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调整电路及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8210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压调整电路及无线充电装置。其中,电压调整电路包括:外接PWM电路;控制驱动电路,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外接PWM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参考电压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调整电路的BUCK电路的输出电压的反馈端相连接;所述BUCK电路,所述BUCK电路的开关控制端与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能够实现对BUCK电路的输出电压的灵活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压调整电路及无线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源转换电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压调整电路及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DC/DC(DirectCurrent/DirectCurrent,直流转直流)电源转换电路是电路设计经常用到的电路,目前大量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电源设计都会使用到DC/DC电路,尤其是BUCK电路(BUCK电路是一种降压式直流转直流的电路)。但是有些BUCK芯片没有通信接口用以调整其输出电压,其输出电压只能为固定值,或者是通过反馈电阻(R5、R6)设定输出电压,如图1所示,输出电压一旦设定后就不能调整,这样会给在某些需要后期灵活调整输出电压的情况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电压调整电路。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压调整电路,包括:外接PWM(Pulse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电路;控制驱动电路,控制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外接PWM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控制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控制驱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压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接PWM电路;控制驱动电路,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外接PWM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参考电压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调整电路的BUCK电路的输出电压的反馈端相连接;所述BUCK电路的开关控制端与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接PWM电路;控制驱动电路,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外接PWM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参考电压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调整电路的BUCK电路的输出电压的反馈端相连接;所述BUCK电路的开关控制端与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PWM电路包括PWM输入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所述PWM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三电阻依次连接;所述第三电阻还与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地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地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PWM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容之间,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地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驱动电路包括偏置恒流源、误差放大器、脉宽调制器、锯齿波输出电路、逻辑控制器、驱动电路;所述偏置恒流源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之间;所述误差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为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误差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为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误差放大器的第三输入端为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的第三输入端;所述脉宽调制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脉宽调制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锯齿波输出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逻辑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脉宽调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逻辑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