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起动器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器件生产
,特别是一种软起动器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软起动器是以双CPU控制技术为核心,控制可控硅模块,实现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软停止功能,同时具有过载、输入缺相、输出缺相、负载短路、起动限流超时、过压、欠压等多项保护功能,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消防、矿山、供水、市政、食品、水泥、石化等领域的电机传动设备,是传统的星-三角起动、自藕降压起动的更新换代产品。然而在现有的软起动器结构中,软起动器的控制盒整体位于软起动器的罩壳外侧,使得软起动器的整体尺寸受控制盒尺寸影响较大,同时,控制盒与罩壳的固定螺栓裸露在罩壳外侧,从而对该螺栓表面处理要求较高,使得零件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合理、成本较低的软起动器的安装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起动器的安装结构,包括罩壳1、控制盒2和底座3,所述的罩壳1安装在底座3上从而形成了软起动器的壳体结构,所述的罩壳1包括与底座3相对设置的盖板13,在盖板13上设有开口14和连接件6,所述的连接件6位于盖板13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起动器的安装结构,包括罩壳(1)、控制盒(2)和底座(3),所述的罩壳(1)安装在底座(3)上从而形成了软起动器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壳(1)包括与底座(3)相对设置的盖板(13),在盖板(13)上设有开口(14)和连接件(6),所述的连接件(6)位于盖板(13)靠近底座(3)一侧的内壁上并沿开口(14)的边缘设置,所述控制盒(2)的一端通过固定件(7)安装在连接件(6)上并位于壳体内部,控制盒(2)的另一端通过开口(14)突出设置在壳体外部,并且通过调整连接件(6)的高度能够调节控制盒(2)位于壳体内部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起动器的安装结构,包括罩壳(1)、控制盒(2)和底座(3),所述的罩壳(1)安装在底座(3)上从而形成了软起动器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壳(1)包括与底座(3)相对设置的盖板(13),在盖板(13)上设有开口(14)和连接件(6),所述的连接件(6)位于盖板(13)靠近底座(3)一侧的内壁上并沿开口(14)的边缘设置,所述控制盒(2)的一端通过固定件(7)安装在连接件(6)上并位于壳体内部,控制盒(2)的另一端通过开口(14)突出设置在壳体外部,并且通过调整连接件(6)的高度能够调节控制盒(2)位于壳体内部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起动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盒(2)包括托板(21),所述托板(21)的面积大于开口(14)的面积,托板(21)的边缘安装在连接件(6)上使得托板(21)的一侧位于罩壳(1)内并与底座(3)相对设置,托板(21)的另一侧与盖板(13)相对设置并通过开口(14)部分露出于罩壳(1)外,所述的固定件(7)与连接件(6)相连接从而将托板(21)限位,并且通过调整连接件(6)的高度能够调节托板(21)与盖板(13)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控制盒(2)隐藏于软起动器壳体内部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起动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6)为四个设有螺纹孔的圆柱形凸台,所述的固定件(7)为四个与螺纹孔相配合的螺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起动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圆柱形凸台分别设置在开口(14)的四个顶角的边缘且其中两个圆柱形凸台分别位于罩壳(1)的翻边(16)的两侧,所述圆柱形凸台的一端与盖板(13)的内壁相连接,另一端向底座(3)延伸并与对应设置在托板(21)的基板(211)上的通孔相配合,四个螺栓位于罩壳(1)内并从基板(211)靠近底座(3)的一侧分别与四个圆柱形凸台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起动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圆形凸台向底座(3)延伸的高度的距离从而能够改变基板(211)与盖板(13)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控制盒(2)隐藏于罩壳(1)内部的尺寸。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起动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盒(2)还包括上盖(22)和显示盒(23),所述的上盖(22)和显示盒(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勇,陈伟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