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研专利>正文

一种空心排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01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心排瓦,含有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瓦楞,下部分为瓦板,所述瓦楞的前端设置有突出的瓦檐,所述瓦板的前下沿设置有前台阶,瓦板的后上沿设置有后台阶,并且后台阶与前台阶垂直高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瓦楞的壁厚,便于前后相邻空心排瓦的搭接,空心排瓦的左下端和右上端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台阶,便于左右相邻空心排瓦的搭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直接摆放即可,不需要使用檩条、椽子、芦苇、木板、油毛毡、瓦板条等辅助材料,施工速度快,省时省料,安装费用低,从而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瓦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的或者用轻质材料制作的空心排瓦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屋面材料通常采用陶土制的筒形或平行屋面瓦,需铺设在已安装好的底板上,强度较低,容易破坏;另外其面积较小,铺设烦琐,并需要经常维修,其保温隔热和抗雨雪能力常取决于底板的性能。中国专利CN2410352Y中公开了一种新型保温屋面瓦,其瓦片包括上面和底面,瓦片的上面和底面用无机复合材料压铸成型,并组合为一体,每块瓦片的边缘一端为圆弧连接片,另一端为平直连接片,施工时将一块瓦片的平直连接片旁的瓦楞部分套在另一块瓦片的圆弧连接片上即可,它是一种面积比较大的新型保温屋面瓦,它有效解决了瓦片之间的左右搭接问题,但其并没有解决前后瓦片间的搭接问题,并且因为左右两端所设置的连接片与另一片瓦片之间的套接,浪费了原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性强、施工简单、省时省料的空心排瓦。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心排瓦,含有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瓦楞,下部分为瓦板,所述瓦楞前端设置有突出的瓦檐,所述瓦板的前下沿设置有前台阶,瓦板的后上沿设置有后台阶,并且后台阶与前台阶垂直高度的差值不小于瓦楞壁厚。所述的瓦楞和瓦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瓦楞和瓦板上至少设置有一排通孔。所述瓦楞上的通孔为横向孔或为纵向孔,所述瓦板上的通孔为纵向孔或为横向孔。所述瓦楞上的通孔为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或多边形中的任一种。所述瓦板上的通孔为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或多边形中的任一种。所述的横向通孔和纵向通孔内设有隔热材料。所述前台阶为双层台阶,并且下层台阶的水平长度不小于后台阶的水平长度。所述前台阶的拐角形状为直角、斜角或弧角中的任一种。所述后台阶的拐角形状为直角或弧角。所述空心排瓦的左下端和右上端或者左上端和右下端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台阶。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空心排瓦,通过在瓦楞前端设置的突出瓦檐、瓦板的前下沿设置的前台阶以及瓦板的后上沿设置的后台阶结构,从而有效解决了前后瓦片间的搭接问题;通过在空心排瓦的左下端和右上端设置的台阶结构,从而有效解决了左右相邻两片空心排瓦的搭接,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直接摆放即可,不需要使用檩条、椽子、芦苇、木板、油毛毡(防水卷材)、瓦板条等辅助材料,施工速度快,省时省料,安装费用低,从而极大的减少了成本。2.本专利技术的空心排瓦,通过在瓦楞和瓦板内设置通孔,进而达到了夏季防热,冬季防寒的目的。3.在通孔内加设隔热材料后,能够提升排瓦的隔热性能,提高房屋的居住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之一,即带有隔热材料的长方形和圆形混合孔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1为图1的左视图之二,即不带隔热材料的长方形和圆形混合孔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之三,即带有隔热材料的圆形孔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1为图1的左视图之四,即不带隔热材料的圆形孔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左视图之五,即带有隔热材料的长方孔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1为图1的左视图之六,即不带隔热材料的长方孔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左视图之七,即带有隔热材料的椭圆孔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1为图1的左视图之八,即不带隔热材料的椭圆孔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的左视图之九,即带有隔热材料的多边形孔