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脸色调与光影分离的自适应磨皮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8012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色调与光影分离的自适应磨皮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a:通过人脸识别算法确定人像面部区域;步骤b:对所述人像面部区域进行色调和光影分离,获得皮肤匀光色调区域和光影区域;所述皮肤匀光色调区域即人脸皮肤在标准匀光照下的色调区域,所述光影区域即人脸皮肤上的阴影区域;步骤c:对所述光影区域通过反向补偿消除形成标准匀光照下的皮肤;步骤d:对补偿后的人像面部区域进行磨皮;以及步骤e:对经过磨皮的人像面部区域叠加步骤c提取的所述光影区域并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人脸色调与光影分离的自适应磨皮方法处理后的皮肤比起无差别磨皮更具光影感和皮肤质感,让人像看上去没有浓烈的后期处理痕迹,大大提高了最后成品的用户满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脸色调与光影分离的自适应磨皮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色调与光影分离的自适应磨皮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数码相机的日益普及、智能手机的拍摄功能不断发展,用户对数码相机、智能手机拍摄得到的数码照片效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数码照片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是人像照片。用户往往希望拍摄到的人像照片比本人更加美丽,因此各种针对人像照片进行处理美化的方法应运而生。人像处理美化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方法是人像磨皮技术。目前,各种摄影软件针对磨皮的算法,都是用高频滤波的各种变种方式来磨除色彩剧烈变化的区域。但是,这种方法在人物侧光时有意展现的光影效果往往也会被除去,使得照片丧失了立体感。同时,无差别的磨皮会把高清人像图片当中的皮肤纹理一并磨去,使得皮肤有浓重的塑料感,非常不真实。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色调与光影分离的自适应磨皮方法及系统。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色调与光影分离的自适应磨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通过人脸识别算法确定人像面部区域;步骤b:对所述人像面部区域进行色调和光影分离,获得皮肤匀光色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脸色调与光影分离的自适应磨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通过人脸识别算法确定人像面部区域;步骤b:对所述人像面部区域进行色调和光影分离,获得皮肤匀光色调区域和光影区域;所述皮肤匀光色调区域即人脸皮肤在标准匀光照下的色调区域,所述光影区域即人脸皮肤上的阴影区域;步骤c:对所述光影区域通过反向补偿消除形成标准匀光照下的皮肤;步骤d:对补偿后的人像面部区域进行磨皮;以及步骤e:对经过磨皮的人像面部区域叠加步骤c提取的所述光影区域并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脸色调与光影分离的自适应磨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通过人脸识别算法确定人像面部区域;步骤b:对所述人像面部区域进行色调和光影分离,获得皮肤匀光色调区域和光影区域;所述皮肤匀光色调区域即人脸皮肤在标准匀光照下的色调区域,所述光影区域即人脸皮肤上的阴影区域;步骤c:对所述光影区域通过反向补偿消除形成标准匀光照下的皮肤;步骤d:对补偿后的人像面部区域进行磨皮;以及步骤e:对经过磨皮的人像面部区域叠加步骤c提取的所述光影区域并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色调与光影分离的自适应磨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步骤b1:对步骤a确定的人像面部区域剔除掉眉毛、眼睛、嘴巴、鼻孔区域;步骤b2:构建皮肤的光影模型为I=S*D+L,其中I为拍摄到的人像的像素值,S为皮肤在标准匀光照下的颜色值,D为阴影程度,L为高光程度;这里I为已知的数值;步骤b3:加入平滑限制,即设定S在人脸宽度直径范围内应该尽量平滑,D与L在人脸直径宽度的10%内应该尽量平滑;步骤b4:在满足I=S*D+L的限制下求出S、D、L的平滑度的极大值,其中求得的S值表示匀光色调区域,D值和L值表示光影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脸色调与光影分离的自适应磨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4中,通过对人像面部区域的图像进行普通高斯模糊后,带入上述限制条件,然后用牛顿梯度下降法,循环迭代约5次左右即能逼近出S、D、L的平滑度的极大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色调与光影分离的自适应磨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通过反向补偿,即根据I=S*D+L,得到S=(I-L)/D,从而获得所述光影区域的皮肤在标准匀光照下的像素值,所述像素值包括每个像素点的位置数据和颜色数据,这里,I为已知的原数值,L和D为步骤b4中求得的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色调与光影分离的自适应磨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步骤d1:根据所述人像面部区域的大小,获得皮肤上各种“瑕疵纹路”的形状;步骤d2:对“瑕疵纹路”的形状进行判断,如为点状“瑕疵纹路”,则认为是痘印和雀斑,予以磨去,如为带状“瑕疵纹路”,则进一步获得所述带状“瑕疵纹路”的宽度;步骤d3:判断所述带状“瑕疵纹路”的宽度是否大于规定阈值,如大于规定阈值,则认为是皱纹,予以磨去,如小于等于所述规定阈值,则认为是皮肤纹理,予以保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人脸色调与光影分离的自适应磨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阈值为人脸直径宽度的0.8~1.2%。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人脸色调与光影分离的自适应磨皮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本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