拆卸过程繁琐,不便于人们定期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强拾音距离话筒单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强拾音距离话筒单元,包括网罩、横杆、永久磁体、线圈、外壳一、电池盖、音膜、外壳二、电池仓、竖杆、弹簧一、弹性杆、按键弧形板、按键块、弹性球、卡槽和弹簧二,所述外壳一的上表面安装有外壳二,外壳二的上表面设有网罩,网罩的内部安装有横杆,横杆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竖杆靠近网罩的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弹性杆,弹性杆的一端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强拾音距离话筒单元,包括网罩(1)、横杆(2)、永久磁体(3)、线圈(4)、外壳一(5)、电池盖(6)、音膜(7)、外壳二(8)、电池仓(9)、竖杆(10)、弹簧一(11)、弹性杆(12)、按键弧形板(13)、按键块(14)、弹性球(15)、卡槽(16)和弹簧二(1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一(5)的上表面安装有外壳二(8),外壳二(8)的上表面设有网罩(1),网罩(1)的内部安装有横杆(2),横杆(2)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10),竖杆(10)靠近网罩(1)的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弹性杆(12),弹性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球(15),弹性杆(12)的外侧壁通过若干个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强拾音距离话筒单元,包括网罩(1)、横杆(2)、永久磁体(3)、线圈(4)、外壳一(5)、电池盖(6)、音膜(7)、外壳二(8)、电池仓(9)、竖杆(10)、弹簧一(11)、弹性杆(12)、按键弧形板(13)、按键块(14)、弹性球(15)、卡槽(16)和弹簧二(1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一(5)的上表面安装有外壳二(8),外壳二(8)的上表面设有网罩(1),网罩(1)的内部安装有横杆(2),横杆(2)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10),竖杆(10)靠近网罩(1)的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弹性杆(12),弹性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球(15),弹性杆(12)的外侧壁通过若干个弹簧一(11)固定连接竖杆(10)的外侧壁上,外壳二(8)的内侧面设有与弹性球(15)的相匹配的卡槽(16),外壳二(8)的外表面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按键弧形板(13),按键弧形板(13)内侧面中位置连接有按键块(14),按键块(14)的另一端贯穿外壳二(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振雄郭运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昇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