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1为图1的左视图之十,即不带隔热材料的多边形孔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的左视图之十一,即带有隔热材料的三角形孔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1为图1的左视图之十二,即不带隔热材料的三角形孔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边沿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屋脊和上下搭接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空心结构和左右搭接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图10,一种空心排瓦,含有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瓦楞1,上部分瓦楞1上设置有横向通孔2,下部分为瓦板,下部分瓦板上设置有双层纵向通孔3;所述瓦楞1前端设置有突出的瓦檐4;所述瓦板的前下沿设置有前台阶5,瓦板的后上沿设置有后台阶6,并且后台阶6与前台阶5垂直高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瓦楞的壁厚,所述前台阶5为双层台阶,并且前台阶5的下层台阶的水平长度等于后台阶6的水平长度,以便于前后相邻两块空心排瓦的搭接;所述空心排瓦的左下端和右上端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台阶7,以便于左右相邻两块空心排瓦的搭接;其前台阶5的上层凸起的瓦檐上台阶的拐角形状为弧角,正好与前一块瓦楞上的凹陷部分弧形槽相吻合,其前台阶5下层台阶的拐角形状为直角,前台阶5正好搭在前一块空心排瓦的后台阶6上,两块后台阶6的拐角形状为直角。为了增加强度,瓦板内均匀分布有钢筋8。施工时,先将墙体和屋山垒好,然后根据房间的宽度选择本专利技术空心排瓦的长度,将其自下而上摆放,第二块排瓦的瓦檐4搭在第一块排瓦的瓦楞1上面,且压住一部分,用水泥粘缝,第三块排瓦的瓦檐4搭在第二块排瓦的瓦楞1上面,压住一部分,用水泥粘缝,以此类推向上摆放形成自下而上的阶梯,一直摆放到屋脊为止;两块空心排瓦横向左右搭接时,其连接处出现的接缝9设置在波峰顶部(如图10所示),这样既防水又比较美观。当阳面和阴面全部摆放到屋脊后,用脊瓦10将最上面的两块排瓦扣住(如图9所示),屋山上用沿瓦11将每块排瓦扣在一起(如图8所示),再用水泥构缝。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结构和施工方法同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通孔3为双层,其孔的形状为长方形和圆形混合孔,前台阶5上层台阶的拐角形状为弧角(参见图1、图2、图2-1),图1和图2中通孔2和通孔3内设置有泡沫塑料隔热材料12。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结构和施工方法同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通孔3为双层,其孔的形状为圆形孔(参见图1、图3、图3-1),图1和图3中通孔2和通孔3内设置有泡沫塑料隔热材料12。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结构和施工方法同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通孔3为双层,其孔的形状为长方形孔(参见图1、图4、图4-1),图1和图4中通孔2和通孔3内设置有泡沫塑料隔热材料12。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结构和施工方法同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通孔3为双层,其孔的形状为长椭圆形孔,长椭圆形孔的大小不等(参见图1、图5、图5-1),图1和图5中通孔2和通孔3内设置有泡沫塑料隔热材料12。实施例6本实施例的结构和施工方法同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通孔3为双层,其孔的形状为多边形孔(参见图1、图6、图6-1),图1和图6中通孔2和通孔3内设置有泡沫塑料隔热材料12。实施例7本实施例的结构和施工方法同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通孔3为双层,其孔的形状为三角形孔(参见图1、图7、图7-1),图1和图7中通孔2和通孔3内设置有泡沫塑料隔热材料12。实施例8本实施例的结构和施工方法同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屋沿11结构及施工方法(参见图8),是将屋檐11扣住每块排瓦的一端,用水泥粘缝。实施例9本实施例的结构和施工方法同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两块空心排瓦前后搭接及与脊瓦10的结构和施工方法(参见图9),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心排瓦,含有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瓦楞(1),下部分为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楞(1)前端设置有突出的瓦檐(4),所述瓦板的前下沿设置有前台阶(5),瓦板的后上沿设置有后台阶(6),并且后台阶(6)与前台阶(5)垂直高度的差值不小于瓦楞壁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研
申请(专利权)人:王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